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第二十九屆上海電視節(jié)白玉蘭獎各大獎項揭曉。

《繁花》毫無意外成為本屆白玉蘭獎最大贏家,榮獲最佳中國電視劇、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最佳攝影、最佳美術(shù)五個獎項,最佳導(dǎo)演頒給了《漫長的季節(jié)》辛爽,最佳編劇獎由《不完美受害人》捧走,胡歌和周迅獲封最佳男女主角,《繁城之下》里的寧理和《南來北往》里的姜妍拿到最佳男女配角。


胡歌和周迅都是二次拿獎,兩位演員實力有目共睹,如果僅看獲獎名單這張紙沒什么毛病,畢竟所有獎項都和實力相匹配。但如果通盤考量提名名單,就會發(fā)現(xiàn)這屆白玉蘭獎至少有三大不公和三大遺珠,難怪爭議聲這么大,甚至官方發(fā)布的獲獎名單,因為被罵的太狠,連評論和轉(zhuǎn)發(fā)都不敢放出來。

第一處不公平:
分蛋糕不裝樣子,獨寵一部劇為哪般?
必須承認,提名作品中熱度最高、影響力最大的非《繁花》莫屬,提名階段主辦方就送出《繁花》九項提名,給足面子。但是,熱度和影響力不應(yīng)該影響評獎,作為辦了快三十屆的大獎,總該有點骨氣,不能誰紅和誰玩,誰熱度高就把獎都給誰吧?
所以,本屆白玉蘭獎的爭議,不能讓流量明星的粉絲持續(xù)興風(fēng)作浪背鍋,主辦方你們先看看自己的嘴臉,《繁花》給了五個獎項顯然有失公允,就算公平分蛋糕都比現(xiàn)在好看。
而核心問題,在于《繁花》有明顯的地域特色,上海籍演員出演的講述上海的電視劇,被上海本土獎項垂青,感覺白玉蘭獎又倒退了十年。

白玉蘭獎1986年創(chuàng)辦,和飛天獎、金鷹獎并稱為中國電視劇三大獎。但這個獎剛創(chuàng)辦時知名度不高,隨著時間的推移,金鷹獎落戶湖南,在原本比較嚴肅、專業(yè)的獎項基礎(chǔ)上增加了金鷹電視節(jié)相關(guān)獎項,為了吸引明星獎發(fā)得太多,給人的感覺有些水,并且還喜歡把獎頒給關(guān)系戶,金鷹獎走下坡路,讓白玉蘭獎有了提升地位的機會。
不過,把獎頒給關(guān)系戶這種操作,白玉蘭獎也沒少干,倒退到十年前,白玉蘭獎的一個特征就是上海本土出品,或者在上海電視臺播出的電視劇很容易拿到獎,把國家性的獎變成地方獎。
不過后面主辦方及時調(diào)整,并慢慢奪回影響力和公信力。比如和日本、韓國建立合作機制,設(shè)立海外電視劇獎,讓獎項變得國際化,這一屆也有最佳海外長短劇的獎項,盡管感覺意義不是很大,但還是能彰顯白玉蘭的國際格局。
其次是修改選拔機制,由100個媒體、評論人等組成選片團隊進行二輪投票,并且白玉蘭還有一個評委會,由行業(yè)內(nèi)的資深專家、導(dǎo)演等人構(gòu)成,在兩輪投票基礎(chǔ)上進行最終評選,所以相對嚴肅和專業(yè)一些。
誰能想到,一部《繁花》就讓白玉蘭現(xiàn)了原形?提名這么多部,這么多導(dǎo)演、演員給你捧場,結(jié)果都是來陪跑的,這樣以后誰還陪你玩?。?/p>

第二處不公平:
提名陽不提名王一博
本屆白玉蘭獎公布提名時就因為《追風(fēng)者》提名了王陽而非王一博引發(fā)巨大爭議。出品方被罵之后解釋兩個人都提報了,但王一博落選、王陽入圍。
鍋甩到主辦方這里,評審委員會主席閻建鋼給出“評選工作沒有壓力但是有難度,當(dāng)十個作品都具備獲獎品相的時候,滿足一個必然有另外九個的不滿足。”
問題在于,閻建鋼的“獲獎品相”指的是作品,顯然是模糊概念的說法,因為王陽和王一博的爭議不是“品相”,而是“資格”。而且也不是十選一,而是二選一。

論演技,王陽在《追風(fēng)者》里表現(xiàn)很好,但王一博也不差;論戲份,王陽和王一博差不多平分秋色,兩個角色本來也是互為對立的關(guān)系;但論番位,王一博是正兒八經(jīng)的男一號,王陽屬于男二號,當(dāng)初劇方這樣定番位,我相信不僅因為王一博是頂流明星、名氣更大,更是因為電視劇以他飾演的角色的成長、變化為主線,他是整部劇的核心。
如果主辦方能顧全大局、全方位考量,那么提名的就應(yīng)該是王一博而不是王陽,后來的做法,更像是在有意避開流量演員,就像如今官方社交平臺關(guān)閉評論,甚至連轉(zhuǎn)發(fā)都關(guān)閉了,為的就是遠離流量演員和流量演員粉絲的輿論風(fēng)暴,這到底是清高還是心虛?

第三處不公平:
提名周迅不提名林允
和周迅最終獲獎相比,個人覺得更值得商榷的是提名。白玉蘭獎主辦方真的是自相矛盾?。「緵]有辦法自圓其說。
就想問,周迅此番拿獎不心虛么?看過《不完美受害人》的觀眾應(yīng)該知道,整部劇的核心是林允飾演的受害人趙尋,也是以她的命運起伏、態(tài)度轉(zhuǎn)變?yōu)閿⑹轮骶€,而且星女郎出身的林允,在這部劇里有很大突破,表現(xiàn)也極為驚艷。

那么問題來了,雖然演員表上的番位林允排在周迅后面,那么既然王陽能提名最佳男主,為什么林允反倒沒有最佳女主提名?如果說根據(jù)演員表現(xiàn)給提名,那《不完美受害人》里林允顯然比周迅更有資格提名吧?
周迅二度拿獎掀起網(wǎng)絡(luò)對罵,罵人不對,但我這次站叫罵網(wǎng)友這一邊,因為維護周迅的聲音,都在說周迅的演技毋庸置疑。
這個邏輯是錯的,周迅演技確實好,近期在《涉過憤怒的海》里尤為出色。但不要混淆概念,“演技好”和“在這部作品里表現(xiàn)好不好”是兩回事,再好的演員也有翻車的時候,周迅有演技不假,但《不完美受害人》里確實沒有林允驚艷,角色上也沒有林允的趙尋那么容易凸顯演技??!


第四處不公平:
最佳男主角給胡歌,范偉落選
范偉落選,我愿稱之為本屆白玉蘭獎最大不公平。來看下最佳男主角的提名,丁勇岱、王仁君和王陽基本陪跑,“種子選手”也就范偉和胡歌。
但是摸著良心說,兩位演員的演技是在同一水平線上嗎?《繁花》劇是好劇,但胡歌在劇中的表演沒有達到至臻之境,更不能說是爐火純青,寶總的形象更趨向于符號化,帥氣、灑脫、多金,在女人堆里打轉(zhuǎn)但片葉不沾身。但是《漫長的季節(jié)》里范偉的演技真好??!兩個年代兩種氣質(zhì)和神采,范偉的老年妝需要四五個小時,每天凌晨四點半就起床化妝,困了就一邊化妝一邊睡覺。無論是對角色的揣摩、對作品的付出還是在作品里的表現(xiàn),范偉都比胡歌好太多。
把最佳男主角給胡歌,就因為是上海劇和上海籍演員?

第五處不公平:
任素汐沒拿獎
再來說最佳女主角。五位提名演員中,周迅和楊紫名氣最大,婚后的唐嫣作品減產(chǎn),如果不是《繁花》都快退居二線演員了。閆妮憑借資歷和演技,在五位提名演員中站得穩(wěn)穩(wěn)的,可能最不被人看好的就是任素汐,長相不漂亮、資歷不算老,名氣也不夠大。
前面說了,這一次周迅提名都不那么有底氣,更何況拿獎?她打贏楊紫可以理解,畢竟《長相思》這種古偶劇,不用說楊紫沒多少演技,就算有也沒什么發(fā)揮地方。但《故鄉(xiāng),別來無恙》里任素汐演的多好??!要比周迅好出一大截,為啥不把獎項給她?
說到底,娛樂圈是個巨大的名利場,白玉蘭獎也是。真給任素汐,哪來這么大的流量呢?

第六處不公平
董勇沒拿到最佳男配,成了顧全大局犧牲品
其實寫到這里,都有點無力吐槽了。最佳男配也讓人一肚子氣。咱不是說《繁城之下》的寧理不好,他把這個角色演到了90分以上。但是寧理拿獎首先是說服力不太夠,相比之下,廖凡和董子健也都不錯,三個人在同一個水準線上。但是《漫長的季節(jié)》里陳明昊多強悍??!他的舞姿就讓人拍案叫絕了。

如果說從演員自身表演維度出發(fā),或許陳明昊驚艷,但少了一點驚喜,畢竟早在《理想之城》《揚名立萬》他已經(jīng)一次次證明演技,但《繁花》里的董勇多好?。∵@部劇第一個給我驚喜的就是他,出場時咋咋呼呼、熱情似火,像極了那個年代的商人,最讓我感動的還是他,電視劇尾聲他和唐嫣告別的那個鏡頭堪稱神來之筆。
所以說,最佳男配角不給董勇是不對的。不給他,只能說董勇成了主辦方“顧全大局”的犧牲品,棄車保帥,最佳男主給了胡歌,分蛋糕多少要做做樣子,最佳男配在給董勇,也會覺得心虛吧?
總結(jié)來說,這屆白玉蘭獎,就是該給的不給,不該給的瞎給,看下一屆誰還陪你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