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疫情的爆發和持續,將混合辦公模式從“概念”變成了“現實”。職場人從剛開始的適應,到如今轉變成熟悉并且更傾向于在未來即使沒有疫情的狀態下也能繼續保持這樣的工作方式。但是對于不同行業和不同的公司來說,他們所需要的混合辦公模式可能是不一樣的。但是不管是什么樣的混合工作模式,協作技術的價值都是顯而易見的,特別是在混合工作模式更廣泛應用的初始階段,對協作技術的投資輕重將在后續的工作過程中直接對公司生產力產生影響。
混合辦公模式需求在2022年可能持續增長,根據IWG集團的研究數據顯示,全球市場對混合辦公的需求激增,3/4的人更傾向于長期靈活辦公,而不會選擇每周 5 天固定辦公換取10%漲薪。
在市場環境的大背景下,關于混合協作技術的趨勢值得企業領導者關注,以便更好地制定關于混合辦公模式的策略應對全球辦公環境的改變。
滿足平等是新關鍵
盡管混合工作場所的結構在理想情況下給在偏遠地區的員工帶來了團結與合作,但這種模式也有它的缺陷性。
即使現在的技術發展很快,但是也難以將面對面交流時的那種真情實感復制到網絡上。對于一些遠程參加混合會議的員工來說,給辦公室會議室發出指令對他們來說是極具挑戰性的事情。根據事巴可最近的ClickShare混合會議調查發現,近三分之一(28%)的員工發現,在辦公室會議室空間之外的地方加入會議時,很難聽到自己的聲音。
混合工作場所的發展將更加注重滿足平等,以及整合技術,來加強遠程參與者的與會感。除了為遠程工作人員配備足夠的攝像頭、麥克風和視頻會議平臺外,企業領導還要確保每個與會者在會議中是平等的。目前辦公室的協作平臺還包括虛擬黑板,可以添加注釋、輕松上傳和共享內容,以及其他的會議室功能。
Hybrid成為員工新需求
疫情期間的混合辦公模式讓職場人意識到自己有權利去支配自己的工作方式。工作場所的技術不再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而是員工滿意度的關鍵組成部分。許多職場人士還沒有從居家辦公的模式抽離出來,他們的工作需求正在發生改變。
隨著員工需求的發展,協作技術也必須發展以支持他們。Barco的ClickShare混合會議調查發現,71%的員工在使用混合會議技術時有困難,這說明技術開發商有機會應用增強功能讓員工工作更輕松。
疫情期間像微軟、Zoom和騰訊會議等統一通信與協作軟件工具很快成為混合辦公模式下的固定設備。現在這些企業正在尋找新的方法來增強這些工具在混合協作平臺上的功能,并改進會議室外圍設備(包括攝像頭和麥克風),以獲得動態和熟悉的會議體驗。
無縫協作的重要性
以往一場多地點的會議準備過程是很繁瑣的,即使在已經確保會議室環境整潔,所有參會者之間的視頻和音頻設備處在可用的狀態下,會議組織者仍感覺他們的會議開始得很慢,會議體驗還不好。
在混合辦公期間,遠程工作人員只需要點擊幾下鼠標,就可以從筆記本電腦上參加會議。即使回到辦公室,員工們也不想再經歷傳統的開會流程了。因此,預計會有更多的企業投資于工作場所無縫協作技術,該技術可以使員工的筆記本電腦與會議室組件同步,并在參會者走進會議室時實現即時連接和啟動。
易用性也將成為未來工作場所技術的基礎。我們已經看到人工智能開始進入工作空間,為更智能、更輕松的工作方式創造新的可能。例如在會議過程中,如果會議發言人的音頻設備出現問題,自動檢測技術可以提前檢測到,并啟動相關程序比如禁用發言人的攝像頭來讓會議暫停。未來幾年,包括全息投影、虛擬現實等技術也有望出現在會議室中。
實現協作至關重要
如果混合辦公模式想要長久存在于職場中,那么實現協作至關重要。在這一點上,區分生產率和協作是很重要的。在疫情剛爆發的時候,居家辦公開始大規模推行,員工生產率實際上有所提高。這種現象并不是只出現在新冠疫情期間,此前斯坦福大學曾經對16,000名呼叫中心員工進行為期9個月的調查發現,遠程工作可將生產率提高13%。
然而,盡管生產力有所提高,協作水平卻有所下降。員工的工作效率歸根結底取決于他們的個人表現,而與同事保持聯系是協作的必要條件:實現協作就是創造一個頭腦碰撞激發靈感共享激情的環境。
要實現混合工作模式無疑會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特別是員工需求不斷改變,新冠疫情的不確定性加劇了這些需求。盡管存在各種各樣的困難,筆者相信協作技術能夠應對挑戰。而對于那些優先考慮提升員工體驗的技術的企業領導者來說,混合辦公的未來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