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替代傳統測光表
電影、電視畫面影調明暗的控制至關重要,拍攝時必須了解拍攝場地的光照環境,測光環節必不可少。測光方法有2種:反射測光法和入射測光法。
入射式測光法就是測量來自光源的光度,然后根據用戶設定的膠片感光值、曝光時間(快門開角)、片速測算出F值。入射式測光法測得的結果對主體的明度并不能提供任何資料,這個缺點也可說是優點,因為主體的色調或反光度不會影響到測光結果。
反射測光法也是在用戶設定的膠片感光值、曝光時間(快門開角)、片速后,測量景物反射出來的光線。反射測光法測量的是亮度,此外反射測光要受到發光體直接發出的光線的影響。因此反射光測得出的結果比入射光測更有意義。但要利用好反射測光法得出的數值,需要豐富的經驗和熟練的技巧。
利用LEADER電子的CINELITE功能替代傳統測光表,能在拍攝現場實時監測拍攝下的圖像并分析改進獲得滿意的效果,使拍攝變得簡單。CINELITE可以顯示畫面上任意一點F值(該環境下18%中性灰卡的F值為0),并計算出畫面上任意兩點F值的差值,這就可以根據拍攝的畫面來調整布光以獲得期望的影調,見下圖。
利用CINELITE功能,寬容度低的攝像機也能拍攝出影調豐富的畫面和高反差的畫面。
二. 測試攝像機Auto KNEE(DCC)功能
1.比較不同攝像機的γ值
燈光調整需要足夠的光源和調整時間,如果拍攝風景和新聞情況就會復雜很多。這就需要調整攝像機參數來達到要求。電子攝像機為應對各類拍攝環境,設置了一些參數,如:γ值、暗部γ值、KNEE值、SLOPE值、WHITE CLIP值。調整這些參數,可以使畫面的明暗發生改變。
(1)γ值的變化
通過改變γ曲線的形態,來改變畫面明暗。γ值小暗部亮度提高,亮部層次減少,畫面灰;γ值大暗部層次少,中、亮部層次增加。
(2)暗部γ值的變化
(3)KNEE值、SLOPE值的變化
利用CINELITE功能可以用百分比顯示畫面上任意一點的亮度,從而測量這些參數對畫面的具體影響,替代人眼的主觀感覺。
一些特殊場合需要用某一品牌的攝像機模仿另一品牌的拍攝效果,可以充分發揮CINELITE的RGB百分比顯示功能來完成。用2臺攝像機在相同的環境下拍攝同一張標準色卡,顯示的畫面顏色肯定有區別。利用CINELITE功能,把十字光標移動到同一個色塊上,分析該色塊的R、G、B組成的百分比,調整一臺攝像機的彩色矩陣,使拍攝后色塊的R、G、B組成與另一臺拍攝的相近,從而完成攝像機模仿。
2.CINELITE的操作
(1)攝像機拍攝反射率18%的灰度卡,調節燈光或光圈,使波形監視器上的灰卡等級提高到350mV(700mV的50%);
(2)按LV5750的PICTURE鍵,再按F4鍵對應的F STOP DISPLAY;
(3)通過調整水平和垂直位置旋鈕把十字光標移動到18%灰度卡位置上,按F4鍵對應18%REF_SET,把18%灰度卡的F值設為0;
(4)在調整水平和垂直位置旋鈕,移動十字光標到畫面任意位置,就可以顯示該點的F值(相對于18%的灰度卡的F值);
(5)先移動十字光標到畫面A點,按F3鍵對應的REF POS SET,再移動十字光標到畫面B點,就可以顯示A、B兩點的F值的差值;
Value C是A、B兩點的F值差值;Value D是A點和18%灰卡參考點的F值差值;Value E是B點和18%灰卡參考點的F值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