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效率意識的不斷提高,采用多機位拍攝提高現場攝制效率是越來越多團隊的共識。多機位拍攝在提高效率的同時,也產生了多倍的素材,這些素材在后期處理的時候需要通過時間碼信息來輔助同步。時間碼信息和時間碼接口是專業攝影機、攝像機和普通設備之間的重要區別之一,佳能Cinema EOS全線攝影機和專業數碼攝像機中的主力型號都具備獨立的時間碼接口和時間碼同步功能,今天就來分享一下如何基于同步的時間碼來進行多機位拍攝并快速處理多機位素材。

XF605、EOS C70、EOS R5 C
時間碼,Time Code,又稱TC,是電影電視工程師協會(SMPTE)創建的一種計時工具,它通過統一的標準讓不同設備之間可以用同樣的時間標準來運行。時間碼常用的參數格式是Hour:Minute:Second:Frame,不同設備同步時間碼的時候一個重要準則是要基于相同的幀率。

EOS R5 C和XF605時間碼菜單
專業時間碼接口
佳能Cinema EOS目前在售的主力機型EOS R5 C、EOS C70、EOS C300 Mark III和EOS C500 Mark II都配備了獨立的時間碼接口,其中EOS C70、EOS C300 Mark III和EOS C500 Mark II配備的是獨立的BNC接口,用于時間碼輸入和輸出。

EOS C70時間碼接口
這種BNC時間碼接口比較普及,市場上大部分時間碼發生器都配有與之對應的時間碼同步線。

EOS C70時間碼同步線
EOS R5 C采用緊湊設計,其主動式散熱機身、專業的記錄格式以及獨立的時間碼接口讓它可以勝任更為專業的拍攝場合。

EOS R5 C時間碼接口
EOS R5 C采用DIN1.0/2.3規格的時間碼接口,在選購時間碼線的時候需要注意規格。

EOS R5 C時間碼同步線
佳能專業數碼攝像機中的主力型號XF605是一個現場活動拍攝的全能選手,配備了豐富的接口,這其中就有為多機位拍攝服務的BNC時間碼接口。

XF605時間碼接口
時間碼的應用一般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線纜連接多臺攝影機和攝像機的時間碼接口,以一臺機器為時間碼輸出,另一臺為輸入,逐一進行同步。更為靈活的方式是采用獨立運行的時間碼發生器,用統一的時間碼輸入到不同的攝影機、攝像機中,逐一進行同步,或者一直鎖定。
時間碼同步流程
以EOS R5 C為例,首先我們需要準備一條專用的3.5mm TRS接口轉DIN1.0/2.3規格的時間碼同步線,然后一邊連接時間碼發生器的輸出接口,一邊連接EOS R5 C的時間碼接口。

EOS R5 C時間碼連接線
設置方面,在時間碼發生器端,先設置好幀率,這個需要和同步的其它機器采用相同幀率設置。在EOS R5 C端,先確認采用相同的記錄幀率,然后在系統菜單中,設置“Time Code模式”為預設,設置“Time Code運行”為自主運行,設置“時間碼輸入/輸出”為輸入。

EOS R5 C時間碼設置菜單
完成以上的設置,在時間碼同步線連接的狀態下,時間碼發生器和攝影機的時間碼無需其它操作,即可自動同步。接下來,我們可用同樣的流程快速將統一的時間碼信息同步到其它的機器中。需要注意一點:任何時間碼系統都會有一定誤差,在大部分拍攝場景中,并不需要反復同步時間碼。但如果是長時間拍攝,同時拍攝機位也比較多,還是建議定期同步,以避免個別機器的時間碼出現誤差。

EOS R5 C時間碼設置步驟
佳能攝影機和攝像機采用相同的菜單結構,時間碼設置菜單幾乎一致,可以快速在不同機器間切換操作,對于多機位拍攝來說可以極大的提高效率。根據以上EOS R5 C的設置方式,可以快速設置EOS C70和XF605的時間碼同步,只需要更換為帶BNC時間碼接口的同步線即可。

XF605時間碼同步線
拍攝完的多機位素材在后期處理時非常快捷,以達芬奇軟件為例,把多機位素材直接拉到時間線上,選中需要同步的素材,右鍵鼠標選擇菜單“自動對齊片段”—“基于時間碼”,此刻時間線上的多機位素材就自動對齊了。

達芬奇同步時間碼操作過程

達芬奇同步菜單
以上就是基于佳能Cinema EOS攝影機、專業數碼攝像機和獨立的時間碼發生器進行多機位拍攝的操作方式介紹,通過佳能設備的專業接口和統一菜單設計,我們可以快速進行同步的多機位拍攝,以更高的效率完成拍攝并交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