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5月18日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由新華網客戶端發起并主辦的“518云上盛典——博物館直播接力”活動已圓滿結束。視晶無線“雷電”圖傳為本次敦煌莫高窟部分景點直播提供圖傳技術支持,以“無線”的方式,傳遞“無限”的歷史風情。

01 當“云上”生活成為一種流行的生活方式
當“云上”生活逐漸成為一種流行的生活方式時,這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領略相隔萬里的文化風光。
此次活動以線上直播接力的形式,為全球觀眾展示了國內20余家博物館的看家館藏和特色展品,以及文物背后的故事,更是用150分鐘全景呈現甘肅敦煌一院六地輝煌燦爛的藝術榮光。

02 “雷電”圖傳——為“云上”直播賦能加油
豐富多彩的“云上”直播實現的背后,離不開視頻傳輸的支撐。在本次視頻直播活動中,我們的工作人員通過勘測現場的環境,發現存在著樹木、建筑物較多,同時附近還有手機通信基站、Wi-Fi發射站與中繼站等信號干擾,用于拍攝的攝像機與導播中心距離也相隔有數百米之遠,對于常規的無線圖傳來說可謂是諸多挑戰。
由視晶無線自主研發的新一代硬核穿墻王——“雷電”圖傳很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這是一款集超遠傳輸距離、超強抗干擾、超強穿透力于一身的高性能圖傳產品,其優異的穿透能力與非視距傳輸能力,在即使面對諸多遮擋物的情況下,也依然可以保證視頻信號傳輸穩定。

“雷電”直播點與導播臺之間存在大量遮擋
現場部署方案:
1. 現場兩個點位布置兩個機位,分別進行前端視頻信號采集。其中一個攝像機與“雷電”發射機相連(發射頻率為800MHz);另一個攝像機與“雷電”發射機相連(發射頻率為1.4GHz),采用玻璃鋼天線增強圖傳距離。


“雷電”發射機
2. “雷電”兩個接收機均搭配上玻璃鋼天線,增強圖傳距離,與導播臺連接。

“雷電”接收機
3. 在傳輸遠達數百米的距離上,通過無線的方式,將實時畫面回傳到導播中心,最終將現場畫面呈現在直播中,為“云上”直播的精彩呈現賦能加油。

導播臺
結語


視晶小伙伴們和直播團隊合影
每一場成功的活動直播背后,除了需要設備的支撐,同樣也離不開在屏幕背后工作的幕后人員。正是由于他們的默默奉獻才為我們帶來一場又一場的精彩直播活動,讓我們的“云上”生活變得更加精彩。
視晶無線專注于專業級無線視頻傳輸領域,擁有超過20年的無線及視頻技術研發經驗。在“云上生活”越來越流行的今天,視晶無線緊跟時代步伐,不斷在圖傳領域深耕細作、開拓創新,以領先科技為客戶創造更多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