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媒體時代的來臨,各級廣播電視臺都在積極建設自己的融媒體技術平臺,積極促進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并吸收各種先進的媒體技術來構建平臺。平臺的建設主要依據總局的規劃與標準要求,充分利用融媒體技術的優勢和內容對各項業務進行大膽嘗試,為搭建融媒體技術平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萊州融媒體中心積極跟隨時代發展的步伐,積極響應上級領導的號召,建設了山東省融媒體中心省級技術平臺,通過幾年平臺的的運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現就平臺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以及使用后的感受談一談。
一.背景概述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扎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加強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是加強和改進基層宣傳思想工作、推動縣級媒體轉型升級的戰略工程。山東省融媒體中心省級技術平臺是山東省委宣傳部委托山東廣播電視臺進行規劃建設,技術自主可控,有穩定技術團隊做支撐,可以持續為全省的縣級的“宣傳+資訊+政務+服務”的融媒體產品進行不斷迭代升級,為區縣融媒體中心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運營進行穩定、可靠技術支撐,并具備向全省省市縣三級媒體提供技術支撐服務的綜合技術平臺。是可以向縣、市提供全端的圖、文、視頻、新媒體等融合產品開放技術平臺,已經與海報、閃電進行數據打通,并可以提供向以上媒體提供進一步數據和平臺服務的綜合技術生態系統。
山東廣電信通網絡運營有限公司是山東廣電傳媒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是山東廣播電視臺根據國家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強化互聯網思維等相關政策,于2016年注冊成立的“山東廣播電視臺網絡運營中心”獨家運營主體,業務涵蓋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軟件開發與網絡平臺的建設,傳統媒體視音頻技術相結合的技術支持與開發。
公司擁有60余人的研發團隊,具有豐富的網站建設、系統開發經驗,承擔了大量臺內網絡系統的開發以及政府部門、大型企業的網站及互聯網產品的開發維護工作。自主研發了山東省縣級融媒體中心省級技術平臺。通過梳理
省市縣融媒體制作流程,建設成為可適應媒體融合發展,集“策、采、編、審、發、評”于一體,為縣區融媒體中心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持續提供技術與運營支撐,以“宣傳+資訊+政務+服務”產品為核心的綜合性開放云平臺。平臺獲得 14 項軟件著作權書和 2018 年度廣播影視科技創新獎。為省級融媒體平臺建設打下
基礎,實現研發科技成果產品化、山東廣播電視臺技術人才和產品優勢向外釋放,擔當起新型主流媒體技術轉型中的重要使命。
二.產品簡介
融媒體中心省級技術平臺是為了打通傳統廣電業務和新媒體業務,整合全臺自采新聞資源,避免新聞重復采制或閑置浪費。同時通過靈活高效的業務流程,對收錄新聞拆分,向電視欄目、廣播新聞、新媒體、報紙等業務系統提供優質新聞節目,使新聞資源統一管理、統一使用,一站式生產,實現全臺節目跨媒體、跨終端的分發和傳輸,改變單向傳播、受眾被動接受的方式,加速立體化新聞生產,再造融媒體采編流程,打造融合發展的廣電融媒體傳播體系。

業務流程圖
三.主要功能名詞解釋
工作臺——主要工作頁面,含待辦快速跳轉、區縣串聯單、數據統計、省臺學習參考內容,80%平時工作可在這里完成。
通聯——省、區、縣三級內容聯結,實現約稿、上報,主要功能在web,客戶端有相關展示。
選題——采訪前的內容策劃,上報或者派發線索 內部爆料以及網上爬取的內容。
四.初始化配置
區縣開始接入系統時,需跟省臺對接人確定管理員名單,管理員擁有系統全部權限,管理員需給所在區縣:
1.設置用戶、權限、部門
2.綁定新媒體渠道、設置審批流
3.設置需抓取網絡線索
以上內容可在“系統設置”模塊進行一次初始化設置即可,后續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即可。
(一)用戶設置
1.設置角色
角色為操作權限的集合,添加用戶時需選擇用戶的角色來賦予用戶對應角色的權限。
操作流程
a.進入用戶設置-用戶角色頁面,添加一個用戶組
b.點擊用戶組操作列的“權限”
c.勾選用戶操作權限,點擊確定
2.設置組織機構
組織機構為本區縣的部門架構,添加用戶時需選擇用戶所在的部門
操作流程
a.進入用戶設置-組織機構頁面,點擊添加
b.設置機構所在級別
3.設置用戶
用戶為使用平臺的獨立個體,只有在后臺添加的用戶才可登陸系統選用戶操作權限,點擊確定。
(二)文稿設置
1.網站授權
網站授權為新媒體的網站授權,包括企鵝號、微信公眾號一縣一端app、閃電號的授權,只有授權的賬號才可以正常發布。
授權方法
a.進入文稿設置-網站授權,點擊要授權的圖標
b.輸入賬戶密碼(或掃碼)
c.查看授權結果(查看返回的字段里sucess是否為true,true
為授權成功,false聯系客服調整)
2.工作流添加
工作流是為文稿審核的而配置,設定好的工作流會在第三步的“渠道工作流配置”中進行綁定,記者寫好的稿件會根據設定好的審批流進行審批。
可根據需要設置不同的審批流。
操作流程
a.進入文稿設置——工作流添加頁面(此處注意不要進到工作流管理頁面),點擊添加
b.填寫工作流名稱
c.點擊添加步驟可增加下一級審核
3.工作流配置
添加好的工作流需要綁定到對應渠道才可生效
操作流程
進入渠道工作流配置頁面,選擇創建號
4.水印自定義配置
水印自定義配置,可自行上傳文稿水印到系統后臺,以便在
文稿撰寫中進行圖片水印添加:
使用方法
a.進入文稿設置-自定義水印
b.點擊本地上傳,選擇相應的本地圖片,建議水印大小為194×126,格式為PNG透明矢量圖,上傳成功后,點擊右上角保存。
c.發布文稿時勾選下方水印,即可在圖片中添加水印。
(三)線索設置
用于設置爬取的網站、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將爬取到的線索進行匯聚展示。
操作流程
a.進入系統設置找到線索設置
b.添加線索分類(目前支持網站、微信、微博)
新聞源地址查詢地址: 網站:對應網站地址需要到具體欄目微信:公眾號綁定的微信號,搜索源地址;也可在手機關注公眾號后,進入公眾號點擊右上角的“...”,再點擊公眾號介紹查看。微博:搜索微博的名字,點擊微博名字進入主頁,復制頁面網址中“?”前的地址填寫到新聞源地址中。
(四)報紙設置
1.報紙欄目配置
報紙欄目配置是報紙功能的基礎,它可以創建報紙欄目以及進行渠道綁定。
使用方法
a.進入報紙欄目配置-點擊新建欄目,可創建欄目和綁定工作流
b.在欄目列表,相應的欄目后,可進行創建子欄目、編輯和刪除的功能,子欄目還能禁用
2.稿件入庫配置
根據報紙業務需求,設置了稿件入庫功能。
使用方法
a.進入稿件入庫配置,選擇審核通過后即進入排版系統或在報紙稿庫中選稿后進入排版系統
b.簽名配置可進行審核時獲取保存的簽名或審核時強制手動簽名。
(五)串聯單 設置
串聯需設置該串聯單自身的審核流,以及哪些人員可以管理哪些欄目,串聯單工作流的添加需在“串聯單與報紙工作流”進行添加,添加方式同文稿串聯單審核流創建好后,進入系統設置-串聯單設置tab管理串聯單欄目,串聯單欄目可自己新建,也可直接同步非編(技術打通后才可)。
添加好欄目后,在列表頁點擊“編輯人員”,管理哪些人員可以創建審核該欄目的串聯單。
(六)串聯單與 報紙 工作流
1.報紙欄目配置
報紙欄目配置是報紙功能的基礎,它可以創建報紙欄目以及進行渠道綁定。
使用方法
a.進入報紙欄目配置-點擊新建欄目,可創建欄目和綁定工作流
b.在欄目列表,相應的欄目后,可進行創建子欄目、編輯和刪除的功能,子欄目還能禁用
2.稿件入庫配置
根據報紙業務需求,設置了稿件入庫功能。
使用方法:
a.進入稿件入庫配置,選擇審核通過后即進入排版系統或在報紙稿庫中選稿后進入排版系統
b.簽名配置可進行審核時獲取保存的簽名或審核時強制手動簽名
(七)考核打分配置
考核打分的模板配置,可針對新媒體的記者編輯進行自動化的考核,除之前傳統的人工打分外,我們還額外提供了兩種基于數據的自動化考核方式,由管理員老師進入系統設置,進入考核打分進行配置,基于文稿閱讀量的考核方式,微信打分規則配置,客戶端打分規則配置,基于閱讀量的自動打分規則:
記者總分數= =基礎分數+ +閱讀量* *附加分比例
記者和編輯得分可配置
基礎分:文章的基礎得分,不受閱讀量的影響的基礎分數。
閱讀量范圍:可不限制閱讀量的取值,也可做一個區間的限制,低于最小量或者大于最大量將不計入得分,閱讀量計算時間為文章發出72小時。
閱讀量加分折算比例:影響附加分的比例,與閱讀量相乘之后的附加分保留小數點后兩位。
附加分范圍:可增加附加分的范圍,可自行設定基于檔次和閱讀量的考核方式
首先,進入考核統計設置-新媒體評分設置設置檔次可以設置檔次類別和具體的分數范圍
設置好檔次的分數后,首先對已發文章做檔次劃分,之后會按照總分= =檔次最低分+ +(實際閱讀量//標準閱讀量)* *檔次區間差的公式進行自動打分,閱讀量計算時間同樣為文章發出后72小時。
在打分配置中,除了發文章的記者外,負責審核的編輯老師也同樣可以利用這套規則進行考核以上兩種考核方式配置完成后記者和編輯們發出后分數計算完成后可在考核統計模塊查看總分及具體得分
(八)廣播欄目配置
可對平臺中的廣播欄目進行增添和刪除。
使用方法:
a.進入廣播欄目配置-點擊新建欄目,可創建欄目
b.在欄目列表,相應的欄目后,可進行欄目編輯和刪除的功能
(九)直播審核配置
可對直播審核權限及審核人員進行配置。
使用方法:
a.進入直播審核配置,可選擇創建直播是否審核,此項為必選。
b.在下一列可以選擇直播審核人員,人員為機構下所有人員,支持選擇框進行名稱搜索。
(十)數據共享配置
可對通聯中的數據共享模塊進行串聯單數據的公開及權限范圍配置。
使用方法:
a.進入數據共享配置,可選擇是否公開串聯單,此項為必選。
b.進行公開范圍選擇,可選擇省臺、山東市臺、本市所有區縣、全省所有區縣,目前該功能只支持省臺內部查看。
在電視臺的新聞報道中,融媒體技術的應用包括媒體匯聚和媒體發布兩個步驟。在媒體匯聚中,電視臺整合新聞報道的音視頻資料、圖片、文本等資料,完成新聞素材的共享,同時引入4G直播,增加了新聞實時報道。在5G應用的不斷推進下,我們電視臺將以4G直播為基礎,拓展融媒體技術應用范疇,為廣大觀眾提供多視角、體驗更好的新聞直播。在融媒體分發中,開通官方微博、微信、網站與手機APP、抖音帳號,利用融媒體技術開設互動演播室,在時行新聞報導過程中,結合融媒體匯聚功能,與觀眾進行實時互動,創新新聞報道形式,提高新聞報道時效性。利用大數據分析未來融媒體發展的新模式,把現代已有的傳播理論與新模式重新組合起來,生成一個新的發展模式,融入媒體技術發展變化的趨勢中。新的融媒體技術理論的產生能夠加快催生出新的網絡傳播模式。通過新的理念把融媒體技術、數字媒體、信息技術相互結合相互機關聯起來。
1.縣級廣播電視臺融媒體技術平臺的構建實現“一次采集、多種生成、全媒傳播”,做好融媒體技術平臺“中央廚房”的搭建。融媒體技術平臺業務流程可概括為“一個體系、兩大中心”。一個體系:協同管理體系。包括信息整合、指揮策劃、分派任務、協同辦公。融媒體平臺具有信息匯聚功能,由融媒體平臺總指揮負責對匯聚的信息進行溝通、策劃、任務下派,跨部門協同辦公,完成任務。兩大中心:一是融合生產中心,利用拍攝回來的各類信息進行編輯、生產。二是融合發布中心,廣播、電視、網站、兩微一端、APP平臺、報紙等渠道發布。最后平臺還有一個審核、統計、反饋、監督功能。對“新聞+政務+服務”的電視臺發展模式進行拓展,主要業務應該包括廣播、電視、信息匯聚、內容生產、內容分發以及基礎服務等,按照各平臺工作需求對平臺功能進行完善,促進融媒體技術平臺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對基礎服務平臺功能進行建設,注意開發全臺中心媒資、監控平臺、用戶認證、渲染服務、流程引擎等,確保將廣播電視臺綜合服務納入到服務體系中,能實現對平臺工作的動態監控,提升融媒體技術平臺的綜
合效果。
2.加強融媒體人才的培育
社會發展進步離不開人才,縣級廣播電視臺在轉型過程中,在融媒體環境下,更離不開人才隊伍的培育。只有不斷對我們的新聞戰線輸送新鮮血液,加強對原有工作隊伍的培訓,才能轉變思維、轉變工作思路。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首先是人的融合。確保廣播電視臺的融合發展能夠不斷向前推進,關鍵還是靠人才。需要我們制定科學合理的用人機制,加大培養引進人才力度。
3.融媒體技術的創新應用
創新應用數字信息從而達到滿足需求,靈活地對媒體信息頁面進行描述,同時這些技術能夠不斷優化融媒體信息的便利度,使得應用程度更加便捷化,通過技術的應用能夠在計算機網絡上快速處理文字和圖片之間的轉化,節省時間,突破成本的制約。
3.1創新新聞生產理論,改進新聞生產方式、方法。將多媒體演播廳與可視化廣播電視戶外直播系統級聯,結合基于4G網絡流媒體推送技術,可實現多媒體演播廳形態多樣化。多媒體演播廳系統可心通過4G網絡將演播廳的PGM信號推送到各大主流視頻網站,供各客戶端用戶選擇收看。實現演播廳與外場活動的聯動直播,戶外直播系統收集無人機等多機位拍攝的音視頻信號,傳輸到演播廳進行選擇切換,實現演播廳內外的實時互動和聯動直播。
3.2創新新聞報道方式和角度,充實新聞內容的內涵縣級廣播電視臺融媒體技術方面的創新,主要就是圍繞客戶的業務需求進行展開,滿足客戶的需要就是縣級電視臺創新的根本標準,在新媒體時代,受眾可以通過各種渠道獲取新聞信息,只有高質量的新聞內容才能吸引觀眾觀看。所以在廣播電視臺的新聞報道要注重“內容為王”,充分挖掘新聞事件背后的真相,提高新聞的時效性。對當前時期重要新聞的報道,廣播電視臺充分利用直播功能,并在稍后的新聞節目中進行匯總,如在爆發新冠肺炎防控的報道等。
加大民生新聞的報道力度,我們的受眾群體均為普通老百姓,以老百姓關注、感興趣的方式制作新聞,做好新聞報道的選題與內容表現,吸引更多關注。在融媒體技術平臺硬件基礎上,強化對軟件的建設,建立素材資源數據化儲備庫,充分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需求,讓客戶得到更多的滿足感,改善客戶體驗效果,崔生客戶新的應用需求,提高客戶忠誠度,使電視臺占據融合發展過程中的有利地位。
3.3創新新聞生產手段,完善新聞發布效果云計算在當前的網絡技術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云計算是以大數據信息的遍及性以及互聯網的互通性為基礎,將應用部署到云端后,可以不必再關注那些令人頭疼的硬件和軟件問題,它們會由云服務提供商的專業團隊去解決。使用的是共享的硬件,這意味著像使用一個工具一樣去利用云服務(就像插上插座,你就能使用電一樣簡單)。只需要按照你的需要來支付相應的費用,而關于軟件的更新,資源的按需擴展都能自動完成,達到完善融媒體技術的目的。縣級廣播電視臺的電臺利用“混合云+微服務”的架構更快、更高地推進融合媒體建設工作。開放地使用云服務是“云計算”的核心理念和優勢。能夠讓電臺生產的節目內容快速地通過云平臺生產,對過不同的發布平臺提供的云API實現內容的快速推送和發布。同時,廣泛地應用各種虛擬技術等融媒體技術手段,建立一個電視臺媒體虛擬體系,重新規劃節目內,利用虛擬媒體打造一批新節目,推出全新的媒體體驗方式和創造新節目播出效果。創新應用各種手段方式,開拓融媒體的創作應用領域,使得其在新媒體獨樹一幟。
4.強化網絡安全技術防范
互聯網的廣泛使用,為我們帶來了便利的同時也為我們的安全播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應用融媒體技術時要客觀審視網絡安全的重要性,積極按照GM/T0054-2018信息系統密碼應用基本要求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規范(廣電發12019]5號)、GD/J037-2011廣播電視相關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定級指南等要求,對物理環境、網絡系統等進行管理,對安全接入、安全審計、入侵方案、惡意代碼防范等實施合理化的控制,突出安全技術規范的應用效果,保障融媒體中心網絡系統的應用安全。
五.結論
綜上所述,融媒體技術在電視臺新聞報道中的應用以融媒體平臺為核心,結合自身技術工作特點和要求,我臺技術人員與有關公司一道做了“融合媒體環境下”新聞報道新技術的研究和有益嘗試,積累了一定經驗教訓。通過新媒體技術創新節目的內容與形式,提升節目質量。結合新聞報道需求,設置融媒體平臺的系統,豐富新聞報道形式與效果。同時,在融媒體環境下,需做好人才培養,建立良性的人才培養儲備機制,充分發揮融媒環境下技術引領作用,更好地服務于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
參考文獻
淺談縣級電視臺新媒體建設[J].范俊杰.
[2]探析縣級電視臺推進融媒體建設的路徑[J].肖景坤.
[3]推進縣級電視臺融媒體建設路徑探析[J].任春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