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咨詢公司Arthur D Little的一份報告評估了運營商在處理傳統銅纜網絡關閉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得出的結論是,有一個不僅關于光進銅退而且務實地考慮所有潛在的面向未來的技術解決方案(包括固網無線接入及其它解決方案)之清晰、長期的基礎設施升級藍圖,是宣布傳統網絡關閉計劃前的必要條件。
這份名為“銅網關閉:推動基礎設施融合的機會?如何成功地管理從銅纜到不會過時的技術的轉換”的報告,認為關閉傳統銅網的主要驅動因素不僅是為了節省運行昂貴、能源消耗巨大、低工作效率的傳統技術的成本,而且是為了釋放資金和資源,用于重新部署,把重點放在使用最有效的不會過時的技術——光纖、5G等,提供千兆寬帶網絡。
“雖然人們普遍認為需要關閉銅網,但仍存在挑戰,包括何時開始關閉傳統網絡等的決定; 如何應付各種利益相關者,包括監管機構、市政當局、批發和零售客戶;以及如何處理轉換過程,確保客戶流失最小化,同時提高客戶體驗和客戶價值,”報告說。
“新冠疫情引發的在家辦公、在家教育和家庭娛樂的必要性,將繼續推動對更高速度和更低延遲,以及視頻通話、云服務和媒體使用量增加帶來的數據量消耗增加的需求,” 報告補充道。
“盡管傳統的銅網絡仍能提供100Mb/s的網速,但它們效率低,成本高,能耗高,而且本地環路長度短(平均只有幾百米的銅線)和故障率較高,”該報告稱,“隨著速度的不斷提高,傳統的銅網絡要么無法維持,要么用比基于光纖的技術高得多的成本才能做到。”
Arthur D Little表示,盡管對大多數現有運營商來說,關閉銅網已列入管理層的議程,但并沒有多少運營商已經信服地啟動了關閉過程。它稱,從世界各地成功的關閉方案中吸取的經驗教訓可以為其他運營商提供復制和改進的指導。
有一個不僅關于光進銅退而且務實地考慮所有潛在的面向未來的技術解決方案(包括固網無線接入及其它解決方案)之清晰、長期的基礎設施升級藍圖,是宣布傳統網絡關閉計劃前的必要條件。
一種自下而上、逐市、逐街、逐戶的方式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企業必須與每一個市和相關的政府實體接觸,并與客戶溝通,以確保他們接受該計劃。 他們還必須利用這個機會,與有關部門協商特許權,使得不僅光纖升級輕松,而且潛在的網絡擴容輕松。
銅網關閉計劃可以作為現有企業內部其他組織協同的催化劑,打破固定和移動業務部門之間的壁壘,實現基礎設施、流程和最終用戶解決方案的融合。
關閉計劃應該有一組觸發升級順序和面向未來的替代技術解決方案的選擇的明確的KPI,以便整個項目在預定的財務目標下順利運行,在計劃執行期間不會浪費時間等待逐項的財務批準。
現有企業應通過與第三方金融投資者、非電信戰略投資者(如市政當局、能源公司)的合作,甚至與競爭對手合作,接受開放接入光纖業務模式。這種伙伴關系不僅可以帶來額外的融資能力,還可以提供戰略能力(如對現有基礎設施的重新利用),并減少昂貴的覆蓋區過度建設。
在銅網的關閉過程中與運營商積極合作,并在許可和規劃方面提供明確的指導方針,不僅可以便利實際的關閉過程,還可以開辟新的合作領域,如擴大基礎設施覆蓋區域和解決覆蓋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