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24日,2019年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WFEO)全體大會在澳大利亞墨爾本舉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榮譽委員、南開大學原校長龔克正式就任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主席,任期兩年。這是該組織成立50年以來首次由中國科學家任主席。

圖為龔克就任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主席后發表演講。王傳軍供圖
WFEO由100多個國家的工程組織和各大洲的工程組織共同組成,與國際科學理事會(ISC)一起在聯合國的重要議程中代表科學技術界別,是全球工程領域的重要國際組織,發揮著組織聯絡會員、參與制定國際規制和管理相關國際事務的主體作用,在全球工程科技治理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推動“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重要力量
龔克在接受本報記者書面采訪中表示,他就任WFEO主席是世界各國對中國工程的科技進步、能力、貢獻的高度認可和期待。中國科技工作者在國際科技組織中任職,讓我們有機會更多地參與、倡導全球科技治理體系創新改革進程,貢獻智慧和思路,提升中國在工程科技界的國際影響力。同時也可以使我國工程科技界有更多機會與國際工程界的同行交流互鑒、合作共贏,更好地推動和落實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并在這一過程中作出更多的中國貢獻。
龔克介紹說,時隔4年,WFEO主辦的世界工程師大會在澳大利亞墨爾本成功舉辦。會議特別強調了工程與工商業的創新融合對于推動世界可持續發展、共同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積極作用。大會的主題是“未來一百年:工程構建可持續發展世界”,大會聚焦可持續發展目標,發布了《墨爾本聯合宣言》,強調工程在未來可持續性發展中的核心作用。會議期間,WFEO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及國際工程聯盟(IEA)簽署聯合聲明,將攜手共同制定工程教育標準。會議強調新技術應用的重要性,強調女性、青年、不同種族、不同文化、不同年齡共同參與的工程多樣性發展。
龔克指出,WFEO的許多成員是“一帶一路”倡議參與國的工程組織,WFEO也將“一帶一路”倡議作為重要的國際工程合作平臺,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WFEO將成為推動“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重要力量,可在設施互通、民心相通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建立一個全球性的工程師資質標準
龔克認為,當前全球工程界面臨的共同挑戰是工程能力問題,包括貫徹可持續發展要求的能力,適應和推動新科技與工業革命特別是智能信息技術、新材料、生物工程等與可持續發展要求協調一致的能力,負責任有道德地從事工程實踐的能力,等等。因此,WFEO會把工程能力提升作為重要主題。WFEO將努力推動一個全球性、基礎性的工程師資質標準,在這個標準中體現可持續發展、新科技革命和新時代工程倫理的要求,促使全球工程界都瞄向該標準。WFEO將聯合工程教育、工程師培訓方面的全球組織,推動工程教育。
龔克表示,他將帶領WFEO通過積極參與聯合國的活動,特別是科技創新論壇和高級別政治論壇,加強工程界在全球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向聯合國提議設立全球工程發展計劃項目;推動WFEO與國際工程聯盟(IEA)在工程教育和工程能力建設方面的合作;完善全球工程倫理,更新修訂WFEO倫理守則;大力推動與工業界的深度合作;支持WFEO國家會員、各大洲會員及國際會員參與WFEO相關活動及開展自身活動;提升WFEO獎項規格和影響力;改善WFEO自身的治理和效率。
在中國等國家的積極推動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決議,將每年3月4日設立為“世界工程日”,其慶祝設立儀式將于2020年3月4日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舉行,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地也將同期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
在工程領域負責任地運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
龔克說,為在工程領域推動人工智能和大數據負責任的創新和應用,由中國科協承接的WFEO創新專委會正在起草《在工程領域負責任地運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原則》,并將在2020年3月4日“世界工程日”上發布。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權威專家,龔克認為,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其他工程技術已經實質推動并將繼續推動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這也是WFEO愿景之一。
在他看來,在技術層面和倫理治理方面,人工智能發展將面臨嚴峻挑戰。人工智能技術需要更可用、更可信、更可靠,同時還要高能效。為此,不僅需要技術創新方面的國際合作,同時要通過全球性、跨學科的對話合作達成倫理標準方面的共識,進而把共識轉化為政策、規則、法律和技術標準,確保把道德倫理要求嵌入人工智能算法或智能化系統,而且要確保這一過程可測試、可驗證;同時通過教育培訓讓相關人員在規劃、設計、制造、銷售、應用、管理等各個環節能夠負責任地與人工智能技術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