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去過響度較大,甚至過大的場地。當然,樂隊可能是音樂聲量過大的原因。但是,正如前面提到過的,房間能提供額外的增益,特別是為原聲鼓和貝司聲音提供增益。
聲音在硬表面產生反射。反射聲會增強總聲壓級和感知到的響度。房間墻面為硬質材料時,比如混凝土、磚、石膏、膠合板、木地板或其它常見的硬質建筑材料,會形成反射聲場。而吸音材料,多為蓬松、柔軟多孔的材料。如果硬質材料較新,也可能吸音,但是一般的酒吧/餐廳都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如果室內有大面積的吸音材料,也可以對房間增益起到控制作用。有兩種常見的吸音材料:吊頂板和地毯。前者常見于酒吧/餐廳。
室內是否鋪設吊頂板和地毯,會影響鼓手的聽感。如果室內沒有大面積的吸音材料,鼓手打鼓的力度可以稍小一些,這有用處,能很好地控制嘯叫問題,更有利于主系統或舞臺監聽音箱獲得均衡的混音。
還有一種室內環境非常不適宜演出:天花板高,我的意思是,高于4m(13英尺)。圖4從兩個不同角度展現了位于新澤西州普林斯頓的Triumph Brewing公司的酒吧區域。這個房間優雅美觀,但設計并不適用于音樂用途。不只是因為這個房間會產生較長的衰減時間(混響時間長),軍鼓演奏時,它還會產生耳朵可分辨的清晰回聲。這種聲學環境對某些音樂風格是致命的??上?,鼓手并不能對此做些什么改變。即使小聲些擊鼓也幾乎無濟于事,解決不了回聲或混響問題。在更大型的房間里,有時候他們會請音響工程師支援,他可能會在鼓上支話筒。這是好事,因為標準的揚聲器是帶指向的(聲音集中指向某個方位,通常朝前指向),而鼓是全指向性的(聲音朝四面八方發散)。小聲些擊鼓,可能有助于減弱房間的破壞效果,讓揚聲器把聲音投射到聽音區。
那低音怎么樣呢?在天花板高且沒有吊頂板的房間里,低音會變得混沌不清。一般的解決方案是添加均衡器,濾去一些低頻(<100Hz)和/或中低頻(100Hz – 500Hz)。有個普遍的錯誤想法:要讓放大器出來的低音保持原來的飽滿度和完整性。沒錯,前提是低音通過DI盒直接進入主系統。但是,小樂隊的貝司音箱并不路由主到系統,所以聰明的做法是,先聽聽低音在室內的表現如何(至少要在舞臺區域和聽眾區域前部走動走動),再采用合適的均衡器設置,改善場地的音質。沒有什么預設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
除了使用均衡器,還可以通過一些技巧來控制低音吉他的音調。低音吉他和原聲鼓一樣,十分易受手部變化的影響。減小彈弦的力度,會對總體音效產生不定量的影響,用撥片和用手指彈弦的效果也不同。在有反射聲的大型房間時,用撥片彈弦,注意彈弦力度,有利于混音中的低音音符保持清晰,且不需要大幅調高音量。

圖4 右圖使用已經授權(攝影:Taylor Photography)。左圖從二樓俯視一樓;右圖—房間的另一個視角。讀者不難發現天花板很高,且到處都是硬質表面。
本文并不是反對這樣的房間用于音樂演出,只是說音樂人和音響工程師都有必要留心,采取多些措施以便獲得悅耳的音質。
是什么讓吉他手/鍵盤手的音量過大?
圖5是吉他音箱/放大器(也適用于鍵盤放大器)的典型定位。吉他手站在前面1m (3.3英尺)處。這樣的安排有什么不妥呢?

圖5
對于小型樂隊而言,吉他/鍵盤放大器聽起來不僅大聲,而且觀眾聽起來也刺耳,或者音色聽起來太亮。功放的定位是問題首因之一。請看圖6。圖中,吉他音箱/放大器位于表演者身后1m的位置。請注意圖中包圍放大器的球形,以及表演者膝蓋處的橢圓。

圖6
把聲音想象成一個球體。從空間的一點開始分散、變大。這個球形表示的是揚聲器典型的低頻聲覆蓋,橢圓表示中/高頻通常集中的區域。橢圓的正中間常稱為揚聲器軸上點。在橢圓線區域之外,中/高頻下降6dB,或者只有感知響度的一半左右。你的耳朵離橢圓越遠,你能從揚聲器直達聲中聽到的中/高頻越少。

圖7
靠近地面安裝的放大器,中/高頻不會傳到吉他手的耳朵里。大部分中/高頻都打到吉他手的膝蓋/大腿處。吉他手為了讓自己聽到合適的吉他聲,通常會使用均衡器增強中/高頻。然后,聽眾就會接收到過于明亮的吉他音調,只有吉他手聽到的才是正確的吉他音調。每一位音樂人都應該留意聽眾聽到的聲音如何,這點至關重要。
有個簡單的方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用吉他音箱支架把音箱支起來,并做傾斜調整。注意圖7,橢圓投射的地方離耳朵更近了。這個設置能保證吉他手聽到的吉他音調與聽眾聽到的,或音響系統的擴聲相同或相近(倘若功放的一個音源使用了一個或多個話筒進行擴聲)。
如何調整音量旋鈕?
我們的樂隊演出經常使用由三部分組成的號角。那些號角通常各自使用一個或多個話筒進行擴聲。因為沒有音響工程師在旁支持,所以我們要做好平衡,防止號角的音量比主唱的音量大。在演出之前的音響系統設置流程包括,測試各個話筒,確保它們連接正確,所有電纜/接頭正常,確保每個話筒到揚聲器能出聲。這里要提個醒:你一般怎么測試話筒?一般都是對著話筒講話:“test……1,2……1,2……”。我們假設音量旋鈕轉到12點到1點鐘方位就能使聽音區獲得足夠的響度。這時,號手上臺演奏,就會發現這種設置的音量太大了。
一定要在樂器演奏的同時調整音量旋鈕。人類的嗓音聲量并不比10cm(4英寸)開外的號角大。另外,在測試話筒時,歌手的嗓音也不太可能像實際演出那樣高。在人聲演唱時,通道音量旋鈕大約在12點至1點鐘方位,但是,最終經過號手演奏調整之后,音量旋鈕會回到大約8點鐘方向。差別非常大!
爆音
現場演出擴聲經常使用指向型話筒。指向型的意思是從特定的方位捕獲聲音。所有指向型話筒都具有鄰近效應。表現為,當音源靠近話筒振膜的時候,低頻會上升。如果歌手使用指向型話筒,很可能得到更厚、更模糊或更暖的嗓音。問題出在風聲,尤其是噴麥的風聲。英語中的爆破音,比如d, g, b, t, k或p,都會導致大量的話筒氣噴聲響。這會導致音箱系統出現爆音,非常討厭。
人的嗓音大部分不會低于100Hz,所以常開調音臺上歌手話筒通道的高通濾波器按鈕,是種明智的行為。調音臺通道上的高通濾波器,或低切濾波器,有時候縮寫為HPF,通常位于前置放大器增益旁邊,或者調音臺通道條頂部。高通按鈕在不同類型/品牌的調音臺里的拐角頻率不同,標準范圍是60-100Hz。啟用這個按鈕后,調音臺會過濾掉低于拐角頻率的頻率。這能減輕擴聲系統出現聲音含糊和低音嗡聲以及爆音的情況。圖8是Allen&Heath dLive S7000調音臺上的HPF旋鈕,位于左顯示屏左側。
如果樂隊使用的是通道條上沒有HPF按鈕的緊湊型調音臺,那還有一種方法可以降低爆破音:把低頻均衡器旋鈕旋低。泡沫防風罩也有利于減輕爆破音。不過,防風罩也會吸收一些高頻,讓人聲變得有些沉悶。把高頻均衡器旋鈕開大,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總結
無論音頻設備多么昂貴一流,小型樂隊都可能遇到音頻和聲學問題。懂得如何有效地使用音響系統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是所有演出者的事情。

圖8
音響系統的目的是把聲音送給聽眾。包括音源擴聲。如果舞臺聲音過大,音響系統使用就會受限,無法恰當地給聽眾傳遞聲音。讓音響系統以恰當的響度進行擴聲吧,記住,音量旋鈕還可以往左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