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在電影鏡頭研發方面擁有超過半世紀的技術積累,推出過業界知名的K-35電影鏡頭,曾在上世紀兩獲電影器材行業殊榮。在剛過去的6月,佳能達成RF/EF鏡頭系列生產的里程碑,累計產量已達到1.6億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迎來佳能首款采用RF卡口的電影定焦鏡頭,給用戶帶來更豐富的選擇!目前佳能共推出了三套電影定焦鏡頭,卡口從EF、PL到RF!這三套電影定焦鏡頭有諸多共同之處,也各有特色。

佳能電影定焦鏡頭陣容
EF電影定焦鏡頭
基于電子化EF卡口的良好性能,佳能于2012年發布了EF電影定焦鏡頭CN-E系列,緊隨Cinema EOS系統發布的腳步。佳能EF電影定焦鏡頭采用大口徑非球面鏡片以及低色散鏡片,具有出色的光學性能,畫面中央及邊緣部分可實現高對比度的清晰成像。

EF電影定焦鏡頭
佳能EF卡口是于1987年開始采用的全電子卡口,EF是指Electro Focus電子對焦,機身與鏡頭間的聯動僅通過電子信號來進行,沒有機械聯動,實現了實時的信息共享。EF卡口口徑為54mm,機身一側有8個電子觸點,可向鏡頭傳遞焦距、光圈等參數和校正信息,使拍攝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Sumire Prime電影定焦鏡頭
佳能Sumire Prime系列電影定焦鏡頭與CN-E系列EF電影定焦鏡頭畫面風格各有差異,是具有溫暖、自然影調的PL卡口電影定焦鏡頭,該系列鏡頭擁有佳能統一的溫暖影調和明亮的T值,在光圈完全打開時能以柔和的方式表現皮膚質感,焦外虛化自然,具有較強的藝術感影像渲染能力。

Sumire Prime電影定焦鏡頭
電影行業于1980年代早期就確定了PL卡口標準,但到2000年才推出帶鏡頭數據系統觸點的PL卡口。PL是指Positive Lock,意思是正向鎖定。PL卡口直徑為54mm,法蘭距為52mm。
RF電影定焦鏡頭
佳能于2018年發布了RF卡口,與EF卡口相比,RF卡口具有與之相同的54mm大卡口口徑,電子觸點由8個增加至12個,構筑了機身與鏡頭的高速數據傳輸通道,為實現更高的光學性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也為新發布的RF電影定焦鏡頭做好了準備。

RF電影定焦鏡頭
佳能RF電影定焦鏡頭在高光學性能基礎上,具備適用于電影拍攝模式的高操控性能。基于RF卡口高速數據傳輸通道,把鏡頭元數據瞬間傳輸到攝影機端,在兼容的RF卡口Cinema EOS攝影機拍攝視頻時,首次實現了失真校正,能減輕拍攝現場乃至后期制作的工作負擔,提高影像制作的效率。

失真校正
共同之處
以上三套電影定焦鏡頭每套都具有7個焦段,包括14mm T3.1、20mm T1.5、24mm T1.5、35mm T1.5、50mm T1.3、85mm T1.3、135mm T2.2,全系列擁有明亮的T值。

焦外虛化效果
佳能電影定焦鏡頭均采用了大直徑非球面鏡片和超低色散鏡片等光學技術,在保持鏡頭主體堅固可靠的同時,也呈現出了令人愉悅并具有藝術感的影像。電影定焦鏡頭采用內聚焦方式,可以抑制聚焦時產生的呼吸效應,使拍攝視角保持穩定。

呼吸效應演示
佳能電影定焦鏡頭采用11片光圈葉片,使虛化效果更加自然并且光斑更加圓潤。與此同時,奇數光圈葉片會使星芒數量加倍,成像時漫射光更加柔和。

電影定焦鏡頭光圈調整
佳能電影定焦鏡頭為全畫幅攝影機而設計,鏡頭像場支持Cinema EOS系統的全畫幅機型,覆蓋約36.0mm×24.0mm (直徑43.3mm)像場,也可以覆蓋S35畫幅像場。

像場覆蓋示意圖
佳能電影定焦鏡頭采用電影工業標準的一致化鏡身設計,所有鏡頭具有統一的對焦環與光圈環位置、標準的0.8mm齒輪間距和300°聚焦旋轉角度,手動聚焦時阻尼感適中,采用跟焦附件時切換迅速,為片場高效率切換鏡頭提供了保障。

對焦環行程
采用了一致的鏡頭口徑以及前濾鏡口徑設計,可通用濾鏡等附件。鏡頭對焦環左右兩側均有刻度,可從鏡頭兩側確認操作,其中前鏡身右側查看刻度采用了綠色熒光涂料,在夜間或昏暗環境中也具有較高可視度。

熒光刻度標識
各有特色
佳能EF電影定焦鏡頭具有廣泛的兼容性,可以通過卡口適配器轉接到多種機身上。Sumire Prime電影定焦鏡頭具有獨特的畫面風格和影像渲染能力。RF電影定焦鏡頭具有高速數據傳輸通道,可實現實時的失真校正,無需卡口適配器即可安裝到Cinema EOS攝影機EOS C70和EOS R5 C上。

卡口對比
RF和EF電影定焦鏡頭同時支持數據通訊功能,可顯示鏡頭焦距與T值等信息,可在視頻中記錄鏡頭型號及位置信息等數據,還可根據注冊鏡頭信息開啟或者關閉周邊光量校正與倍率色差校正功能。

焦距與T值信息顯示
結合鏡頭的位置信息和全像素雙核對焦CMOS AF功能,可將焦點位置顯示于用戶界面上,并支持全像素雙核對焦向導。

全像素雙核對焦向導演示
佳能RF電影定焦鏡頭,Sumire Prime電影定焦鏡頭和EF電影定焦鏡頭三強齊聚,可廣泛應用于電影以及視頻制作行業,將進一步滿足多樣化視覺表現需求,助力用戶不斷拓展視覺表現的邊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