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戲之祖”昆曲,是中國最古老的戲劇形式。
婉轉優雅的曲調、優美細膩的表演……讓昆曲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杜海濱 測試短片《尋韻》--片段素材
杜海濱,紀錄片導演、中國美術學院教師,他的多部作品曾獲得國際國內大獎,在紀錄片領域積攢了豐富的經驗,也曾多次受邀擔任各大影展紀錄片領域的專業評委。這一次杜海濱將鏡頭對準了昆劇團,用索尼CineAltaB電影機拍攝昆劇藝術家和學生們日常的表演訓練,記錄這群人為傳統文化延續上下求索和辛勤的付出。
小巧機身“內藏乾坤”

區別于其他類型的影像創作,紀錄片拍攝的現場并非精心搭建的“舞臺”,更多時候追求還原真實的記錄感,在拍攝的過程中也更需要拍攝團隊隨機應變。本次紀錄拍攝的主題是有關昆曲藝術的紀錄,在臺前幕后的拍攝中有很多空間上的變化和人物走位。談起本次拍攝的設備,杜海濱首先分享的是CineAltaB電影機的AI自動對焦功能。
“這次拍攝我們發現一個明顯的不同的地方,那就是CineAltaB電影機在小巧機身內實現了快速對焦和跟焦的功能,這對拍攝來說非常友好。” CineAltaB的焦點反應速度有多個檔位可選,可以結合具體創作需求靈活調整電影機的響應速度。

CineAltaB電影機AI智能對焦
“CineAltaB的內置無級ND濾鏡,也是為拍攝提供特別大便利的優點之一”。杜海濱老師提到,在以往的紀錄片拍攝經歷中常常需要操作設備進行跟拍,而跟拍最大的不確定性來自于場景、照明的變動,比如跟拍時從室內走向室外,畫面就很容易過曝,在后期的素材選擇中利用率大打折扣。
本次拍攝中體驗了CineAltaB的內置無級ND濾鏡后,杜海濱表示非常驚喜。“有次我扛著電影機從樓里一直跟拍到外面,發現全程畫面光線過度非常順滑,AI自動對焦和無級ND這兩個功能對紀錄片拍攝來說都是非常實用的功能,再過去的影像技術中很難實現。”
而現在,索尼CineAltaB電影機做到了。

拍攝現場花絮
可能改變以往的影視制作工業標準
在過去的影視創作中,從業者依據當下的技術和流程形成了一套工業標準。但標準不是一成不變的,新技術和功能的實現或許會打破原有工業標準的束縛,更好的為創作者提供拍攝便利。


拍攝現場花絮
“CineAltaB攝影機雙原生ISO結合16檔動態范圍,在某些情況下居然能夠甩掉燈光……”,杜海濱分享在使用CineAltaB創作時的感受,他表示通過CineAltaB電影機優秀的感光性能,很大程度減少了對現場燈光的依賴,這讓拍攝效率提高、單兵作戰都成為可能,為拍攝工作提供了諸多便利。

拍攝現場花絮
CineAltaB機身小巧,重量也完全可以接受,輕量化的體積提高了設備在拍攝中的靈活性,無論是狹窄的空間還是復雜的場景,它都能輕松應對。內置的防抖系統也為單人手持操作提供加成,有效減少抖動,攝影師長時間工作也無壓力。
“CineAltaB電影機的諸多便利功能會讓我們把更多精力放在創作上,不至于被技術問題過多分心。”為創作者還原創作意圖,亦是索尼一貫堅持的動力與目標。

我覺得CineAltaB可能是一款讓紀錄片的影像,實現工業級標準的這么一款劃時代的機器。
—— 杜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