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與戲曲相結合,傳統與科技相碰撞,兩者會擦出怎樣的火花?本次采訪的攝影師是來自中國戲曲學院導演系的李了了,作為攝影指導,他把中國傳統戲曲文化與現代VR影像相結合,用佳能攝影機EOS R5 C搭配RF5.2mm F2.8 L DUAL FISHEYE鏡頭拍攝了劇情短片《冥判》,讓我們看看這套搭配在拍攝中有何發揮,用EOS VR系統拍攝有何注意事項?

拍攝現場
01 請簡單做一個自我介紹
答:我曾在中國戲曲學院導演系就讀,雖然所屬戲曲影視導演方向,但我在大學期間的工作內容更偏向于攝影師這一塊,因此在攝影師和導演方面的工作經驗比較豐富。在2022年左右,我去中國影視攝影師學會大師班做了進修,以全方位提升自己在拍攝方面的實踐水平和理論技術。目前的工作就是做各種片子,包括獨立電影紀錄片、時尚類的廣告項目等。戲曲VR《冥判》是我在虛擬現實領域關于攝影的創作,也正因此集結了我們這群對電影、游戲、AR/VR與跨媒體敘事有著熱愛的探險者,我們團隊深耕數字媒體和影視文旅,專注于交互式場景(AR/VR)制作及研發,致力于打造多感官新場域互動藝術。

攝影師李了了工作照
02 請您介紹一下本片的創作背景
答:我之前做過很多與戲曲相關的項目,這跟我們正常的電影短片拍攝沒太大的區別,無非是新編戲,或是把那種非常經典戲曲的段落電影化。戲曲VR《冥判》的概念和展現形式非常新,導演蔡宜君提出用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等技術還原戲曲、非遺文化的歷史語境和場景,通過多線敘事、多感官交互讓觀眾在瞬間穿越古今,突破時間、空間和傳統影像的局限。

《冥判》海報
03 為什么選擇EOS R5 C+RF5.2mm F2.8這套組合進行本次項目的創作
答:我們想要拍VR,做一個真正放到眼鏡里的VR影像是有難度的,目前的解決方案非常少。最傳統的解決方案對攝影機的數量有所要求,我們可能需要五六臺不同角度的攝影機同時對著舞臺拍,然后再把素材做好管理拿到后期去做縫合。這個方案最大的問題就是它的工程量巨大,加上戲曲演員有非常多的身段動作運動,縫合的接縫部分非常容易出現問題,所以我們毫不猶豫就把這種方案否決掉了。

戲曲演員表演(演員:楚舒婷、張成豪)
剩下的兩個方案中,其中一個是一體化VR攝影機,另外一個就是EOS R5 C搭配RF5.2mm F2.8鏡頭。一體化VR攝影機雖然可以將畫面集成在一起,但還是需要縫合,縫合又會遇到與傳統方案相似的問題。我們還對一體化VR攝影機的畫質做過測試,結果比較差強人意,所以最后選了EOS R5 C搭配RF5.2mm F2.8雙魚眼鏡頭的拍攝方案。EOS R5 C是佳能首款Cinema EOS系統全畫幅8K數字電影攝影機,配合內置散熱風扇可實現穩定的8K 60P RAW機內不間斷記錄,可以記錄非常平滑的運動細節。搭配RF5.2mm F2.8 L DUAL FISHEYE所具備兩個視角達到190°的圓周魚眼鏡頭單元,一支鏡頭配一臺攝影機即可長時間穩定地完成180°的3D VR視頻拍攝,這為追求真實感的沉浸式影像創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拍攝中的EOS R5 C
選擇它對我們來說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好處,它拍攝出來是一整段的素材,我們的演員可以通條演,身段動作也不會被切割,保證了人物動作的完整性和連貫性。在VR頭盔里呈現拍攝畫面的情況下,我們沒有辦法做太多的遮罩跟蹤或那種復雜的二級調色,所以我希望在拍攝的時候能夠捕捉到足夠好的畫面。
04 VR影像制作與以往的戲曲拍攝項目有何區別,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點
答:一是拍攝VR影像的特殊性。我們希望整體的畫面是比較高級的電影感,但最后還是按照舞臺的邏輯來拍攝。因為VR拍到的角度比較大,不適合參與太多的鏡頭運動,否則觀眾戴上頭盔觀看會非常暈,所以我們最終選擇把EOS R5 C加VR鏡頭架在了整個攝影棚場地的正中間。攝影機架在正中間,相當于攝影機前面的整個區域都是演員的表演區,不太可能再有別的機位,因此我們只能像傳統舞臺一樣,把所有的燈光都掛在攝影棚的頂上去操作。

現場拍攝花絮
二是拍攝機位的高度。我們在測試階段選擇了大概離地一米四五左右的機位高度,最后測試的結果顯示一米四這個高度非常符合人眼正常的視覺高度,所以我們把攝影機高度定到了一米四。這個高度不僅符合人眼的視覺高度,而且方便我們在片場拍攝完拿出來轉碼,以及導入眼鏡查看。

現場監看
三是演員與攝影機之間的距離。資料顯示演員與攝影機之間的距離最好在1.5m到2m之間,這個距離最接近3D效果。我們實測以后發現可以更近,大概在半米左右的時候人還能有一個全身。我們當時覺得這個效果還是蠻好的,演員靠近的運動部分極大豐富了我們影像上的縱深空間。我們看的大部分戲劇舞臺都是橫向空間,也就是左右跑,縱深的前后跑往往是被弱化的。在這次的拍攝中,我們嘗試去強化戲曲舞臺上的縱深感。

戲曲演員靠近設備表演(演員:王禧悅、楚舒婷、蘭圖娜、孫錦濤)
四是光圈的大小。之前使用EOS R5 C攝影機和RF5.2mm F2.8鏡頭這套組合的攝影師提醒我們,用這套組合拍一定要把光孔開到F5.6以上,這樣才能保證景深。我們測試后發現其實不需要,即便光圈全開到F2.8,通過一定的焦點設置,也能保證足夠的景深。

EOS R5 C搭配RF5.2mm F2.8拍攝花絮(演員:蘭圖娜、張成豪)
五是RF5.2mm F2.8鏡頭的調整。第一次拿到這顆鏡頭,需要連著大監去看左右眼是否一樣,因為兩個鏡頭的焦點可以單獨調整,如果不一樣的話,需要拿一個十字螺絲刀連在鏡頭上去調整。拍攝現場我拿螺絲刀大概調了1/8圈,在大監上看左右兩個半球基本一樣。

使用RF5.2mm F2.8實拍畫面
05 在拍攝中是如何給機器搭配附件的
答:我們用這套組合拍攝180°視角的時候,最大的問題不是左右和上面,而是地面。因為左右人往后退,避掉就可以了,天花板和燈雖然會穿,但也在接受范圍內,可以考慮后期去做一些優化,但是地面很難規避。我們傳統攝影機的三腳架是在機器的正下方,我們在從三腳架拍的時候,三腳架的腿會穿幫,之前別的VR項目里也遇到過這種問題,他們都是拼合之后,用Logo把地上的線給蓋住。我們希望沉浸感足夠好,這種情況下只能是把攝影機探出來,所以我們后面用了常規的高腿加一個云臺,在云臺上綁了一根一米左右的鋼管,在鋼管前面又加了相機云臺。我們還加了軌道,軌道是在三腳架的下面,考慮到地下不能穿的問題,最后用了地軌。

EOS R5 C架設在鋼管上
我們做了測試后發現VR對水平的要求是比較苛刻的。我們常規的拍攝,水平稍微歪一點點,不涉及到橫平豎直的線條,或者說跟著一個人去運動,水平不好一點也沒關系,影響不大。但是VR成像是左右兩邊兩個鏡頭,在我們的底片上成像了兩個圓,所以水平一旦跑偏的話,兩個左右眼的天際線會合不到一起,非常影響觀感。前期測試的時候我們就發現了這個問題,所以我們專門買了一個三軸的調節水平云臺,它是一個三角形的兩塊鐵,三個支點上是三個螺絲,可以非常精細的去調整三個軸的高低,讓上面的平臺達到一個水平的狀態。我們還專門買了一個水平珠,它是用來在云臺上方盡量保持豎直,看云臺上面的水平珠,調下面紅色的三個軸,讓云臺保持一個水平垂直。EOS R5 C機身本身比較輕巧便攜,我們在現場大概隔兩個小時檢查一次就可以,避免它有傾斜的狀態。

現場拍攝花絮
攝影機供電方面,我們給EOS R5 C配備了一個970的電池基座。因為我們拍攝的是8K RAW,耗電量相對較大。用電池基座有一個好處,不管輸入的電壓是多少,它都可以穩定的從電池基座上輸出一個8伏左右的電壓。如果我們直接用V口電池走電,它可能會出12-20伏左右的電壓,超過EOS R5 C的承受范圍,所以我們中間接了一個小的電池基座。我們還套了970的假電池,把它集成到了一塊大的V口電池上,因為我們在現場需要用無線圖傳給大監傳輸信號,讓導演能夠看到畫面。

EOS R5 C搭配RF5.2mm F2.8拍攝花絮
總結
EOS R5 C是佳能兼具緊湊體積和高性能的攝影機,融合了佳能Cinema EOS數字攝影機和EOS R全畫幅專微系列的優勢功能,搭配RF5.2mm F2.8雙魚眼鏡頭,可以構成EOS VR系統,大大降低了3D VR視頻的拍攝和制作門檻,為像李了了這樣的攝影師在更多場合進行沉浸式影像創作提供良好EOS R5 C是佳能兼具緊湊體積和高性能的攝影機,融合了佳能Cinema EOS數字攝影機和EOS R全畫幅專微系列的優勢功能,搭配RF5.2mm F2.8雙魚眼鏡頭,可以構成EOS VR系統,大大降低了3D VR視頻的拍攝和制作門檻,為像李了了這樣的攝影師在更多場合進行沉浸式影像創作提供良好工具。

*本篇內容根據攝影師李了了訪談整理,所有圖片均由李了了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