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蟬鳴,綠蔭繞,彌河穿邑而過,夏末的壽光本是一片祥和安寧。而受18號臺風“溫比亞”的影響,山東多地近期遭遇連日強降雨襲擊,壽光更是遭遇繼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大降水量,一夜之間,景象巨變。

圖1:洪水肆虐,房屋被淹
壽光是我國大棚蔬菜的主要產區之一,特殊的區域情形加上上游地區大量泄洪,使得壽光無論是地上地下的水都呈現出一種飽和的狀態。強降雨和泄洪導致大量村莊和蔬菜大棚都因此受災,水很難排出去仍舊是最大的問題。

圖2:上游開閘泄洪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壽光的災情時刻牽動著全國同胞的心。據悉,在不到24小時內,就有幾萬件社會人士寄來的愛心包裹由卡車載入壽光災區。
從26日起,來自濟南、聊城、泰安、東營、棗莊等省內十七地市消防支隊以及附近江蘇、河北、安徽等省的幾千名消防官兵陸續馳援壽光,省委書記劉家義更是親臨受災現場參與調度指揮。

圖3:消防官兵陸續抵達災區
作為全國消防部隊可視化應急指揮系統和圖像綜合管理平臺的提供商,華平此次派出的專家小組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攜單兵、布控球和衛星便攜站馳援壽光災區。
布控球被架設在排澇點用于拍攝排水情況
單兵對接無人機來拍攝整體受災現場
輕型衛星便攜站則被部署在集結點以保障實時指揮與調度會議

圖4:消防官兵現場使用單兵

圖5:部署布控球來采集排水現場畫面

圖6:部署在救災集結點的衛星便攜站

圖7:華平的衛星便攜站從現場傳回視頻
此次山東壽光全市15個鎮街區絕大多數受災,倒塌房屋近萬所,受災人口達50多萬人。如今洪水逐漸退去,受災群眾也陸續回家。在各方援助下,通訊、交通、電力已恢復,生活用品也不再緊缺。
在抗洪搶險救援中,為應急指揮提供“通信暢通、現場及時、數據完備、指揮到位”的技術保障,更加準確的反映抗洪現場情況,保障后方應急指揮中心決策的及時性和客觀性,是華平的責任和使命。華平也將繼續以推動人類生活智能化水平的提高為己任,矢志不渝。
這真skr厲害的應急指揮解決方案,華平,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