從專業視聽行業開始喊“一體化”解決方案開始,就正式宣告靠賣硬件掙錢時代的終結。廠商逐漸淡化系統的技術規格,硬件指標,轉而強調如何針對不同垂直領域的用戶需求提出增值方案。對于告別硬件后行業走向,大家似乎也沒有糾結迷惘過:大數據可視化就是大屏幕發展的大潮流!

近兩年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狂熱催生下,大屏幕已經不再是簡單的顯示載體,只需把圖像、音視頻信號傳輸用戶,而是承載了信息化“最后一公里”的傳遞,將可視化數據用最直觀的信息展示給用戶,同時要對海量的數據進行高效分析,幫助用戶發現挖掘數據背后展示的邏輯和規律,為用戶的決策行為提供依據。
以用戶為系統價值導向,從技術層面來講,一套真正的數據可視化系統要會管數據,從數據的采集整合方面提供完成的系統平臺;要會看數據,能夠直觀地看懂理解業務數據;要會用數據,對數據進行挖掘分析,通過可視化手段展示結果;要會為業務服務,實現業務的監控、預警、分析、處置。
真正的可視化系統對廠商的硬件能力、軟件平臺整合能力、用戶認知能力都是強大的考驗,目前把數據可視化真正做得深入的企業并不多,一方面,企業需要付出大量的資金投入和人才的培養,另一方面很多行業用戶對數據可視化帶來的價值并未形成深刻的理解。于是,企業依然賣硬件、拼價格,用戶依然只懂得簡單的統計數據、表格繪制。
但是,這些都不會阻礙專業視聽行業朝著顯控一體化、可視化方向發展。
幾年前就有業內人士預測,靠拼硬件、拼指標的企業最終將免不了淪為行業中打醬油的角色。事實證明,那些固執已見堅守在傳統大屏幕顯示陣地的廠商逐漸成了各個大項目招投標會上的陪練,他們當中有的是對行業變化后知后覺,更多的則是確實不具備數據可視化的行業能力。
從錦上添花的面子工程到信息可視化必須的核心系統,先知先覺感受到行業發展方向,抓住轉型機遇帶來的紅利的企業,在這一輪的行業洗牌中脫穎而出,有的成功IPO成為資本市場的香餑餑,有的還在埋頭苦干奮力沖刺。而回頭看,技術的浪潮此起彼伏,那些經歷了驚濤駭浪依然屹立不倒的企業最強大的基因就是敢于脫離自身舒適區的各種嘗試,而不是跟在別人身后蹭熱點、喊口號。
大數據可視化帶來的是跨界融合,顯示技術、傳輸、控制、網絡IT技術的融合,音頻與視頻兩個行業的融合,甚至網絡通信與光技術的融合。正如傳統大屏廠商往顯控可視一體化解決方案提供商發展的思路一樣,未來的專業視聽行業將走向大融合,企業對市場的嗅覺,對跨界人才的培養,勇于開拓及不斷地嘗試,將會成為他們能否常青的最重要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