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英國作曲家譜寫的中國史詩,聽起來會是什么樣?12月28日晚,由著名指揮家許忠執棒的上海輕音樂團《開天辟地——中華創世神話音樂史詩》在浦東1862時尚藝術中心首演,現場座無虛席。一群上海詩人用現代詩歌將古老的創世神話進行了再創作,英國作曲家西蒙·弗蘭格倫用充滿國際范兒的音樂語言將詩詞譜寫成曲。著名指揮家許忠、表演藝術家宋懷強、上海輕音樂團歌手、樂隊和合唱團約200位表演者同臺,采用國際領先的“四維全息聲”聲音技術,演繹了這組中西合璧的沉浸式音樂史詩。
有詩有樂,讓創世英雄鮮活起來
“有一種好萊塢電影音樂的質感,恢弘大氣,但又不失中國味道。”一位現場觀眾說。這正是西蒙·弗蘭格林擅長的風格,他曾為席琳·迪翁、惠特尼·休斯頓、邁克爾·杰克遜擔任音樂制作人,電影《泰坦尼克號》主題曲《我心依舊》和電影《阿凡達》主題曲《我懂你》也都由他制作。更重要的是,他對中國傳統文化十分著迷。西蒙的母親是一位針灸專家,每年都要來中國講課。因為母親的影響,西蒙也喜歡上了中國文化。近年來,他越來越多地與中國藝術家合作,參與了電影《狼圖騰》音樂制作,還為上海中心量身定做了“巔峰之樂”《上海的一天》。

每一首歌被唱響之前,表演藝術家宋懷強都會朗誦一首上海詩人的詩。在這些歌曲誕生之前,趙麗宏、張燁、楊繡麗、徐芳等詩人先以創世神話為素材,創作出了《開天辟地中華創世神話史詩》詩集。為了配合音樂會的完美呈現,詩人們對自己的創作又進行了數次濃縮和修改。在詩人們的筆下,盤古、女媧、神農、后裔、精衛、大禹等中華創世神話中的英雄變得鮮活起來,他們身上的精神與我們的時代、我們的生活產生了聯系。
詞作者張海寧、甘世佳自主創作或根據詩人的詩歌改編了歌詞。這些歌詞被翻譯成了英文,讓西蒙·弗蘭格林了解到了迷人的中華創世神話故事。西蒙說:“這些神話故事非常美,和希臘神話中的許多故事精神相通。神話是看似遙遠但其實和我們的生命息息相關的故事,它讓我們更了解我們的祖先,了解生命的發端。”
無問西東,好音樂足以跨越國界
從了解創世神話故事背后的含義,到構思旋律譜寫成樂曲,耗費了西蒙大半年的時間。西蒙坦言,創作這樣一部中華創世神話音樂史詩,和他擅長的電影音樂創作方法類似:以音樂為線索,將故事串聯起來。但比起電影音樂,中華創世神話音樂史詩的寫作融入了更強烈的情緒和更開闊的音樂格局。

令觀眾驚嘆的是,西蒙創作的11首曲子,雖然風格多變,既有古典、又有流行,但每一首聽起來都非常具有“中國韻味”。在創作過程中,西蒙對中國音樂進行了深入的學習和研究,還把中國傳統民族樂器運用到作品中。西蒙說:“我覺得自己就像一杯水,中國文化則是里面的茶葉。有了中國文化的加入,這杯水就變成了一杯醇香的中國茶。”
大師執棒,效果堪比電影大片
作為享譽國際樂壇的中國鋼琴家和指揮家之一,現任以色列海法交響樂團音樂總監、首席指揮,意大利維羅納夏季歌劇節及歌劇院首席指揮,上海歌劇院院長,蘇州大學音樂學院院長,蘇州交響樂團首席指揮的許忠所執棒的《開天辟地——中華創世神話音樂史詩》演出,在作品解讀和音樂呈現上賦予了“二度創作”,從而在其精彩的演繹下,整部作品的效果堪比電影大片。


首演獲得圓滿成功,許忠與Simon Franglen相擁慶祝
沉浸式音頻與音響設計
一場成功的音樂會,離不開優秀的作品、出色的表演,當然也離不開先進的音效設備。上海輕音樂團特別邀請費迪曼遜四維團隊對劇場進行了沉浸式的全息聲音響設計。采用國際領先的“四維全息聲”聲音技術,從采樣制作、現場拾音、沉浸式全息現場擴聲等多維領域對聲音內容的呈現進行三度創作,給觀眾帶來了電影大片一般的聽覺體驗。
——1——
沉浸式空間聲音
音效-設計與制作
這個作品選取了中華神話脈絡中近二十個神話故事。為了通過聲音來呈現宏大的創世歷程,表演藝術家宋懷強用多樣的嗓音表現故事情節,如天崩地裂、飛禽走獸,費迪曼遜四維音效制作團隊將其原聲進行擬音錄制,在最大程度地還原嗓音藝術表現的前提下,協助宋懷強老師進行聲音的音色處理,再現盤古、女媧等的聲音。同時,根據故事內容表現的需要,將聲音進行3D沉浸式的混音處理與聲音動效設計,配以現場富有畫面感的音樂演奏,將觀眾帶入一個神秘的遠古時代。

——2——
沉浸式空間聲音設計之
現場拾音
為了展現該作品的音樂多樣性,尤其是風格繁多的樂器和不同的演唱風格,費迪曼遜四維團隊選用了多種類型的麥克風和音頻設備,進行了100軌以上的拾音。比如使用 sE VR2的鋁帶話筒拾取定音鼓的聲音,sE RN17尼夫變壓器小振膜電容話筒拾取弦樂與管樂群組的聲音,sE V7動圈話筒拾取大動態的打擊樂聲音;在電吉他的樂器拾音方面,為了還原純凈的音色,設計使用了Neve 5017的DI,進行拾音。不僅如此,拾音時尤其關注表現聲音的群感,從而營造電影般的磅礴氣勢。

——3——
沉浸式空間聲音設計之
現場擴聲
本次演出最大的難點在于,如何把握各個音樂層次之間的平衡,進行合理的聲壓分配和均勻的輻射。
1862劇場共811個座位,其中包括一層電動伸縮座椅493個,活動座椅186個,二層樓座固定座椅132個。為了追求電影聲音藝術般的表現效果,結合場地實際情況,因此,設計采用了線陣列揚聲器的主擴聲系統的3D沉浸式音響方案。
為此,費迪曼遜四維團隊選用了三串L-Acoustics線陣列擴聲,臺口設置了三組近場擴聲并配以兩組大型超低音,一層、二層觀眾席的左右兩側各使用了三只音效揚聲器,還在天花配備了四只音效揚聲器,采用四維全息聲擴聲系統引擎驅動,打造超大動態范圍的沉浸式聲音體驗。

下一步,《開天辟地——中華創世神話音樂史詩》將計劃通過市場化運作走出國門,向世界展現中華民族勇于追求夢想的執著精神,讓更多人領略蘊藏在創世神話之中的中國傳統文化魅力。
本文部分轉載自上觀新聞:
《200人同演音樂史詩,一次好萊塢大片般的聽覺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