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最長跨海大橋,助力港珠澳30分鐘交通圈
▲博世提供近8,000只揚聲器、260多臺功放,超過2,000臺高清攝像機以及多套防盜報警系統
▲因地制宜的解決方案,滿足三地不同需求

港珠澳大橋,一座全長55公里,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歷時八年多成為了中華兒女創造的新歷史。它將港珠澳三地的陸地通行從4個小時直接縮短至半小時時空圈,通過一座跨海大橋從一個獨特的視角折射了香港、珠海與澳門之間的同生共長。港珠澳大橋采用橋隧結合結構,其創新的深埋沉管隧道安裝技術為世界海底隧道工程技術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而結合處通過珠澳和香港兩大人工島進行銜接。博世安防通訊系統為人工島上的通關口岸、境內外車庫和旅檢大樓等提供了涵蓋公共廣播、視頻監控和防盜報警在內的安全與通訊整體解決方案。

來自博世的5,700多只不同型號的揚聲器,260多臺功放等所有設備都通過Praesideo數字公共廣播系統進行統一管理。博世及其合作伙伴上海塞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為港珠澳大橋珠澳人工島進行了廣播系統的方案的設計和產品選型。“我們在項目中增加了原本多用于機場項目的Praesideo配套智能呼叫站,目的是為了在實際運用中確保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呼叫站直接進行語音和廣播,從而使安全管理更加便捷。”塞嘉電子副總經理汪迤平充滿自豪地介紹道,“在這一大型項目中,業主首先認可了博世的系統方案,然而對于整體裝修的高要求使我們在揚聲器的選型上花了非常多精力,不僅要配合聲場的要求,與整體裝修風格的契合也不可忽視。博世豐富的揚聲器產品滿足了業主方的需求,最終我們為其選用了包括天花、壁掛、號角、線陣及強指向性等15種不同型號的揚聲器。如此多種類揚聲器的綜合運用在過往的項目中實屬少見”,他補充道。

港珠澳大橋是“一國兩制”下,粵港澳首次合作建設的特大型交通基礎設施,跨區域的合作在項目實施過程中自然也會出現一些困難。“此項目的澳門段和珠海段都由大陸負責建設,由于澳方需要英式而非國標電源線,經過同博世團隊的協商,博世工廠提供了電源線的采購標準從而解決了這一問題;與此同時,為符合澳方業主的閱讀和使用習慣,我們還在系統的背景圖、圖標等圖形化界面自定義了繁體中文。”汪迤平解釋道。除了語音和緊急廣播,博世還為珠澳人工島配備了多套防盜報警系統,快速響應實時事件,保護人員和財產安全。

作為港珠澳大橋的重要組成部分,香港段人工島同樣肩負重責。博世香港合作伙伴Pro-United聯合設計公司負責了香港段人工島廣播系統的規劃,為應對不同的應用場合,香港段人工島同樣安裝了超過2,200只各種型號的博世公共廣播揚聲器。值得一提的是旅檢大樓戶外揚聲器的選型,考慮到建筑場地容積以及建筑材料的吸音系數會導致場地內有大量的反射聲,影響語言清晰度,合作伙伴和顧問公司特地選擇了兩百多個博世LA3可變指向性陣列揚聲器。通過擴展模塊,每根LA3陣列揚聲器最大可覆蓋50米的范圍,能在苛刻的建聲環境中確保優質的聲學性能,其優雅外形也與大樓外觀高度融合。“博世技術團隊和合作伙伴通過專業軟件來模擬特定區域的聲壓級,并對整個項目進行全面模擬,以確保選用的產品滿足不同區域的實際應用需求。”博世香港通訊業務銷售林立志介紹道。

作為港珠澳大橋的出入境管制站,香港段人工島將與深港兩地機場共享和口岸延伸,并接駁屯門至赤鱲角的公路和港深機場連接鐵路。因此安全運營至關重要,除了語音和緊急廣播,視頻監控系統也不可或缺。博世為香港段人工島配備了超過2,000臺高清攝像機,包括Flexidome系列、DINION系列和AutoDome系列等,安裝在通關口岸、地標式的旅檢大樓、入境事務處以及香港海關辦公室,以高性能和高清晰度日夜守護著香港段人工島的每一個角落,實時監控人員和車輛,助力這一樞紐島的安全高效運營。

作為中國建設史上里程長、投資多、難度大的跨海橋梁項目,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對香港、珠海、澳門的經濟社會一體化起了重要作用,而博世也在用科技時刻守護通車安全,助推港珠澳經濟圈的發展。
港珠澳大橋簡介:
港珠澳大橋是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長55公里,大橋全長為49.968公里,其中主體工程“海中橋隧”長35.578公里,海底隧道長約6.75公里。建造過程中,工匠們每天要避開4,000艘海船和1,800多架航班的密集通行;用50萬噸鋼材建造世界級的鋼鐵橋梁;耗費230萬噸鋼筋混泥土在深海水下打造世界級的沉管海底隧道,其生產和安裝技術有一系列創新;啟用巨型震錘來完成人工島的建造,每座人工島也將成為集交通、管理、服務、救援及觀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運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