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國內電影放映領域的專業盛會——第八屆上海國際電影論壇暨展覽會(CinemaS2019)主題論壇今天在上海綠地萬豪酒店盛大啟幕。上海國際電影論壇暨展覽會在主管部門的指導下,成功搭建起了電影發行放映行業交流與溝通的平臺。對于提高放映質量、促進新技術推廣與應用、電影工業的提質升級起到了積極的引導作用。

本次主題論壇由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聯合北京電影學院未來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聯合舉辦,共有近400位來自國內電影領域知名專家,政府主管單位,研究機構,國內著名影投、影管及院線公司領導,通信、互聯網、線下娛樂等精英人士,圍繞“中國電影業深化改革與創新發展”的主題,就影響到影院行業發展的政策、趨勢、變革和熱點問題進行深入地交流與研判。
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副會長梁戈、北京電影學院未來影像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侯光明代表主辦方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

梁戈會長在致辭中表示,中國電影市場正在展現統一開放、公平有序的新氣象,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對于中國電影市場當下的處境和未來的走向,梁戈強調,要冷靜理性地看待當下形勢,為中國電影產業的更好發展積蓄能量。要樹立長遠和全局視角,把著眼長遠作為根本,不能只求緩解短期矛盾而損害長期增長基礎。同時,他指出中國城市化發展的強勁態勢是中國電影長期向好的關鍵因素,政策利好為電影產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梁戈會長在致辭的最后指出,我們對有利中國電影發展的積極因素要有清醒認識,對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未來要有堅定信心。

隨后,侯光明主任在致辭中提到,CinemaS論壇暨展覽會在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指導下,做為電影發行放映領域規模最大的交流平臺,對促進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應用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他指出,電影科技發展的速度、規模和水平,將從根本上決定中國電影產業今后在國際市場的地位和競爭能力。

隨后,主題論壇的演講嘉賓依次登臺,就相關議題發表了主題演講。北京電影學院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于麗女士,做了“流年笑擲,未來可期——邁向電影強國進程中電影院線未來發展的幾點思考”的演講。她認為,中國的院線制改革正進入深水區,政府主管部門應以保持市場穩定為目標,以調動行業各方主觀能動性為目的;行業協會的功能需要進一步加強,應肩負起“政府聯絡員、企業聯系員、行業護航員”的責任。同時,鍛造終端龍頭企業;堅持院線差異化經營與建設;認真實施技術升級和人才隊伍建設也將成為深化院線改革的過程中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于冬曾表示,“BAT帶來的技術革命、思維方式和金融資本都將成為產業發展的新助力。作為影視公司,核心競爭力一定是好內容、好文化和好戰略。”博納影業集團高級副總裁蔣德富在題為“講好中國故事,歌頌時代英雄,創作文化精品”的演講中。引用于冬的話表述闡明了博納在做內容產品的經驗與方法。一方面是講好中國故事,將商業電影的基因融入到主旋律電影的創作中,創作出烈火英雄、中國機長、決勝時等歌頌時代英雄的電影,通過電影謳歌祖國、謳歌新時代、謳歌英雄;另一方面會結合時代發展,嘗試更多類型化電影的創作生產,不同觀眾群體的電影文化需求,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他表示,中國電影任重道遠,影視同仁齊心協力,做大本土市場,走向國際終端,肩負責任,不斷創新敬畏藝術、敬畏創作、敬畏規章,從“高原”向“高峰”奮進。

4G改變生活,而5G改變社會。5G時代的來臨,將給中國電影產業帶來哪些影響?鳳凰衛視投資控股有限公司CTO王宏波先生在“5G時代-電影產業的機遇和挑戰”的演講中分析了5G對于社會的巨大影響,他認為5G將成為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引擎,5G將豐富網絡場景應用實現萬物互聯。他表示隨著5G時代的到來,技術的進步或能在中國電影強國建設方面相助一臂之力。在制作環節、設備、創作者生產模式、內容表現形式、觀影方式、觀眾消費模式、影院終端、宣發及傳輸方式等方面將產生正向的推動作用; 而在5G的加持下,互聯網企業將會更加沖擊電影行業,傳統影視公司或將失去主導權。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影院個性化、差異性空間設計的重要性。作為影院空間設計界的先鋒人士羅靈杰先生、龍慧祺小姐在題為 “創與破”的演講中表示,更有創意的空間一定會對品牌的塑造上有很積極的幫助,創意和主題的設計,讓影院空間差異化明顯,能激發消費者的認同感,進而才會變成影院的常客。他們認為與更多的科技相結合、體現更多的功能性運用,將影響國內影院設計理念的發展,影院與很多新元素的良好結合才是更好的突破方向。

主題發言結束后,在博納影業集團副總裁黃巍的主持下,新城發展集團助理總裁 上海星軼影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政,大地院線創始人、董事方斌,新麗電影總裁新麗傳媒集團高級副總裁李寧,上海聯和電影院線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沈玥,盧米埃影業CEO胡其鳴,北京聚合影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副總裁焦靖共同參與了題為“變革期中影院未來發展的思考”的圓桌討論。嘉賓們圍繞“深化院線制改革”、“分線/分眾發行”“分賬模式的進化”議題,從政策、發展和商業模式及產業鏈參與各方的角度分別發表了各自的看法。
院線改革:
2018年12月國家電影局印發《關于加快電影院建設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意見》,首推電影院線市場退出機制,《意見》鼓勵電影院線公司并購重組,鼓勵跨地區、跨所有制進行院線整合。深化院線制改革是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的重要一環,也是中國電影產業化改革的窗口。對于在現實市場條件下,院線做為片方與放映方聯結的樞紐功能逐漸弱化的說法,討論嘉賓表示,中國院線正在逐漸完成著角色轉變,正在“以服務為主,以服務替代管理”的方式努力使自身成為一個針對影院的技術服務、政策性指導、服務資源導流、精細化管理的服務平臺。
分線分眾:
目前,我國銀幕已經超過了6.4萬塊,盡管中西部地區影院分布還存在不均衡發展的問題,但近年來的市場數據表明,中西部地區的電影市場增速相對較快,從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鄉影院建設布局。《意見》提出到了2020年底,銀幕總量將達到8萬塊。與會嘉賓們認為,分線發行是我們需要的。但從上游來講,需要更多更好的內容來支撐分線市場,從中游來說,發行方對于發行區域、發行對象等有良好的預判,中國影院行業在硬件設施上來說,其實已經具備了分線、分眾發行的基礎條件,并在探索適用于中國市場實際的科學分線、分眾發行方面做了很多的有益探索。
分賬模式:
針對《復聯4》的票價問題市場出現了一種說法,有些人認為,《復聯4》的票價問題反映出來的是分賬模式的“時代不適應性”。影院肩負房租、員工工資等運營成本水漲船高,上座率遲遲不見起色的雙重壓力;普通廳與特效廳的收入差距遠低于造價成本的差距,影院投入資金更新改造動力不在。對此,嘉賓們提出了看法,定價標準一致,分賬方式一致,片源來源一致,使影院的差異化不能良好體現,在現有分賬模式遏制了片方優質內容生產的積極性,片方很難拍出掙錢的影片,投資風險巨大,也需要提高分賬比例來盤活片源市場,行業各方面的發展都受到制約。
嘉賓們呼吁,需要探索出一種更加合理的分賬模式,既要尊重國情,符合國家層面對于電影行業的政策導向,又要融合當下電影市場的發展規律,同時必須兼顧上下游乃至中小影投的利益。
“不為浮云遮望眼,風物長宜放眼量。”最后,黃巍總用一句詩做為圓桌討論的結束語。
隨著開幕主題論壇的成功舉辦,第八屆上海國際電影論壇暨展覽會正式開啟為期三天的活動序幕,未來兩天還將會有4個分論壇,議題內容涵蓋影院多元化模式創新、影院流量管理、影院消費體驗更新升級、5G技術下的放映技術發展、影院經營模式創新、電影二級市場發展等多個討論話題;專家們圍繞討論話題在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優化管理、提質增效、規范經營等方面提出了有價值的意見和觀點。今年的展覽會吸引了近200家國內外知名影院設備、賣品、點播影院企業,展覽規模達17000平方米。據介紹,今年,主辦方還增設了影院空間設計大賽環節,旨在傳遞新時代的電影院空間設計理念應引導觀眾的積極的消費觀,通過促進消費更新升級,進一步促進供給側改革的實施。同期,還會有FUN電影推介會和多場主題沙龍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