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財政收入規模的角度來看,廣東、江蘇的位置難以撼動。廣東前三季度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約9679億元,增長4.6%,繼續穩居第一;江蘇前三季度實現地方財政收入6833億元,增長3.8%,居第二位。
前三季度,浙江財政收入超上海居第三,這是繼2018年趕超山東之后的再進一步。浙江前三季度實現地方財政收入6009億元,上海完成地方財政收入5964億元,略低浙江45億元。山東、北京分列第五、第六,相對穩固。
45億元的差距,并不算多。分季度來看,今年一季度浙江首超上海,上半年上海以微弱的優勢重回第三,前三季度浙江又再次超上海。
浙江近幾年勢頭很好,今年前三季度財政收入8.1%的增速,在東部大省中居第一。上海則受工業拖累,尤其是汽車產業整體下行影響,前三季度財政收入僅微微增長0.2%。
浙江前三季度GDP增長6.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8%,服務業增速較高達到7.6%。浙江的“數字經濟”表現亮眼,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同比增長13%,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等其他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1.0%,在主要產業中增速領先。
從產業的稅收貢獻來看,盡管受減稅降費影響,浙江的增值稅、企業所得稅仍然維持較好增速,分別增長4.3%、12%,其中房地產業、金融業、建筑業、批發和零售業稅收增速居前。
上海前三季度GDP增長6%,其服務業增速高達8.9%,相較浙江更有優勢;但上海工業增加值下降1.6%。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以2018年上海、浙江財政收入規模來計算,如果2019年全年上海財政收入仍然維持目前0.2%左右的增速,浙江需要保證年內8%的增速,才能實現對上海的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