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播出過半,盡管范丞丞和關曉彤上線后,整體節奏和劇情有點走下坡路,但不能否認,這仍是一部優秀的年代劇,這也是出品方正午陽光一直擅長的賽道。

電視劇聚焦蘇州棉紡廠家屬區小巷里的兩家人,在瑣碎的日常中,一點一滴的積累兩家人的鄰里情,充滿煙火氣和老百姓的人情冷暖。此外,電視劇的時代背景,從恢復高考一直講到目前的改革開放,兩家人在時代巨變的浪潮中勇敢前行,很多橋段都鼓舞人心。
人物塑造和劇情在這里就不贅述了,在追劇的都懂。這部劇讓我特別感慨的是,編劇和導演安排了很多巧妙且令人意味深長的細節,下面就來細數一下,有我漏掉的,也歡迎大家一起補充討論。

1、不用字幕,但給出明確時間節點
《小巷人家》的故事始于1977年。新中國成立后,計劃經濟持續開展了四十多年,七十年代仍處于計劃經濟進程當中,所以電視劇也有很多相關元素,比如家庭每個月的糧食要按照人口“定量”,糧食不夠吃才有了院子里種蛇瓜,以及黃齡因為吃飯的問題和公婆爭吵。
劇中沒有用字幕和旁白強調年代,但第一集就交代了郭曉冬飾演的莊超英要去為恢復高考閱卷,那就可以明確,劇情的起點是1977年,也就是恢復高考的那一年。
電視劇用了一定時長,展現當時閱卷的艱苦,和參加高考的考生基礎普遍薄弱,這完全符合客觀事實。1977年的高考就是在冬天舉行,有570多萬人參加考試,只錄取了不到30萬人,足見當時難度之高、缺少教育資源,以及考生的基礎非常薄弱。
后面莊圖南、林棟哲長大了一點,林家買了電視機。當時還是計劃經濟,所以他們是用50斤糧票換了電視機票,當然買電視機的錢還要另出。

這時時間來到了1984年。導演很用心的給出了稱得上是“全民記憶”的細節,電視上的畫面是陳佩斯和朱時茂的經典小品《吃面條》。除此之外,劇中每一次給到電視機的特寫,都是在交代時間,同時引發全民回憶,比如后面孩子們開始看奧運會,中國拿到第一枚金牌。以及隔了一年,兩家人再次坐到一起看春晚時,畫面播出的是陳佩斯和朱時茂的《羊肉串》,那是1986年的春節。

2、書籍的細節,同樣符合年代感
七八十年代出生的觀眾,看《小巷人家》里有關書籍的細節會特別感慨。林棟哲小時候就喜歡守著小書攤,當時特別流行小人書,所以書攤上擺的都是小人書吸引顧客。
后面長大上了十中,林棟哲和向鵬飛還是去書攤租書看,但這時已經開始流行一些“不健康”的書籍了。

發現這本書的莊圖南,說這是“不宜討論的話題”,甚至說被學校發現會影響上大學,會讓人覺得有些“過激”了,就算是言情小說,至于讓他這么嚴陣以待,甚至說學校是完全“不允許”的嗎?
電視劇隱去了書名,不過知道是什么書的話,就明白他為啥是這種態度了。對比書的封面,能確定林棟哲看的是D·H·勞倫斯的《兒子與情人》,這個作者另一本非常著名的小說就是《查泰萊夫人的情人》,兩部書都是有很多在那個年代禁忌的內容,當然更不適合上中學的孩子們閱讀。
除此之外,劇中莊圖南拿的那本,還是當時“走私”過來的禁書,從資料可知,這一版是遠景出版事業公司發行的書,并非內地發行,當時的定價是新臺幣250元。
此外,林棟哲和莊筱婷分到同桌那場戲,他發現品學兼優的莊筱婷也在偷偷看言情小說,她看的是瓊瑤的《煙雨濛濛》,是1985年云南人民出版社發行的版本,當時定價1.37元,那個年代瓊瑤的言情小說確實太火了。

3、想方設法告訴你這是平遙
莊圖南去“云遙”保護古建筑的那一段很有意思。《小巷人家》是年代劇,劇中沒有虛構故事發生地、模糊年代,但為什么要虛構出來一個“云遙”呢?
理由很簡單,無論是當地要推倒古城的行為,還是他們前往路上遇到的車匪路霸,都折射出當地人的愚昧和粗暴,這種明顯的諷刺和批判還是隱去地名的好,避免麻煩。
但編劇和導演還是很努力的想讓觀眾知道這是平遙。除了名字相近和通過畫面展示外,在去的路上,還特別借演員說出了“四大街、八小街”這樣的臺詞,正是平遙古城的顯著特征之一。
而且,歷史上確實1979年在做城市規劃時是準備拆除城墻進行舊城改造的,并損毀了部分城墻,當時是有中國古建保護專家出面,最終意見被采納,并投資修葺平遙城墻。
4、角色的變與不變
劇中大部分角色,都在時代浪潮中成長、變化著。特別是莊圖南這一代年輕人,他們上學、就業,電視劇的后半部,應該重點呈現改革開放后年輕人的精神面貌。
這也讓我思考《小巷人家》想要表達的核心思想,并非簡單的鄰里姐妹情,和時代變遷息息相關的,是“知識改變命運”的這個重點。
所以電視劇從恢復高考講起,郭曉冬的莊超英,就是那個年代知識分子的縮影,莊圖南則是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的典型代表。小巷里的孩子們,也都通過讀書,走出了這條小巷。
“知識改變命運”這個核心,不但通過莊超英之口說出來,還通過“反面教材”呈現,極易忽視的配角,證明沒有知識、不奔向更大的舞臺,就會一直原地踏步。
比如林棟哲光顧的書攤,從小人書到言情小說,林棟哲長大了,那個老板依舊守著那個小書攤。
還記得一開始被說成是“投機分子”的收廢品、賣搪瓷盆的老頭嗎?到了莊圖南都馬上高考了,他還是推著車沿街吆喝,生活沒有一丁點兒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