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屆索尼“超高清杯”大賽圓滿落幕,北京廣播電視臺(下文簡稱北京臺)提交的兩部參賽作品均榮獲佳績,其中《2023年北京廣播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獲現場制作類二等獎,另一部作品《宗教中國化北京故事·建筑篇》則獲得了專題片類一等獎。
迄今,北京臺在歷屆索尼“超高清杯”大賽上提交了多部作品,其中具體多少部作品獲獎,恐怕要統計一番,因為這是一段長達二十余年的合作記憶。早在高清起步的2002年,索尼公司便提倡和引領先進影像技術普及和發展,通過舉辦索尼“高清杯”,眾多有實力的電視臺和制作單位共同徜徉在高清節目制作的殿堂,對先進影像技術全流程展開探索和實踐。與此同時,北京臺開啟與索尼“超高清杯”大賽的合作歷程,一直積極參與并給予極大支持。據資料顯示,在第一屆索尼“高清杯(HDCAM CUP)”獲獎作品中,北京電視臺選送的《滇西家書》榮獲索尼“高清杯”高清節目制作藝術特色獎。2021年,索尼向北京廣播電視臺交付4K超高清新一代旗艦級轉播車,成為索尼公司自2008年以來為北京臺量身打造的第3輛大型進口轉播車,三輛轉播車的項目合作同索尼“超高清杯”大賽一道,見證了彼此的信任與默契,展示了雙方團隊之間的協同發展與共贏理念。

北京廣播電視臺4K超高清轉播車
實現轉播車對非訊道特種設備的全控
北京臺2023年春晚使用的4K超高清轉播車系統,是滿足大型體育賽事標準的A類轉播車,圍繞該轉播車,北京廣播電視臺轉播傳送中心的郝紀老師為我們圈點了不少技術上新穎之處。
在訊道機方面,車內常駐HDC-3500標準訊道,在固定機位上配備多種鏡頭完成晚會主要鏡頭的拍攝任務。2臺HDC-4800超高速4K攝像機,用于拍攝雜技等高速鏡頭,后期完成剪輯編輯工作。4臺HDC-5500訊道機則在拍攝任務外,承擔部分傳輸職能,技術團隊充分利用HDC-5500網口向晚會現場傳輸網絡控制信息,節省很多工程拉線作業。
HDC-P50主要用于各種特種設備,包括軌道、吊裝攝像機、蜘蛛、飛貓等,HDC-P50有比較好的IP控制條件,可以在機頭設置IP,它也有接收索尼MCS控制協議的網口,通過HDC-5500網口,把控制信號傳輸至現場,再用網線與HDC-P50連接,實現了轉播車對現場非訊道特種設備的全控。

北京廣播電視臺4K超高清轉播車外景

北京廣播電視臺4K超高清轉播車內景
在這臺轉播車中,索尼MCS控制協議、網絡管理和調色工位都是關鍵的技術組成部分。郝紀老師介紹說,這臺轉播車有很好的系統控制能力,使用MCS控制協議以后,就把外來特種設備的RCP控制以及Tally系統等都給納入了網絡管理,轉播車上的現場調色工位就可以把這些外置的外來設備信號的調色工作,作為本車訊道機調色一樣來處理,極大地方便了調色工位對于節目的專注度。網絡管理還給調色工位帶來另一個益處,即方便調色師對高清信號、下變高清信號和4K信號的切換和監看,BVM-HX310的監視器上也設置了相應的快拍,可以很方便的檢查上述信號在不同制作應用場景下各項性能指標是否合適,便于調色師均衡地進行現場調色工作,控制好視頻畫面質量。


轉播車內工作照
此外,本場晚會還首次將切換臺和導播軟件聯動,電子腳本細致地對每個畫面預設方案,在現場制作上走向規范化和流程化。
選擇SMPTE 240M是晚會的需要
在大型轉播活動中,各種設備極為復雜地交織在一起,保持多機位畫面一致性仍然是轉播技術的一個重點,為保證播出畫面一致和統一,需要在制作開始前做好精細的畫面調整。北京廣播電視臺電視節目制作中心的郭豪珺老師介紹說,雖然所有機位都在白平衡、偏色校正等方面進行了現場統一,但是,在一致性達到很高程度以后,還會存在一些局部顏色差異。如何在現場和后期調色環節控制這些差異并使之更加一致,我們在前后期都有一些工作上的著重點。

北京廣播電視臺春晚截圖
憑借多年晚會錄制和轉播經驗,北京臺2023年春晚在攝像機色彩矩陣上選擇SMPTE 240M寬色域,使現場制作環節,提供給現場導演、導播的參考信號和畫面,接近于現場直播風格,有利于導演把控和調整現場節目;在顯示終端上,使用SMPTE 240M以后,人臉的膚色更“好看”,符合觀眾主觀審美標準,這種方案更傾向于直播或準直播制作,給予了導演組更加直觀的節目效果反饋。
在前期,人臉膚色在一致性要求中很重要,而紅色又是春晚符號,在春晚現場大量使用,后期調色中紅色和人臉的色相靠得比較近,紅色之間如果出現色偏,對后期影響比較大,所以前期在攝像機校準和現場調色環節,會著重地對人臉膚色、紅色等幾方面進行處理,要在真實和產生違和感之間做調整和取舍,既滿足大部分觀眾的審美需求,適當進行美顏、磨皮等處理,又不能產生太大的失真。
在后期制作環節,會遇到BT.2020轉換至BT.709后的部分主體色彩呈現并不完全相同的問題,例如現場4KHDR監視器上看到的的紅色、金色等。如何讓導演組和觀眾在BT.709色彩空間下,看到接近BT.2020色彩空間的呈現效果,也是后期調色需要研究和解決的關鍵課題之一。
暗場節目面臨的一些挑戰
為體現超高清攝制所帶來的更好的低光表現、更低的噪點、更廣的動態范圍,參賽短片中選擇了一個有一定代表性的暗場節目,北京廣播電視臺電視節目制作中心的李紅國老師講解了這個暗場節目后期創作環節的一些難點和技術看點。
首先是節目的整體光效設計方面,使用暗場的燈光來營造現場所需的情緒和浪漫氛圍,所以前期拍攝面對有限的光照條件和光線變化,如何控制噪點,避免畫面出現曝光不足或過度曝光,最終又如何呈現出高質量畫面,幾個方面均有一定難度。比如演員服飾里有一些高光細節,在現場煙霧、逆光、染色燈映照下,極易出現大光比,極端情況下可能會出現削波現象。
因此,在后期調色處理上,要從清晰度和細節、色彩還原真實準確、噪點和雜色處理等諸多方面進行調整和校正,還要觀察鏡頭和場景之間的色彩和風格是否保持一致,以確保節目的連貫性和統一性。

北京廣播電視臺春晚截圖
經過精心的后期制作,這個節目同其他所選節目一道,在索尼黑彩晶上呈現出令人滿意的效果,生動清晰的色彩和表情、細節豐富的舞臺布景和恰當的對比度,反映出北京臺技術團隊卓越的能力、不懈的努力和積極的工作態度。
共同徜徉在高新影像技術的殿堂
二十年來,雙方在索尼“超高清杯”大賽的合作默契而富有成果,從高清到3D/4K,從追求分辨率到HDR、高幀率以及轉播系統全流程,北京臺圍繞著現場制作、紀錄片、短片廣告、專題片等主題選擇作品參賽,共同在先進影像、高新視頻技術應用上探討和實踐,雙方專業、協調、共贏的合作關系,印證著高新視頻技術發展的路程和方向。
索尼影像技術學院吳淵老師就雙方多年合作評論說,北京臺是“超高清杯”大賽的老牌參賽單位,始終積極探索、技術領先、精益求精,團隊高度重視。但是,在先進影像技術探索提升過程中,大家并非一帆風順,實力強勁的北京臺在超高清初始階段不斷探索、厚積薄發、穩步地精進提升,內容上引人入勝,技術上大膽創新,屢獲各類大獎,評委們對此印象深刻,高度贊揚。

北京廣播電視臺春晚截圖
北京廣播電視臺的老師們也對索尼“超高清杯”大賽、雙方攜手合作評論說,索尼在高新視音頻技術方面一直起著引領作用,相關技術和解決方案始終處于行業前沿,保持行業引領地位,持續多年舉辦的索尼“超高清杯”大賽為業界矚目的賽事活動,既給高新視音頻技術制作提供優質的展示平臺,也為業界同行提供溝通交流機會,堪稱行業標桿。
(本文所用照片由北京廣播電視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