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初,我們接到通知,配合山東廣播電視臺融媒體資訊中心籌備全省重大典型“齊魯時代楷模”山東省援助湖北醫療隊英雄群體先進事跡發布會。這是一場特殊的“云發布”,因為現場既沒有頒獎、領獎嘉賓,也沒有觀眾,所有的內容都將通過互聯網、5G移動網絡在云端實現。通過新技術、新形勢,打通空間的限制,把不能聚集在一起的嘉賓和主持人在“云”端相聚,共同完成這次特別的發布會。
一.項目規劃
齊魯時代楷模-山東省援助湖北醫療隊“云發布”項目啟動階段恰逢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我們一方面積極與欄目組溝通,獲取欄目組連線方的相關信息(如地點、時間安排、連線設備、網絡情況)。另一方面,深入了解欄目組對演播室端包裝、錄制的要求,提出合理化建議,提出可行性技術方案,并提前做好相應準備。
節目中涉及到的嘉賓人員分布在五地、七方,依次是湖北武漢、黃岡、山東濟南、濰坊,以及臺內演播室,需要前期溝通協調的環節很多。在反復論證方案可行性的以后,多方商討決定:濟南兩方使用5G網絡手機接入會議;演播室使用5G CPE接入華為會議MCU;而武漢、黃岡兩方使用4G網絡手機接入會議;濰坊一方使用家庭100M寬帶WIFI連接手機接入會議。而在演播室端,我們啟用長期進行節目直播并具備5G環境的800平米演播室作為本次“云發布”的主會場。
系統拓撲圖如下:

二.項目執行
這次節目錄制不同以往,是要在疫情防控時期以創新的技術手段做出一期高標準的精彩的“齊魯時代楷模發布”晚會。項目啟動階段,我們就迅速制定出初步的直播技術方案。同時,我們密切關注欄目組對節目內容的變化調整,根據節目內容立刻修改技術方案。節目開始前我們根據技術方案做好相關技術人員組織和設備調用,必須使用卻沒有的設備盡快采購。
項目執行過程中有兩個實際困難。第一由于我們的技術人員和設備都無法到達各地連線現場,所有的連線環節就只能通過手機來完成。這對畫面、聲音質量和連線的穩定性都是一個挑戰。第二是我們無法精確掌握連線地的網絡狀況。綜合各種客觀條件,我們決定使用以視頻會議系統完成節目中的多地視頻連線環節。我們需要選擇一個系統穩定性好,畫面質量也比較好,而且兼具操作方便性的視頻會議系統。這樣被采訪嘉賓只需要用手機作為拍攝和連線傳輸設備,個人操作就能完成連線。
通過多次協調調研,我們也初步掌握了每一個連線地點的網絡條件。濟南的2個連線場地我們的技術人員能夠到達現場。經過我們的實地測試,濟南的2個連線地點都具備穩定的5G傳輸環境。而武漢、黃岡和濰坊三個地方,通過跟當地積極對接,我們確定武漢和黃岡具備穩定的4G網絡。濰坊一方既具備穩定的4G網絡也具備家庭寬帶條件。由于5G信號具備低時延高帶寬的特點在具備5G環境的地方我們優先考慮使用5G接入。在反復論證方案可行性以后,我們決定在濟南的兩個連線點使用5G網絡手機接入會議;武漢、黃岡兩方使用4G網絡手機接入會議;濰坊一方我們使用家庭100M寬帶WIFI 連接手機接入會議。在800平米演播室,為了保證網絡的穩定性,我們使用有線寬帶和5GCPE互為主備的方式接入華為會議MCU。
演播室內設置8個拍攝機位,使用SONY2580高清攝像機,使用1臺占美搖臂、1套斯坦尼康穩定器和1臺天眼攝像機。根據據“云發布”活動流程,我們初步形成了機位拍攝方案。由于這是一次嘉賓無法到現場的活動,演播室內本身需要拍攝的要素相對較少。但是這次攝像機需要重點照顧的是連線環節主持人跟大屏幕呈現的嘉賓視頻之間的位置關系。
機位說明:
cam1: 固定機位。交待左側主持人上下場近景。兼顧右側全景。
cam2: 固定機位。在舞臺右側拍攝左側主持人鏡頭。
cam3: 固定機位。在中間后方,給舞臺中全景鏡頭,主持人中近景鏡頭
cam4: 搖臂,運動鏡頭。以中景和全景為主。
cam5: 在舞臺左側拍攝左側近景和特寫鏡頭。兼顧右側全景,交待獎杯位置。
cam6:在舞臺右側拍攝右側近景和特寫鏡頭。兼顧左側主持人根連線嘉賓關系全景。
cam 7: 斯坦尼康,運動鏡頭,以近景和特寫為主。
cam: 頂置固定機位,俯拍展示舞臺。


在視頻連線環節,我們事先選取了三種軟件進行對比測試。
華為會議系統:云服務器在國內,提供直播時云端人工監測保障,通過專業設備接入演播室系統。
小魚易連會議系統:云服務器在國內,不提供直播時云端人工監測保障,通過專業設備接入演播室系統。
ZOOM會議系統:云服務器在國外,不提供直播時云端人工監測保障,通過非設備接入演播室系統。
經過測試我們認為華為的系統無論是在系統接入的方便性還是云后臺的穩定性方面都有一定的優勢。最終我們選擇使用華為的視頻會議系統。我們通過華為TE40視頻會議終端把會議系統與演播室錄制系統相連接。使用PC連接5G CPE接入會議調取嘉賓畫面。這樣就形成了演播室系統跟視頻會議系統相結合的節目制作系統。初步具備“云發布”制作能力。
為了節目錄制達到更好的視覺效果,我們把視頻會議系統中每一路嘉賓的信號分別提取出來,分別輸入給CDV Mariana.5D在線包裝設備,進行畫面窗口布局渲染和運動特效方面的技術處理。這樣我們就擺脫了視頻會議系統故有的簡單的窗口布局的限制,得到更美觀的呈現效果。視頻會議系統跟演播室多機位錄制系統結合使用,加上在線包裝系統的修飾,呈現給觀眾的是精彩的“云發布”畫面。
把視頻會議跟演播室連接,同時視頻畫面通過在線包裝系統進行包裝處理,我們需要考慮是否會出現視頻延時的問題。如果演播室畫面延時量比較大的話,就會出現視頻連線時主持人問話結束后嘉賓要停頓較長時間才能聽掃問題并進行回答的情況。如果這樣,長時間的互動交流就無法進行。通過我們測試和優化,最終確認整個連線傳輸總延時小于1秒鐘。這樣基本能達到主持人和嘉賓之間順暢的交流。保證節目制作效果。
另一個需要我們測試的技術環節就是這個節目制作系統在最終信號輸出端是否存在聲畫不同步的現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對不上口形。在主持人和嘉賓的配合下,我們使用泰克波形監視器和其他輔助設備經過2次測試,最終確定加入會議和在線包裝系統后,800平米演播室系統視頻延時量僅僅比原系統增加40ms。我們在音頻系統的輸出端增加了40ms的音頻延時量,使視頻和音頻重新對齊。
在所有的技術環節都準備完成之后,整個制作系統的安全性、穩定性就是我們關注的重點。我們在節目彩排開始前提前集中技術資源,花費一定的時間,用以測試系統穩定性。并留出足夠時間配合節目組進行彩排。在跟外場地嘉賓連線環節,需要我們仔細研究,把每一個有可能出現的問題都想到,并且想出解決辦法。提前跟每一個連線嘉賓交代好各個注意事項,每一個細節都準備到位,并進行至少2次連線彩排,保證技術環節都準備到位。在節目彩排和錄制過程中,我們使用控制終端登錄服務器云端控制界面,實時監看各方的網絡帶寬、速度、延時,保障會議期間各方畫面穩定流暢,并輔助控制發言次序,幫助節目組控制實施錄制流程。
節目倒數2天,演播室內做好所有演播室機位架設工作。分配好每個鏡頭的職責和構圖要求。技術人員搭建好視頻會議系統,并通過華為TE40視頻會議終端與演播室系統進行連接,打通視頻、音頻技術環節。技術人員配合節目組人員建立視頻會議室,然后跟每一個連線嘉賓對接加入到會議中。然后分別跟每一個嘉賓約好時間連線,測試畫面流暢度和聲音是否清晰,延時量大小,同時檢測一下對方的網絡是否穩定。同時提前跟每一個連線嘉賓交代好用手機進行視頻連線所需要注意的各個事項,出現任何可能的情況時嘉賓應該怎樣做好應急處理。
節目倒數1天,演播室視頻和音響系統完全準備就緒,配合主持人進行全要素走臺。視頻會議系統開通7窗口會議室,演播室內主持人和其他6方嘉賓同時進行連線。測試7窗口同時連線的各個環節是否正常。然后把視頻會議系統信號接入CDV Mariana.5D在線包裝設備,按照節目需求對視頻進行特效包裝,達到提升畫面美觀度的效果。完成第一次全要素帶機連排。連排結束后跟導演組進行會議溝通,對流程細節進行優化修改。
節目當天上午,各技術環節提前準備就緒,按照修訂后的最終流程進行第二次帶機連排,并對必要的技術環節作好應急預案檢查。然后各崗位進入待命狀態。下午,節目錄制準時開始。除原有的視頻技術和音響制作崗位以外,我們增加了視頻會議系統技術崗位和網絡監控技術崗位。配合節目流程做好和崗位的技術工作,并對各分系統狀態做好實時監控。最終,我們技術組跟節目組共同努力,順利的完成了這次“云發布”制作任務。
演播室效果如下:


三.項目總結
我們在特殊情況下,通過新技術,將傳統電視連線的環節與云技術結合,打造了全新的連線體驗,再通過我們的包裝優勢,在畫面美觀度上進行了提升,制作出了一檔高品質的連線節目。這是一次全新的嘗試,既豐富了節目內容,也為以后類似的節目制作,提供了一種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