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光明日報社、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政府、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播電視科學研究院、北京市新聞工作者協會共同主辦的第三屆新視聽媒體融合創新創意大賽于10月13日在京正式啟動。
本屆大賽以“文化傳承與融合發展”為主題,旨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中央《關于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于加快推進廣播電視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意見》要求,加快推進媒體融合的內容創新、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充分激發融媒機構內容創意,深度挖掘高校科研機構和科技企業技術資源優勢,發現和培養全媒體人才,以首善標準持續打造具有全國示范引領意義的媒體融合交流合作平臺,助力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賽道及賽題設置
本屆大賽設置媒體融合“技術創新賽道”“內容創新賽道”“模式創新賽道”“北京廣電新媒體專項賽道”“京津冀專項賽道”“北京城市副中心專項賽道”六個賽道。
|技術創新賽道
參賽對象:面向全國各級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機構、各級融媒體機構、AIGC類技術研發與集成機構,鼓勵視聽機構與AIGC類技術研發機構聯合開展AIGC類技術在行業的應用創新。
賽題名稱:視聽AIGC技術應用創新
參賽者應采用成熟的AIGC技術,聚焦視聽行業具體環節的應用創新。參賽技術包括但不限于智能節目策劃、智能稿件生成、智能音頻生成、智能音頻編輯、智能圖像生成、智能圖像編輯、智能視頻生成、智能視頻編輯等。
比賽要點:技術先進性、應用成熟性、內容合規性、用戶體驗度、運行流暢性、性能優化能力。
|內容創新賽道
該賽道主要考察運用數據可視化呈現、內容輔助生成等技術工具,用技術賦能內容生產的創新應用能力。
參賽對象:面向全國各類媒體與傳播機構、科技和文化企業、高校師生、從事數據新聞創作研究的學者等。
賽題名稱:數據新聞
(1)聚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圍繞講好中國故事,數字化呈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成果。
(2)202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以十年為契機,聚焦“一帶一路”倡議, 數說“一帶一路”建設發展成就。
(3)聚焦區域協同發展,數說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成渝經濟圈發展等。
(4)致敬改革開放45周年,數說改革開放45年來取得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
參賽者依據參考命題方向,綜合運用數據資源和制作技術手段,策劃、設計并制作全媒體形態的數據新聞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圖文、短視頻、HTML5、網頁、VR/AR等。
比賽要點:輿論導向的正確性、數據清洗的有效性、關鍵數據提取的準確度、觀賞體驗的舒適性、形式呈現的創造性。
|模式創新賽道
該賽道主要考察面向媒體融合領域重點應用場景的業態創新模式,對于切實存在市場強需求的領域,鼓勵參賽者提交商業計劃書類作品,大賽主辦方將聯合有關投融資機構,積極組織項目路演、洽商,為創業者和投資方搭建行業橋梁。
參賽對象:該賽道面向全國范圍內媒體與傳播機構、科技和文化企業、大專院校與科研機構等單位團隊以及個人。
賽題名稱:媒體融合創新模式
征集方向涵蓋:技術創新領域、生態創新領域、跨界創新領域、公共服務領域、版權保護領域。
參賽作品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研究報告、案例分析、解決方案、商業計劃書等。正文以5000字左右為宜,可多形式展示應用案例成果。
比賽要點:輿論導向的正確性、研究的創新性、成果的實用性、論證的邏輯性、表達的流暢性、形式的新穎性。
|北京廣電新媒體專項賽道
該賽道為面向北京廣播電視新媒體重大宣傳機制成員單位設立的北京廣電新媒體專項賽道,旨在促進市區兩級媒體新媒體內容生產創作傳播能力、平臺賬號運營能力的有效提升。
參賽對象:面向北京廣電新媒體重大宣傳機制成員單位,含北京市區兩級納入北京廣電新媒體重大宣傳機制的全部單位。
賽題名稱:融媒體作品
參賽作品應選擇2023年1月1日至參賽之日內,在納入北京廣播電視新媒體重大宣傳機制的新媒體賬號發布的融媒體作品,要求參賽作品為參賽賬號的原創作品,作品形式體現融媒特色。
比賽要點:輿論導向的正確性、內容制作的精細度、作品形式的新穎性、作品的傳播力影響力。
|京津冀專項賽道
該賽道主要考察運用媒體融合技術工具,在內容生產領域的創新應用能力;助力京津冀地區各級媒體(融媒體中心)以新技術為契機拓寬媒體內容邊界,實現從“數量增長”向“質量提升”的轉變。
參賽對象:面向京津冀地區省市縣級媒體(融媒體中心)。允許市縣(區)級融媒體中心與技術企業、高校共同創作報選。
賽題名稱:融媒體作品
參賽者提交的原創融媒體作品,形式為公眾號推文、專題網頁或H5。為體現融媒特色以有別于傳統的圖文新聞,作品應融合多種不同形式的媒體素材和互動形式,發布在移動端或PC端。
比賽要點:輿論導向的正確性、內容制作的精細度、產品設計的創新性、端號作品傳播影響力。
|北京城市副中心專項賽道
該賽道聚焦北京城市副中心發展,突出建設發展的變化和百姓視角,鼓勵提交多種形式且易于傳播的融媒體作品。
參賽對象:面向全國各類媒體與傳播機構、科技和文化企業、高校師生、從事媒體融合創作研究的學者等。
賽題名稱:副中心融媒體作品
征集方向參考:京津冀協同發展、城市副中心活力之城建設、城市副中心六大產業高質量發展、大運河文化帶建設。
參賽者依據參考命題方向,綜合運用各種媒體手段,策劃、設計并制作融媒體形態的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圖文、短視頻、HTML5、網頁、VR/AR等。
比賽要點:輿論導向的正確性、副中心亮點的突出性、融媒體產品的多樣性、傳播效果的實效性。
比賽流程
大賽分為啟動、初賽、復賽、結果發布四個階段,并配合賽程組織線上線下培訓輔導。
啟動:10月13日,線下開展啟動儀式,線上同步進行直播。
初賽:10月13日-11月底,通過線上完成作品提交,由大賽組委會組織專家評委完成評審,并在大賽官網平臺公布初賽結果。
復賽:12月,組織現場演示及答辯,通過專家綜合評選確定比賽結果。
結果發布:12月底,公布大賽結果,跟進獎勵支持措施。
(注:各賽道具體比賽日程請在相應賽道詳情頁面查看)
政策支持
1、推廣落地
組織媒企對接,支持先進技術在北京市區及津冀媒體的落地應用。
2、獎金榮譽
每個賽題分別設置一等獎1名,獎金10000元;二等獎2名,獎金各8000元;三等獎3名,獎金各5000元;優秀獎若干。由組委會為獲獎團隊或個人頒發榮譽證書。
3、園區入駐
為優秀創業項目提供投融資和產業園區入駐支持。
4、資源對接
推動高等院校、媒體、企業間的合作
5、實習培訓
為優秀在校大學生提供實習崗位、免費培訓和推薦就業機會。
參賽規則
參賽規則具體內容及比賽日程等有關事項,請掃碼前往大賽官方平臺了解詳情。參賽者須按照各個賽道規則要求提交參賽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