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大力推進廣播電視IP化融合演化,在這個過程中,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亟需為廣播工程師提供IP知識支持。
在過去的20年里,廣播電視工程師都會在某種情況下配置一個IP地址。理解作為地址一部分輸入之數字背后的邏輯,以及其中的機制,對于工程師來說,與了解信號是如何通過線纜傳輸視音頻信號一樣重要。
直到最近,大多數廣播電視工程師需要關注的是基帶信號,也就是通過專用線路以未壓縮形式傳輸的實時信號。隨著IP化,離開集中化的SDI矩陣基礎設施,這些未壓縮的信號現在以IP數據包的形式在復雜的網絡上傳輸。為了診斷連接問題,工程師不再能夠跟蹤沿同軸電纜傳輸的信號,而是必須采用提供在網絡交換機和路由器之間的共享管道中傳輸的數據的可見性的工具。
這并不是說所有的工程師都需要參加IT培訓。相反,通常只需要直接配置和管理網絡的專業網絡工程師才需要接受這種培訓。廣播工程師需要知道的是他們不是很清楚專業網絡設計師所做的設計選擇。廣播工程團隊應該獲得接口網絡系統的適當訪問權限,這可能包括改變架構的充足能力,因為廣播設置中的問題之本質通常要求工程師被授權做必須做的事情。
因此在標準復雜的IP媒體中,工程師可以通過學習標準或接受培訓獲得標準知識,但是要正確地理解標準,人們需要實際經驗,或者至少看到實際的系統在運行,特別是那些有問題的系統。工程師們只有在解決問題的實踐中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識。
因此,不要指望任何培訓課程是能神奇地使工程團隊支持正在構建的新系統的靈丹妙藥,但它是獲取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IP媒體網絡技術在不斷發展中,即使是授課專家也仍在學習中。接觸真實的系統和愿意分享經驗的同事之間的討論尤顯重要。
總之,在IP化進程中讓年輕工程師群體成為廣電致勝未來的關鍵力量非常重要,這也是我采訪廣播電視臺技術負責人,總是想了解臺里IT人才培訓,對IP標準的知曉和掌握情況的原因。希望技術提供商和廠商與廣播電視臺多多合作,舉辦各種活動,大量推廣普及IP技術和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