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最新發布的XF605 4K攝錄一體機具備了豐富的編碼格式,通過不同的設置選項,可以應對不同的拍攝任務和項目場景,但也正是因為格式和編碼有著豐富的選項,很多初學者可能并不完全熟悉和了解各種編碼格式之間的性能差異。實際上,隨著近些年在線視頻和全新編碼的推出,為適應不同工作以及滿足更多的針對性要求,我們需要在使用之前,根據自己的工作特點和視頻平臺,選擇適合的一種才是更好的,這要兼顧工作效率和最終傳播模式來確定。

XF605攝像機
當然,進一步分析,我們還要在后期剪輯流程里反推出制作過程之前的預先設置,并使用盡可能高的效率來開始項目,比如,是不是使用代理剪輯模式,是不是要套用多樣化LUT文件進行個性化風格定制等等。
本文希望從攝影的最初開始設置,以XF605為例,單就前期格式編碼和后期簡單工作場景來分析一下,怎么樣的操作是高效而合理的,力爭避免因為前后期的脫節而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和麻煩。
雙卡錄制模式的選擇

XF605攝像機SD卡卡槽
在開始設置編碼格式之前,我們有必要首先確定使用怎樣的雙卡拍攝模式。在機器左后面可以插入兩張SD卡(SD/SDHC/SDXC存儲卡V60/V90標準),注意,盡量選擇主流的更高速度記錄卡,因為高速可以保證正常使用更高品質的編碼畫質,推薦使用SDXC V90級別。

主要組合示例
模式一:
從文件格式方面選擇,雙卡可以設置為XF-AVC和MP4同步錄制:這是兼顧了前者的廣播級標準編碼,同時保存后者MP4這種更適合大眾化傳播和審閱的格式,目前幾乎沒有不兼容MP4格式的播放器,應用范圍相當普及。而XF-AVC編碼則用于高端應用的后期剪輯和加工。這兩個格式之間的區別,通俗點理解,XF-AVC可以看做是民用級別MP4的高級版,一般通用MP4大多使用4:2:0 8bit,而專業廣播級XF-AVC可以支持到4:2:2 10bit。
模式二:
4K和2K同步錄制:這是以分辨率方面為標準,如果你的節目只需要在高清2K規格的平臺播出,并同時保存更好的4K素材做以后平臺升級備份用,這是比較合理的設置,可謂高低兼顧。
模式三:
UHD逐行59.94P和FHD隔行59.94i同步錄制:顯然,這個模式其實更適合部分國外的4K、全高清廣播電視規格,兼容逐行和隔行掃描,如果有要送去歐洲或者美洲等國家的影片參賽參展,或者合作播出等需要,可以選擇這個工作模式,用更高的畫質和流暢度無縫銜接當地系統平臺。
模式四:
代理文件工作模式:這是最典型的應用,一卡設置為更高品質的XF-AVC 4:2:2 10bit,另一卡設置為同步錄制的代理文件Proxy 4:2:0 8bit,這樣的設置,可以保證兩卡內容完全相同,不用再后期編碼輸出單獨代理文件,可以直接使用錄制的代理文件做剪輯,然后主卡文件輸出成品。大多數的高端后期剪輯中,基本都是用這個流程來解決,因為代理文件在文件體積和剪輯流暢度方面比主卡大文件要好得多,有利于高效率加工高品質的影片,同時對剪輯系統的硬件要求大幅降低。
模式五:
ALL-I/L-GOP同步記錄模式:這個模式使用了XF-AVC格式的兩種壓縮方式,其一是逐幀i幀記錄,這個記錄方式是更高品質的,有利于后期加工制作,但是因此文件量比較大,需要較大的存儲空間;而同步錄制的其二,L-GOP大壓縮率的視頻,內容和其一是一樣的,但是文件體積相對大幅縮小,有利于傳播和交流,比如領導審片或者查閱的時候,很方便進行交流播放,對硬件要求較低,便捷性較好,但是后期剪輯的效率比i幀視頻要差很多。
模式六:

豐富的記錄模式
升降格錄制同步錄音:可以記錄為表達強烈情緒的升格慢動作(最高支持120P),或者是快速表現時間的降格快動作,亦或者是可以同時記錄音頻升降格記錄。一卡錄制升格視頻,用于慢動作回放,另一卡錄制正常速度同步音頻,用于后期合成加工。
模式七:

雙卡槽記錄功能
雙卡連續錄制:這是應對超長記錄而設計的,可以用大容量的卡進行連續不間斷錄制,在確保電池電量或者使用持續供電的情況下,適合大型會議活動、野外科考、即時轉播并同步記錄等工作場景。
前期拍攝格式的設置
記住,在拍攝開始之前,務必和后期及播出平臺確認所需要的格式和畫面規格,這些是前提;然后,使用攝影機工作之前,每一個任務或者每一系列節目,都要使用同樣的存儲卡錄制模式;還有就是統一的格式編碼,如果中途擅自隨意改變這些設置,可能導致后期不必要的麻煩,切記。

XF605攝像機菜單
先從菜單里找到【記錄/存儲介質設置】選項,系統頻率不多說,在中國就使用50.00HZ,這是我國的用電頻率,也是廣播電視系統頻率。下面是我們要設置的選項,這個菜單控制邏輯是上面為母菜單,下面為子菜單,子隨母變。
我們先設置XF-AVC YCC4:2:2 10bit,這是業界目前主流通用的高品質色彩量化和取樣的記錄格式,達到了廣播級標準,可以用于各種高級別畫面素材的拍攝。如果要進行前后期虛擬演播室、小型ENG、EFP等訊道信號,也要選擇這個標準格式同步記錄。它的后綴名是MXF封裝,要考慮自己后期剪輯平臺的視頻兼容性。使用這個格式代價是畫面信息量較大,占據內存空間更大,優勢是有利于后期反復剪輯、調色、特效加工,把畫質和色彩損失減小到最低。
在這個大類目選擇完畢,進入下面分辨率和編碼速率選項。當選擇最大碼率410Mbps的廣播級4K分辨率的時候,逐行Intra幀下,最高支持到25P,也就是說,這個是更好的畫質。這個設置比較適合風光、人物等對畫質要求較高且拍攝量可控的場景。

XF605攝像機菜單
如需要拍攝快速移動或大范圍搖移鏡頭時,需要畫面流暢度為首選標準的話,那么就要使用50P的幀率,這時候,如上圖設置,在保證色彩取樣不變的菜單下,選擇非逐行Intra幀,即長L-GOP高壓縮編碼,這個編碼的優勢在于可以大幅度減小視頻碼率,主觀視覺上幾乎看不出畫面品質的劣化,文件量相對較小,幀率則提高到50P,非常適合運動題材、運動鏡頭或者一般性動態新聞紀錄等題材的拍攝,可以保證畫面清晰流暢,減少幀率不足的閃爍感,但是它的弱勢就是對后期剪輯合成平臺有一定硬件要求,配置較低的平臺會增加剪輯壓力,甚至需要轉碼或者重新代理文件編碼才行。但是如果不做多層疊加特效和復雜調色處理的話,目前主流后期平臺還是能夠輕松應對的。
小結:
在XF-AVC格式下,XF605支持的分辨率和碼率如下:
3840×2160(410/260/160Mbps)YCC4:2:2 10bit
1920×1080(310/160/50Mbps)YCC4:2:2 10bit
1280×720(24Mbps)YCC4:2:2 10bit
看完上面的廣播級XF-AVC格式和編碼,我們會發現文件占用空間很大,因為畢竟這種編碼是基于H.264壓縮編碼方式,那么,有沒有既要保證畫面質量和XF-AVC差不多,文件體積更小的編碼方式呢?
這就是另一個格式設置選項,比如HEVC YCC422 10bit格式。HEVC其實就是H.265壓縮編碼方式,它與H.264相比的好處相當于是新一代升級版。在和H.264相同的畫面品質和碼率下,體積大概縮小一半,目前蘋果系統和手機視頻規格都是開始采用H.265編碼,這樣做到了畫質和體積的相對平衡,而且,H.265直接支持4K 50P,畫面流暢度很出色。唯一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格式對后期剪輯平臺要求比H.264高一些,也是因為它的高壓縮率所致,解決辦法第一是提高后期系統性能,不過,其實目前大多主流硬件播放和剪輯H.265已經很流暢了,哪怕兩年前還不能想象的事也駕輕就熟了;第二個辦法,就是使用雙卡的代理文件制作流程。

XF605攝像機菜單
在這個格式下,可選多樣化分辨率和碼率,選擇原則一樣按需定制。
小結:
在HEVC格式下,XF605支持的分辨率和碼率如下:
3840×2160(225/135Mbps)YCC4:2:2 10bit
3840×2160(170/100Mbps)YCC4:2:0 10bit
1920×1080 50Mbps YCC4:2:2 10bit
1920×1080 35Mbps YCC4:2:0 10bit
1280×720 12Mbps YCC4:2:2 10bit
1280×720 9Mbps YCC4:2:0 10bit
同時還有一種純H.264編碼的格式下支持的分辨率:
3840×2160 150Mbps YCC4:2:2 8bit
1920×1080 35Mbps YCC4:2:2 8bit
1280×720 8Mbps YCC4:2:2 8bit
關于Intra-frame和Long GOP的設置

XF605攝像機菜單
XF605攝像機在4K和高清分辨率下,都有Intra-frame和Long GOP兩種壓縮方式,這倆的區別在于畫面品質和后期剪輯的不一樣。
Intra-frame俗稱I幀,也就是幀內壓縮,其記錄方式是不管畫面拍攝內容是什么,都要對每一幀進行壓縮編碼,一張白紙和一片草原的壓縮率是一樣的標準,因此,得到的畫面品質更高,代價是文件較大,但是對于后期剪輯來說相對輕松,因為算法相對簡單,解壓縮的硬件負擔較低。
Long GOP俗稱幀間壓縮,其記錄方式和上面的幀內內壓縮不同,它會運用相對復雜的算法對畫面進行分析,不是每一幀都壓縮,而是計算前后幀的關系,假設你要拍攝一張白紙,那么算法就相對簡單,相似畫面會被壓縮掉。而一片草原就復雜一些,會結合前后畫面信息進行最終壓縮計算,忽略掉一些不重要或者類似的幀,但是因為人眼觀看會有自適應性,它壓縮掉的信息人眼不敏感或者根本感覺不到,這樣就提高了壓縮編碼的效率,文件體積相對大幅縮小,但是它的問題是因為壓縮率較高,解壓縮時候,也就是播放和剪輯的時候,會比幀內I幀壓縮更復雜。

那么這兩種幀壓縮方式,我們要根據自己的硬件系統性能和工作性質來確定,如果是高端制作,畫質優先的話,首選Intra-frame。如果是一般性素材記錄、會議活動報道、紀實、教育教學等常規記錄,可以使用Long GOP獲得更長的記錄時間,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基本分辨不出這兩種壓縮方式在畫質上的區別,但是,對于專業工作者來說,要考慮整體的流程效率和后期剪輯多次合成的效果。
關于逐行和隔行的選擇
順便提一下,對于4K視頻來說,已經不再區分逐行和隔行了,這兩種掃描方式的存在是因為有些電視臺仍需要使用隔行i掃描,一些老點的監視器也不支持逐行掃描畫面,所以,有些行業,尤其是傳統的新聞報道類別的節目,依然采用隔行50i方式的信號,這樣,在給這類節目供稿或者專用的時候,記得把攝像機的掃描方式選擇為1080i即可。隨著行業的發展,導致傳統隔行掃描方式的信號會逐步退出應用領域,但為了兼顧現有設備,務必在使用前做好設置。下一代已經開始向更高層面的進步了,比如,基于HEVC H.265編碼格式的8K視頻等等,逐行掃描將是未來大勢所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