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參加了第八屆廣播電視紫金論壇,聆聽業內領導、專家學者的演講,對于5G、云、UHD、AI、IP等技術支持下的媒體融合、智慧廣電等領域的發展,有了新的認識。
廣電技術系統從模擬發展到數字化,再到全臺互聯,包括云架構的基礎設施。整個技術演進的前半程是基于硬件要素的變化而變化的,后半程是基于軟件要素的變化而變化的,比如說虛擬化、云計算,現在技術架構的變化已經進入到一個軟件定義的時代。

DPP的新研究發現,媒體業采用云技術,向基于云的工作流程的轉變,正在破壞媒體業已經確立的關系,導致媒體和科技公司之間的關系發生變化。
根據DPP的“用于媒體的云”系列報告,一種全新的后期制作設施正在云端出現。
該報告還指出,消費硬件制造商正在成為電視平臺運營商,這對廣播公司是一大挑戰。
媒體行業各領域向云的轉換時間不盡相同。但云在整個媒體供應鏈上都創造了新的機會,而這些機會正被那些能夠迅速行動,確定正確的云策略的公司抓住。
媒體工作流程中采用云,推動對自動化的要求。隨著媒體公司集中內容和數據,大規模自動化效果和能力已非常顯著,帶來的好處是更快地獲得收益。
后期制作也處于不斷的變化中。現在許多公司把重點放在遠程訪問本地硬件上。而對于那些愿意跳躍式云化的公司來說,云已經為處理大量的后期制作工作流程做好準備。
國際上大型廣播公司已經規模化實現完全云播出。有兩種主要的云播出架構:邊緣播出和全云播出。前者提供了一個有用的跳板,但未來是完全云托管。
基于云的技術也對激增的流傳輸非常重要。流傳輸不僅需要云的可擴展性,還需要卓越運營。流傳輸現在對所有視頻分發(點播、直播和線性電視)都是最重要的,但依然有挑戰。即使在云中,擴展也不是即時的。因此,如在重大事件時的需求高峰,需要細心規劃和操作。
遷移到云意味著對每個工作流程都要有戰略性規劃和深思熟慮。當前很多廣播公司已經將部分業務完全轉移到云上,而其余業務仍然保留在本地,還有一些是混合業務。因此,了解供應鏈各部分的能力和環境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