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在四省啟動IPv6試點
2010-07-27
依馬獅廣電網
7月22日消息,近日,在中國網絡運營峰會上,有與會嘉賓透露,中國電信已經在四省啟動了IPv6的試點工作。湖南、江蘇、廣東和浙江成為第一批試點城市。
IPv6和IPv4沒有切換的旗幟日
近日,互聯網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在布魯塞爾第38次會議上公布了一項最新數據:預計IPv4地址會在2011年8月耗盡,目前全球IPv4地址剩余僅為 2.52億,不足6%。“支撐全球互聯網應用30年的IPv4地址池離枯竭點更近一步,互聯網向IPv6網絡的過渡刻不容緩。”與會專家這樣呼吁。
“隨著3G牌照的發放,移動數據業務不斷增加,用戶的在線時長也在不斷增加,三網融合讓終端也不斷增加,這更加大了對地址的需求”,北京郵電大學馬嚴教授這樣表示。
“IPv4和IPv6沒有切換的旗幟日”,馬嚴做出了這樣的判斷。所謂“旗幟日”,就是一個明白的切換的日期。“IPv4到IPv6的過渡絕非一朝一夕,IPv4和IPv6勢必長期并存。”中國互聯網服務商聯盟秘書處的董巖也做出這樣的判斷。
中國電信已啟動四省IPv6試點
三大運營商中,中國電信在IPv6部署上是最為積極的。
此前,中國電信已經在湖南部署了IPv6商用網絡,并在農作物溫室綜合監控系統的物聯網應用上,和IPv6的部署有了很好的結合。
會上,有嘉賓透露,2010年,中國電信已經制訂了初步的試點規劃,將在湖南、江蘇、廣東和浙江進行IPv6的試點。
不過,在上海世博會和深圳大運會上,中國電信也展開了IPv6網絡的試點工作,并確定了雙棧技術作為網絡過渡策略。
據馬嚴教授介紹,因為IPv6和IPv4的協議并不兼容,純IPv6網絡和現有IPv4網絡的互通存在著較大的問題,采用雙棧技術,在技術上是可行的,但是不夠經濟,缺少動力,這也是運營商遲遲不部署IPv6的原因之一。
缺乏IPv6殺手級應用
而在Ipv6的互聯網接入方面,目前也有了一些進展,不過也有一些問題需要以后克服。
IPv6試商用方面,互聯網服務商聯盟聯合業界已經開啟了“6-Link”計劃,目前已經建立了第一個6-Link示范性節點,接下來,還將在北京、上海、廣州、河南等地建立5個6-Link節點,提供IPv6/IPv4雙網訪問環境,為IPv6的部署創造便利。
董巖介紹,目前在項目實施中也發現很多問題:比如國內域名注冊機構IPv6解析情況不甚理想,IPv6用戶人群較少且單一,ICP流量調度較為復雜,而且缺乏IPv6殺手級應用。
IPv4和IPv6網絡兼容性較差,技術人員缺乏IPv6網絡配置及運營經驗,IPv6增加網絡運營企業的投入成本也成為目前IPv6產業界比較頭痛的問題。
中國電信
IPv6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