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紹
北京時間2022年10月31日15時37分,搭載空間站夢天實驗艙的長征五號B遙四運載火箭,在我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準時點火發射,約8分鐘后,夢天實驗艙與火箭成功分離并準確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火箭升空
(圖片由攝影師肖海林提供)
夢天實驗艙是中國空間站第三個艙段,后續,夢天實驗艙與空間站組合體成功交會對接。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的第25次飛行任務,也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446次飛行。

攝影師肖海林
本次接受采訪的是肖海林老師,他是海南省攝影家協會理事、海南省航空攝影協會理事兼秘書長、國家航天局特約攝影師、星球研究所特約攝影師。
Q:可以介紹一下這次夢天實驗艙發射的相關背景嗎?
A:夢天實驗艙是空間站建設最重要的一環,也是空間站第三個實驗艙段,隨著11月29日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并與空間站順利對接,神舟十五號乘組和神舟十四號乘組在天宮交接,至此,我們的空間站正式全面建成,后面就是日常輪換工作。我已經看到兩組航天員在太空團聚了,這標志著一個全新的工作流程的開始。

火焰拉面(馬赫環)
(圖片由攝影師肖海林提供)
Q:相較于前兩次拍攝,這次拍攝有沒有什么新的感受?
A:這次拍攝是空間站三個艙段的最后一發任務,我拍攝全部三個艙段發射任務,均圓滿成功,心中無比自豪。在拍攝過程中,不僅需要了解火箭發射的進程,更要注意所使用的攝影設備,這也是最容易出現失誤的環節。說實話,空間站發射這種偉大的工程,實在是凝聚了國家的全部科技智慧和技術能力,不容出錯,而拍攝整個發射過程,也是不容一絲一毫錯誤的,雖然這只是幾十秒的時間,但是每次都是歷史性的進步,所以,我也要確保萬無一失地完成拍攝。

火焰拉面(馬赫環)
(圖片由攝影師肖海林提供)
Q:這次火箭發射拍攝的機器選擇是怎么樣的,都搭配了哪些鏡頭?
A:這次依舊是2臺佳能EOS R5 C搭配RF24-105mm F4-7.1 IS STM和RF100-500mm F4.5-7.1 L IS USM,一套拍廣角大場景,一套依舊是拍火焰馬赫環細節。這套設備我已經很熟悉了,自從開始使用至今,無論任何時候,器材的質量相當過硬,沒出過任何問題,非常令人放心,這是我深刻的感悟。因為我的拍攝任務的特殊性,是沒有重拍機會的,更沒有協調、等待、調整等時間,這不是我能控制的環節,所以器材自身務必百分百可靠才行。

EOS R5 C+RF100-500mm F4.5-7.1 L IS USM拍攝
(素材由攝影師肖海林提供)
多年以來,我對攝影設備的選擇除了技術上的性能指標,還有一個前提標準就是質量可靠,不可靠的再先進也不會選擇的,這是一個不能妥協的問題。
Q:可以和我們大致介紹一下這次的拍攝流程嗎,下一次再拍攝的話會做哪些改進?
A:至于拍攝的準備,還是一如既往地嚴格執行,比如:電池和附件、所有菜單重置之后,按照之前設定的格式、編碼、對焦、曝光數據、白平衡等等細節,都要一一反復確認,這是一個流程的規范,避免任何人為原因出錯,有備無患。

攝影機EOS R5 C
(圖片來源于佳能官網)
下次拍攝將嘗試更激進的拍攝角度和拍攝手法,只要沒有極端天氣,下次的發射一定會讓人眼前一亮。
Q:在發射場每次拍攝是怎樣找到極佳的拍攝機位的,拍攝機位的布局是怎樣的?
A:每次拍攝都會提前做很多工作,焦距長短的計算,環境和高光取舍之間參數計算,地熱對距離的影響,比如如何利用當地綠色椰子樹做前景。此次拍攝是下午,除了相機主動防曬隔熱,現場還特意看了一下同時段機位處有無樹蔭等。

EOS R5 C+RF24-105mm F4-7.1 IS STM拍攝
(素材由攝影師肖海林提供)
雖然這些設置基本是大致不變的,但是要結合拍攝的視角、光照、天氣等等變量進行調整,盡量接近火箭發射瞬間的光影狀態。此外得益于EOS R5 C高品質的畫面,假設我們的前期預置趕上了突然的天氣變化,比如光照、云層等不可控因素,我可以在后期調整中利用寬泛的動態范圍和色彩可調性,把少許偏差的設置挽回來。
Q:拍攝了這么多次的火箭發射,您最喜歡哪個焦段下的畫面?
A:我最喜歡馬赫環構圖,大概400mm左右,非常好的還原了液氧煤油發動機尾部噴出的明亮耀眼、鉆石型激波,我們也叫它“馬赫環”,這種題材的畫面,在以往國內基本沒人拍,我們不僅拍攝了這種題材的照片,還拍了同樣題材的視頻,這是很大的突破。得益于祖國航天事業的強大和自信,讓我們能夠拍攝到極為震撼的畫面。

火焰拉面(馬赫環)
(圖片由攝影師肖海林提供)
Q:火箭升空后的火焰亮度很高,您是如何保證火焰主體的曝光水平呢?
A:拍攝視頻的時候主要還是通過減光鏡對進光量進行控制。此外,EOS R5 C無論是色彩深度還是畫面細節,都能夠為后期做各種調整留出余地,每次拍攝前的仔細研究結合多年的拍攝經驗,只有二者的相互合作,例如像火焰這樣有超高對比度的畫面才可以很好地把控。

火箭升空
(圖片由攝影師肖海林提供)
Q:您最喜歡EOS R5 C它身上的哪項功能,還拍攝過其他哪些題材?
A:我喜歡EOS R5 C的視頻功能,搭配RF100-500mm F4.5-7.1 L IS USM時候拍攝火箭或航空題材都很方便。

EOS R5 C+RF100-500mm F4.5-7.1 L IS USM拍攝
(素材由攝影師肖海林提供)
我本身是從事航空這個職業的,拍攝的主要題材比較固定在航天航空方面,比如民航飛機、航展等題材,目前在其他領域還未涉足,以后我也要找機會多摸索嘗試。
Q:前幾天的珠海航天展和這次的火箭發射都展示了我國的航天實力,您對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有怎樣的看法?
A:自1970年,我國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開始,我國的航天科技工作人員用智慧和汗水不斷在探索宇宙,他們將征途寫在了星辰大海之上,將流傳幾千年的神話故事慢慢變成現實,古有嫦娥奔月,如今我們實現了探月繞、落、回,接著就是下一步載人登月;古有萬戶飛天,現在我們有天宮空間站,我們的航天員實現了長期駐留和定期輪換;古人仰望星空,對火星充滿好奇,如今我們祝融探火,讓我們真實的看到了火星的樣子;古有夸父追日,今有“羲和”探日;北斗、悟空……等等的功能不一樣的衛星,不光能為我們提供各種服務,還能延伸我們的視線,探索未知的宇宙。中國航天正在不斷超越自己,不斷探索未知,作為一名攝影人,也很榮幸能夠一直通過手上的鏡頭,記錄每一次高光時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