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音頻器材和音樂發燒友來講,大概都有一個最高追求境界。那就是一雙無人能及的“金耳朵”。
一雙“金耳朵”,可以分辨細小的聲音變化,各種音樂器材的優劣都難逃法“耳”。不少發燒友們的可能把它作為終極目標。
那么,問題來了,“金耳朵”就像智商一樣是天生的嗎?當然不是!只要經過正確的訓練,成為“金耳朵”并非遙不可及。
那么,如何才是正確的訓練呢。帶著這個問題,本刊采訪了哈曼公司技術總監李勝波。
究竟什么是“金耳朵”?
“金耳朵”是對一部分特定人群的俗稱,這部分人群通過長時間的訓練和非凡的聽音經驗,對于音響的音質屬性或者音樂的基本要素具有超出常人的鑒別和鑒賞能力。
這里提到兩種“金耳朵”,前一種更多的是技術類的,是音響界的事情,需要具備正常的聽力,了解頻率、失真、噪音等概念并對于聲音各個維度的細微變化比較敏感。
后一種是藝術類的,是音樂界的事情,需要聽音員了解一些音樂知識,聽音過程中他們要調動更高級的神經活動來辨別音調、節奏、和聲、旋律等等。需要說明的是這兩種“金耳朵”不可以相互混淆和替代,其基本要求、訓練方法和培養目標有很多不同。
而在民間甚至專業領域,我們經常看到有人有意或者無意地混淆二者的區別,比如有的專業音響公司會聘請音樂人做音質評價。這是典型錯誤的做法,當然會導致錯誤的結果。
我們這里特指的是前者,即利用正確方法和觀念為音響產品做音質評價的聽音員。
既然“金耳朵”是通過長時間訓練出來的,對于那些追求一副“金耳朵”的人士來說,是否有適合的培訓方式和課程呢?
當然有!哈曼的“金耳朵訓練”APP就是為此量身打造。
- 培訓中,學員可以了解到電聲學的基本概念,統一音質評價術語,運用國際通用的培訓方法和工具最有效地提高音質評價技能。
- 正確的評估聲音質量,使他們能夠在對比試聽不同的電聲產品時,能夠正確識別聲音的差異;
- 提高員工的聽音技巧使他們能夠勝任為我們的電聲產品進行音質評價的工作;
“金耳朵”評測方法和流程是什么?
首先需要經過一個基本的培訓,這個培訓有兩次線下或者線上的培訓,最后有一次考試來做出篩選,得分高于某個分數授予“金耳朵”資格證書。每次培訓的時間為2 – 4個小時,但是更多的是需要利用軟件每天自學訓練,也只有堅持訓練才有可能通過考試。

看起來這么復雜專業的培訓一定對學員要求很高吧?有志于音頻行業的小白們還有機會嗎?
參加培訓需要什么條件?
放心吧。只要有正常的聽力,具備高中以上的物理基礎,對音響產品和音樂感興趣的人都可以報名參加。但是,還是有一些建議的。
- 為了取得良好的訓練效果,建議使用高性能的音響器材;
- 如果沒有高保真的揚聲器系統,建議可以佩戴頭戴耳機;
- 如果您想使用自己的電腦進行聽音訓練,請確保個人電腦的音頻輸出正確無誤;
對了,移動端版本也是同樣支持的。只需要下載“金耳朵培訓”APP即可。目前,安卓版及iOS均已上線。安卓版由于底層限制,無法實現實時切換,每次切換時音樂從頭播放,所以體驗及培訓效率不如iOS版,故還是建議使用蘋果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