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會議終端的發(fā)展經歷著從大到小,從笨重到智能,從粗曠到精致,從單一到融合的歷程,讓我們通過終端的變化來回憶下那些具有歷史意義的里程碑。

1970: 可視電話的誕生

1956年,AT&T實驗室研發(fā)出了第一款可視電話(Picturephone),每兩秒鐘才能傳輸一個畫面。但貝爾公司認為可視電話將會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并在1970年推出了首款商用可視電話,并預計到1980年其銷售量將達到100萬臺。
而實事證明,可視電話是一次失敗的嘗試。Compression Labs 和PictureTel公司高達十萬美金的視頻會議系統(tǒng)也以失敗告終,而視頻會議最終被用戶接受整整花了此后的30多年的時間。
1997: CLI的 Eclipse

Eclipse是CLI(現(xiàn)在的VTEL)公司的室內視頻會議單元,攝像頭有4個固定的位置,顯示器尺寸為20?27英寸,編解碼器具有384Kbit/s的處理能力。
2000: PictureTel 600
PictureTel 600是一款機頂盒式終端,安裝在會議桌或者顯示器上。它通過IP或者ISDN連接,支持768Kbit/s的傳輸速率,這是一款PC架構的設備,采用了566 MHz Intel Celeron處理器,在Windows 2000系統(tǒng)下運作。這款終端的大小適合放置在桌面上,還可以通過筆記本、網絡進行內容共享。
2001: Tandberg 1000

2001年,挪威騰博推出了Tandberg 1000,這款終端受到了用戶的普遍歡迎,并延續(xù)至今。Tandberg 1000即保持了卓越的品質和功能,同時又最大限度地滿足了用戶經濟實用的需求,緊湊精美的設計及制作工藝體現(xiàn)了視頻技術、電子技術和工藝技術的最新成就。Tandberg 1000集成了攝像機、編解碼器、音頻系統(tǒng)以及12.1″的LCD顯示屏。TANDBERG 1000同時支持H.323/H.320多種傳輸協(xié)議,同時具有3種網絡接口,在不同傳輸網絡間可隨心所欲地切換,無須更換任何軟硬件或重啟動,為實施線路及設備備份提供了極大的靈活性。
2002: Polycom iPower 9000

2002年,寶利通推出了iPower 9000系列,包含了一個攝像頭、DVD驅動和鍵盤以及一套手持式遠程內置鼠標,iPower 9000還具備嵌入式12端口的IP MCU。
2003: Polycom VSX 7000

2003年末,寶利通推出了VSX 7000,一款機頂盒式的終端,并將其定位為入門級系統(tǒng)。VSX7000兼容ITU H.323及H.320,最大速率可達2Mbit/s, 2路輸入,集成主攝像機,5路輸出,第二顯示器(可選)支持people+Content雙流技術,內置MCU支持業(yè)界領先的H.264,在相同畫質下更節(jié)省帶寬,畫質更出眾支持polycom獨有技術Siren14 ,提供接近CD級音質。
2005: LifeSize Room

2005年,視頻會議行業(yè)又出現(xiàn)了一支優(yōu)秀的團隊,推出了LifeSize Room系統(tǒng),這是一套針對會議室的高清系統(tǒng),包括一個高清編解碼器,高畫質的攝像機和一個HD音頻會議電話。在1Mbit/s的網絡連接下,該系統(tǒng)能提供30幀/秒的720p分辨率的圖像傳輸,它還具備一個8路嵌入式MCU作為標配。
2006: Cisco Telepresence

思科在2006年推出了網真產品,并讓網真成為了業(yè)界人盡皆知的名字。
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