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會完美謝幕,中國國家隊創造了歷史最好成績,與此同時,廣電行業也用最先進而驚艷的技術把頂級冰雪競技帶到觀眾的身邊眼前,讓“最具科技驅動力”的冬奧會更加可見可感,創下了收視率、轉播時長、技術和內容制作等方面多項新紀錄。

北京冬奧會前,正好客廳的高清LCD電視機終于壞了,“只好”換了一臺大屏4K電視,這下大小屏齊上陣,淋漓盡致地欣賞了并不太看得懂的冰雪運動。要說電視機的價格也真降得快,還是索尼電視機,從HD升級到4K,屏幕尺寸大了許多,但還省下好幾千大洋。
從冬奧會各種形式轉播來看,廣播電視仍有生命力,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是這樣。隨著廣播電視和流媒體行業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廣播電視臺和流媒體行業可以互相學習。視頻行業將演變成一種混合方式,線性廣播與VOD和流媒體直播共存,同時使用流媒體和廣播傳輸的融合服務具有重要價值。當然,這種融合也帶來了對融合安全性和內容保護解決方案的需求。
其實,廣播電視和流媒體業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吸引和留住用戶。觀眾關心他們看什么和在哪里看,而不是他們正在使用誰的OTT或免費/付費電視服務。
此外,為支持上述的混合方式,廣播和流媒體正越來越多地融合成一個單一、統一的用戶體驗。基于聯網電視和運營商APP的用戶界面將成為關鍵,取代傳統的電子節目指南,用于內容發現和導航。這在觀看北京冬奧會期間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但不管怎么說,廣播電視臺和手機APP在冬奧會直播中的“此消彼長”,也是電視機和移動設備在人們生活中重要性變化的縮影。從技術、內容、行業形勢等三個方面來看,毋庸置疑的是,電視曾作為家庭娛樂中心的地位,正受到多方面挑戰,廣播電視在衰退是不爭的事實,但它還有未來。只不過,未來需要做些什么來持續保持電視在新形勢下的競爭力?整個廣電行業,都需要不斷探索。B&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