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立信日前發布了一項研究結果,試圖解答“5G對消費者價值”的質疑,該研究發現用戶準備為下一代服務支付20%的費用。
在其消費者實驗室部門的一份報告中,該公司表示,它調查了22個國家的35,000人,包括CTO和CMO,討論了5G對消費者的影響。

該研究是由圍繞5G的四個常見問題引起的,其中供應商引用了許多方面的聲明,包括TM Forum,ZDNet,運營商CTO和The Register。
關于第一個問題,即質疑5G對消費者近期的好處,愛立信表示,它發現消費者預計網絡性能和視頻流體驗將發生重大變化,城市網絡擁堵將得到緩解,消費者將有更多的家庭寬帶選擇。
愛立信提出的第二個理由是,5G沒有真正的用例或價格溢價。
事實上,供應商說消費者從技術的使用中看到了價值,大多數用例預計將在2到3年內成為主流。約67%的人表示愿意為這項服務付費,20%的人準備支付溢價。對于早期采用者來說,這個數字上升到了32%。
不過,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愿意支付更多費用的人中,40%的人告訴愛立信,他們預計新技術將帶來新的使用選擇和支付模式,以及安全性和一貫的高數據率。
談到設備,愛立信表示,其調查結果與人們普遍認為的智能手機是5G的唯一選擇不相符。研究發現,43%的iPhone新用戶實際上懷疑,目前的智能手機是否足以勝任這項技術,而40%的人預計,未來的設備將配備可折疊屏幕、全息投影和360度攝像頭。
一半的受訪者還認為智能手機將會存在,但“我們都將”在未來五年內戴上增強現實智能眼鏡。
消費者還預測,未來5G的使用將比LTE發生巨大變化。視頻消費在這方面排名很高,消費者尋求更高的分辨率和身臨其境的格式,包括AR和VR可用。這樣做可能會導致每周有3個小時的視頻在離家之外被觀看。
愛立信表示,到2025年,20%的智能手機用戶可能會使用10倍于5G的數據,每月總計超過200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