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6月7日至9日,備受矚目的高三學子們已完成千軍萬馬過獨木的挑戰——高考。高考完后的他們,心情是如何的:是惴惴不安的估分?還是無事一身輕的愜意?亦或是整裝待發,準備踏入社會小試身手?高考已是過去時,而未來是現在進行時。
不管是高考還是中考,教育,始終是我國始終不變的主旋律,2018年我國在教育上的投入已達到46135億元,同比增長8.39%,其中學前教育、義務教育等占比達總投入的45%,可見國家對基礎教育的重視之大,并且主要以普及和覆蓋義務教育為主,重點支持建設農村教育、偏遠地區教育、支教等,從教育基礎設施、現代化辦公設備、優化師資力量等多方面入手。
一、我國教育現狀
盡管國家每年投入巨大,然而現今教育仍有不少值得擔憂的地方:
1. 空有硬件設施,普及卻跟不上
很多現代化設施只管“投入”,無人會用、不常使用、老師更偏向于粉筆黑板傳統教學等諸多原因導致使用較少,其主要原因是設施新置后,往往操作復雜,不夠人性化、簡單化、扁平化,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適應都需要很長時間。
2. 師資需求缺口大,力量卻跟不上,且無法高效利用
比如,現今幼師缺口龐大,隨著二胎政策開放,需求只會只增不減,而每年的應屆畢業生遠遠無法滿足,幼師錄取條件逐步放寬,據數據統計,現今幼師中22.4%為高中及以下學歷,且幼師機構人員構成復雜,家長出于擔憂的情況,難免將幼師虐童事件屢見不鮮與幼師學歷畫等號。
而在中高等院校中,即使是重點高校,其主要師資力量也難免有限,常常有老師抱怨:“一張試卷講到你們班已經第3次了,喉嚨疼的不行,大家安靜點,讓我少操點心好么?”可見師資力量依然無法高效利用,公開課也無法普及到每日教學當中。
且學校減負,落實到每個家長,減負為增,孩子補課逐步走向低齡化,小學除了各項興趣班,已開始主課的各種補課。雙休日甚至平日放學后孩子去補課的路上,是學生安全監管的重大盲區。
3. 監管不當、只監不管、突發事件處理不及時
校園監管不得當,如小中高食堂食材腐爛,情節嚴重的已達到多名在校學生集體中毒并被媒體報道后才被知曉。
且校園監管常常只在重要區域放置少量監控攝像頭,往往只監不管,沒有相應的管理人員時刻管控監控情況,導致各類校園突發事件無法做到前期預警、更不要說能夠快速處理,學生安全始終是家長最看重的問題,也理應需要學校大力監管。

4. 偏遠地區網絡等基礎教育建設覆蓋不到位、師資力量短缺、跨地教學研討難
雖然偏遠地區教育投入占比巨大,但是諸如上述問題更加嚴重:現代化設施一應俱全,然而由于網絡、教師設備使用培訓不到位等一系列原因,這些現代化智能設備只能逐漸落灰。且偏遠地區師資力量更是短缺,就連日常教學研討也困難重重,每次根據教育局指示落實教學計劃時,往往需要縣區市的教師三級匯合,老師外出研討時間,在校學生只能自習或放假,學生的監管及安全性也無法保障。
二、MICS云端分布式,智慧校園新思路
1. 智慧校園監控管理
1)校園云監管
各類型、各品牌校園監控信號傳輸至校園警衛室的顯示端畫面上,實時的監控畫面可以在顯示端實現任意縮放、疊加、跨屏,便于警衛人員隨時看到監控畫面細致入微之處,信號源畫面實時預覽回顯,操作足夠簡單靈活,以可視化、扁平化的操作模式,可以做到普及大眾,即使操作水平較低的警衛人員也能夠快速上手進行日常監控管理。

2)預案預警、突發事件快速處理
對監控畫面、數據設置聯動機制,當解析到可疑行為后,控制界面上立即呈現出報警信號,相關預案自動調取,控制事件觸發地關聯的多個監控點角度轉向,并將多角度畫面傳至警衛顯示端、甚至在公共區域滾動上屏顯示,這時警衛人員可立即對可疑人員、學生不安全行為等各類突發事件的萌芽做出處置應對、通報播報、全校師生也可立即響應控制突發事件,將涉及學生安全問題的一切不穩定因素扼殺在搖籃里。

3)數據云顯示
將師生數據、學生滯校情況、外部人員的進出情況、重要校園監測處如食堂后廚、操場、教室等監控畫面、校園門口車流量、師資力量、近期學校榮譽信息等數據通過可視化的方式展現在公共大廳中。學校榮譽、學生滯校情況可在大屏上同步滾動播報,讓學生的安全,家長看得見摸得著。
2. 隨時隨地的公開課、名師大講堂
1)名師大講堂
MICS云端分布式通過公有云方案,可將跨地名師的演講畫面同步無時延傳輸至各地校園講堂中,多方互動無延時,名師提問可與各地學生回答問題無縫銜接。師資資源高效利用。
2)同步錄播公開課
同份演講內容,“Copy”到另一件教室。無論是考試周后的講卷周,還是各類重點班、實驗班的內容,教學資源同步共享到其它班級,便于學生高效學習的同時,也便于新生教師研究學習。且支持同步錄制,便于學生后續回看,琢磨,學習資源多方多重利用。

3)校園云電臺
針對教育部、校長、通知等重要宣講內容,可通過網絡同步到所有學校、每間教室、每個公共區域的大屏上播報。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好的才藝展示平臺。
3. 跨區、跨市教學交流、偏遠地區教學研討
1)本地教學研討
市級、省級教學研討快速便捷,成本較少,以往的會議設備需要有視頻會議終端、會議系統、會議服務器等多方構成,且多方聯通有著數量上的限制,并需要專線網絡部署,價格高昂,新增連接點若超出原有數量限制,則需更新原有設備。且無法和校園監控系統、校園錄播系統、大屏演播等聯動融合。
MICS云端分布式可以將校園教學研討與校園日常監控系統,智慧校園教學、課程錄播系統、演示演播展覽展示、視頻會議相互融合,老師研討匯報時,可隨時將學校、學生等各類數據信息推送上屏。
2)跨地教學研討
偏遠地區跨地教學研討無需像以往一樣,分散在各處的教師舟車勞頓,縣區市三級匯合,同在一處共同研討落實教育部出臺的每項計劃。MICS云端分布式公網部署的架構,使得各縣區市無需架設專線,各教師在各自所在學校通過MICS云端分布式就可實現多方互聯互通,便于日常教學研討的同時,無老師離校研討困擾,學生安全性問題也有了更大的保障。
公有云對于智慧校園,尤其是偏遠地區教育建設的意義尤為重要,它可以讓國家的“投入”切實地執行落實:沒有偏遠地區建設專網等種種限制,讓師資力量匯聚成一股繩,讓學生老師更快適應現代化設施,上手操作更加簡單便捷。

4. 無人監管考場
1) 國家統一考試等少人監管、無人監管
中考、高考、會考、體育考等重要國家統一考試往往需要征集全市教師跨區監考,MICS云端分布式可以對每個考點實行統一可視化監考,對學生考場上的可疑行為進行智能化預案預警,便于老師做到少人監考、甚至無人監考,并支持錄播功能,可疑行為判定異議可人工回查。

2) 各類社會證、級考試考點無人監管
對于各類社會證、級考試,往往會征用各大高校教室,此時外部社會人員出入復雜,對于本校的人員安全,校園設備都是問題,MICS云端分布式同時可以做到證、級考試無人監管,且云監控對于進出人員可以有效監管。
MICS云端分布式應用于智慧校園新思路,讓校園云監控更加看得見摸得著,針對突發事件類型、狀態,做到前期自動預警,警衛人員快速播報,聯動處理;各校、各市甚至各省師資力量,“廣覆蓋、高落實、有深度”,讓名師講堂、公開課成為日常教學;跨地教學研討更簡單、更普遍,偏遠地區無需架設專線,通過公有云實現跨地教學研討,摒棄傳統教學研討舟車勞頓的三級匯合模式,讓國家“投入”真正落實;讓中考、高考等國家統一考試以及社會證、級考試做到少人監考,無人監考。
高考是過去時,未來教育仍舊是現在進行時,MicsView的云端分布式同樣也在行動,助智慧教育建設更上一層樓。
*文章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問題,歡迎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