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大型演練、全方位、協調聯動、全工種
我們山東廣電轉播團隊近年來進行了多場大型演練直播工作。其中有《全國公安特警維穩處突實戰匯報演練》、《山東省森林火災空地一體化大型綜合實戰演練》、《山東省地震應急救援綜合演練》等。2020年6月初,我們參與了《2020年國家防總山東省防指防汛搶險聯合應急演練》的直播活動。本次防汛搶險聯合應急演練是國家防總牽頭組織的,多部門協調聯動共同完成的大型英及演練項目。演練涉及十二項災情內容,科目分布范圍廣,周邊環境相對惡劣,對轉播提出了極高的要求。通過跟演練活動實施組的深入溝通,參考演練科目設置及演練腳本和演練區域的實地情況,我們制定了詳細的直播技術制作方案。并通過方案優化,充分彩排,最終真實展現災難現場的緊張危險、救災實施的有序高效的場景,完成了一場生動的現場直播。
一、演練直播技術方案
本次《2020年國家防總山東省防指防汛搶險聯合應急演練》在山東省棗莊市馬河橋附近河灘區域進行。演練場地面積大,地形復雜,演練科目多。這樣的現場條件對直播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
1、演練科目區域劃分
本次演練活動所處的位置是滕州市馬河水庫演練現場。演練共有12個科目需要直播展示,連同觀摩席,共有13個科目區域需要直播攝像機覆蓋。包含搶筑子堤,大型機械堵復決口,查險、排險,柳石枕制作與拋投,鉛絲籠制作與拋投,壩前截滲及漏洞搶護,直升機空中偵查,應急排水,水上搜救與醫療救護,水陸兩棲車運送搶險人員,交通中斷搶修,群眾轉移和衛生防疫,直升機空投沙石包堵復決口等防洪搶險救護。本次演練還設置了實兵拉練與保障和裝備展示等環節。我們首先按照距離對演練科目進行劃分。觀摩席和大多數科目都集中在北側長200米寬120米的長方形區域(見圖1)。有3各科目在東側被河道隔離(見圖1右側部分)。另外有1個科目在南邊3公里以外的區域。
針對本次演練的實際情況,我們現場直播技術方案確定全場需設置訊道機36個直播訊道,放像訊道2路,單機多臺,特殊拍攝器材3種,特效處理通道4路,字幕包裝系統2套,低頻段無線傳輸拍攝系統,高頻段無線傳輸拍攝系統,光纖傳輸設備,網絡云直播系統等多種技術手段。充分發揮我們導攝、視頻、音響、傳輸等全工種協同作戰優勢,保證現場演練課目多角度、全方位的展示在眼前。

圖1
2、主演練區域技術方案
長200米寬120米的主演練區域我們采用兩輛轉播車覆蓋所有演練科目。主演練區域北部演練科目最多的區域我們停放一輛16訊道高清轉播車(見圖1中上部分),擴展到18高清訊道機位,覆蓋附近的7個演練科目。這輛轉播車配備2臺Snell公司的 Kahuna切換臺,其中主切換臺配有全功能3M/E ,40鍵直切面板,完全滿足大型直播活動的制作要求。攝像機使用SONY HDC2580配備富士 HA23x7.6BERD-S6高清標準鏡頭。特殊機位配備富士 HA14x4.5BERD-S6B廣角鏡頭和富士XA101x8.9BESM箱式長焦鏡頭,滿足各種拍攝需求。同時轉播車配備2臺6通道EVS慢動作制作系統,進行精彩片段的慢動作回放,增強直播的觀賞性。
在救援指揮部旁邊我們停放一輛10訊道高清轉播車(見圖1中間部分),擴展到12個高清訊道機位,覆蓋觀摩席區域和轉播車附近的2個演練科目。這輛轉播車配備1臺Snell公司的 Kahuna切換臺,配有全功能3M/E切換面板,完全滿足大型直播活動的制作要求。攝像機使用SONY HDC2580配備富士 HA23x7.6BERD-S6高清標準鏡頭。特殊機位配備富士 HA14x4.5BERD-S6B廣角鏡頭和富士HA42X9.7BERD-U48長焦鏡頭。同時轉播車配備1臺6通道EVS慢動作制作系統,進行精彩片段的慢動作回放。為了充分展示演練的宏大壯觀景象,我們使用大疆無人機進行航拍,航拍信號接入10訊道轉播車。
在10訊車東邊河對岸堤壩處停放輛6訊道4K轉播車(見圖1右側部分),覆蓋主演練區域的其他3個科目。人員疏散和防疫項目在場地南側3公里外,我們使用3套長距離無線攝像機完成這個科目的拍攝工作。
其中水上救援科目在16訊道轉播車和6訊道轉播車之間的水域。而且這個科目使用救援設施多,救援方式多,演練環節多;需要兩兩轉播車密切配合,交叉拍攝來完成。
3、轉播車信號連接方案
3輛轉播車上分別配有導播進行節目制作,以16訊道轉播車為主車,總導演在16訊道轉播車同意指揮調度。3輛轉播車使用everts機架式光端機和單模光纖線路,以光纖傳輸的方式把視頻、音頻和通話信號連接起來。以分級切換的方式實現節目整體制作(見圖2)。

圖2
視頻系統框圖

二、直播信號的導攝調度方案:
科目一:搶筑子堤
機位數量:3-4訊道 轉播形式:現場直播
機位說明:
全景機位和大屏展示說明洪水造成漫溢事故風險,搶修開始;
跟拍搶筑子堤近景、細節呈現。
科目二:大型機械鋼木土石堵復決口
機位數量:4-5訊道 轉播形式:現場直播
機位說明:
大屏幕顯示江河決口的畫面,中景展示鋼木土石堵復決口作業情況;
近景和特寫跟拍細節呈現。設當使用特設拍攝器材。
科目三:柳石枕制作與拋投
機位數量:3-4訊道 轉播形式:現場直播
機位說明:
大屏幕放像災情背景視頻,中、近景展示柳石枕制作捆綁過程;
中、遠景和特寫相結合展示拋投柳石枕過程。
科目四:鉛絲籠制作與拋投
機位數量:3-4訊道 轉播形式:現場直播
機位說明:
大屏幕放像災情背景視頻,中、近景展示鉛絲籠制作過程;
中、遠景和特寫相結合展示拋投鉛絲籠過程。
科目五:壩前截滲和搶護
機位數量:4-5訊道 轉播形式:現場直播
機位說明:
近景展示堤壩滲漏情況,根據條件使用第一視角鏡頭;
全景、中景和特寫相結合展示壩前截滲和搶護過程。
科目六:應急排澇
機位數量:5-6訊道 轉播形式:現場直播
機位說明:
固定機位展現現場指揮調度畫面;
放像展示指揮中心調派、多輛車輛快速行駛畫面;
游動機位特寫搶險隊員、設備、車輛鏡頭;
固定機位展現應急排澇全景;
多角度展示水炮和大的排水畫面。
科目七:水上救生
機位數量:10-14訊道 轉播形式:現場直播
機位說明:
近景展現現場被困群眾呼救畫面;
跟拍舟艇編隊出動行駛,特寫舟艇行駛畫面;
抓拍多架無人機騰空而起畫面,展示無人機搜救過程;
抓拍拋投器救生環節,適當使用特殊鏡頭展示;
多種鏡頭展示舟艇快速救生畫面;
多種鏡頭展示活餌救人法,適當使用特殊鏡頭展示;
多種鏡頭展示水上機器人,適當使用特殊鏡頭展示;
錄像播出展示水下機器人搜救;
多種鏡頭展示直升機轉運傷員過程,適當使用特殊鏡頭展示。
科目八:水陸兩棲車應急運輸
機位數量:3-4訊道 轉播形式:現場直播
機位說明:
放像災情背景視頻畫面;
展示指揮中心調派車輛情況;
多角度展示“瓦爾特”全地形水陸兩棲車。
科目九:直升機空中偵察
機位數量:4訊道 轉播形式:現場直播
機位說明:
固定機位機位展現直升機待命起飛畫面(可以提前拍攝);
跟拍機位在直升機內部實施回傳直升機視角及直升機內部畫面
多角度展示直升機進行空中偵察情況。
科目十:交通中斷搶修
機位數量:4訊道 轉播形式:現場直播
機位說明:
固定機位全景說明道路破壞情況;
跟拍人員、汽車和挖掘機赴現場進行搶修近景、細節;
多角度細節呈現搶修畫面。
科目十一:群眾轉移和衛生防疫
轉播形式:錄像播出
科目十二:直升機空投沙石包堵復決口
機位數量:4訊道 轉播形式:現場直播
機位說明:
固定機位機位展現直升機待命起飛畫面
跟拍機位在直升機內部實施回傳直升機視角及直升機內部畫面
固定機位跟拍飛機到達決口現場,投沙石包場景。
三、直播方案亮點(特點)
1、本次演練場地面的大、科目分散,甚至有些科目在視線看不到的區域進行。在現場觀摩區看演練的觀眾無法獲得良好的觀摩體驗。我們在觀摩區正前方架設了一個20米寬10米高的高清晰度大屏幕墻。轉播車制作好的直播信號實時傳送給現場大屏幕,現場觀摩的嘉賓能清晰地觀看到每一個演戲科目的精彩細節。同時轉播制作音響師側重于現場呈現效果為現場音響提供高質量的聲音,使觀摩區觀眾獲得精彩的視聽體驗。
2、為了方便觀看直播,除了傳統的直播路徑以外,我們特別開通了網絡推送直播平臺。觀眾只需要在手機或者電腦上點擊直播鏈接,就可以在在手機或者電腦上觀看演練直播。大大提升了觀看直播的便利性。
3、防汛搶險聯合應急演練科目具有一定的專業性。為了讓觀眾更明白的看懂演練內容,同時增加直播的連貫性,我們以直播圖文包裝的形式制作了多個風格的標題板、講解板、在不同的演習科目期間展現。在直播中為觀眾提供專業知識講解。另外我們通過PPT和虛擬動畫演示的形式對各個演練科目的災情資料、環境信息等在直播中進行展示說明。對于災情和救援極其復雜的科目,例如水下作業的科目,現場直播是無法展現的具體步驟以及細節,我們提前通過特殊機位的拍攝,制作了精彩的的短片,在直播中進行播放展示。通過使用以上包裝制作方法,讓觀看者全面掌握了災情內容和救災知識,更深入地了解了救災實施方案,使直播內容更加豐富精彩。
通過我們合理的統籌安排,細致的前期準備,負責任的工作態度,精準詳細的直播方案制定和實施,為此次防汛搶險聯合應急演練提供了高完成度、多細節和全景化的精彩直播,真實展現了災難現場的緊張危險、救災實施的有序高效的場景,完成了一場生動的現場直播。
現場照片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