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春又來,一年又一年。原定2003年完成我國地面數字電視標準制定的工作目標又一次泡湯了,我國地面數字電視標準制式真的很難產。2000年國家有關部門成立了數字電視標準工作組,4年時間了,彈指一揮間,地面數字電視標準制式仍處在爭議之中。自主知識產權是確定我國地面數字電視標準制式的政治牌?產業利益是確定我國地面數字電視標準的經濟牌?
確實,我們的領導人都希望國內企業在更多領域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在更多領域搶占競爭的制高點,這符合國家利益、民族利益。具體到數字電視,就是希望在數字電視制作、播出、傳輸、接收等各個環節擁有更多的自主知識產權。為了將這種希望變成現實,國家成立了由原國家計委牽頭的數字電視研究開發及產業化領導小組,協調各部門、各單位研究制定我國數字電視標準。幾年下來,原國家計委資助的上海交大地面數字電視方案、清華大學籌資研制的地面數字電視方案、廣播科學研究院地面數字電視方案等還處在研制過程中。去年10月清華大學和上海交大在深圳高新技術交易會進行了演示,但效果不甚理想,至此,我國地面數字電視標準又相對沉寂。
原國家計委在國內標準沒出臺的情況下已批準深圳、上海、北京進行地面數字電視試驗。上海已經有幾千臺車載電視,采用的是DVB-T傳輸方式。北京也準備開發車載電視,采用的傳輸方式也將是DVB-T。在國外,英美等發達國家卻在加速發展地面數字電視,英國地面數字電視用戶已超過200萬,美國地面數字電視用戶約1000萬。去年9月召開的國際廣播大會(IBC)上,DVB駐亞太地區代表提出“世界DTT概述”的報告指出,他們對人口眾多的100個國家所采用的制式進行了調查,結論是:采用DVB-T的占47%,可能采用DVB-T的占16%,采用美國ATSC的占6%,采用日本ISDB-T的占2%,尚未決定的占29%。這一組數據可能有出入,但已足以說明我國在地面數字電視標準方面已越來越沒有時間優勢了。我們沒有歐美日的強大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沒有歐美日各自的統一協調能力,各路好手,單槍匹馬,各自為戰,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聯盟和利益共同體,正在貽誤我國地面數字電視的研發時機。
在3G通信領域,大唐電信公司拿出了TD-SCDMA標準,我們有了與美國CDMA2000標準、歐洲WCDMA標準打拼的抓手。然而在地面數字電視領域,我們卻什么抓手也沒有,盡管也曾將清華大學方案草案報送國際電聯,但各個方案都沒有拿出實實在在的由國家知識產權局登記的核心專利技術來。《參考消息》2月26日報道,去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收到的專利申請數量超過11萬,美歐日占大半,中國僅申請1205件。從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獲悉,我國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已連續6年空缺,科技部專家的調研結果道出了我國核心技術領域原始性創新不足的四大原由:一是原始性創新的政策環境尚未充分形成,二是全社會對原始性創新研究投入總量不足、持續性投入不足,三是尚未形成一流的穩定的科研隊伍,四是對原始性創新研究的科研人員支持和獎勵力度不夠,一些科研人員急于求成,好大喜功,回避風險,單純跟蹤模仿。這就是中國的現實,自主知識產權這張牌在我國地面數字電視研發領域有些黯淡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地面數字電視標準的夢想正遭遇著現實的殘酷。
我們渴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地面數字電視標準,但我們也擔憂:將名義上擁有國內自主知識產權、而核心技術卻是境外所有的地面數字電視方案制定成為中國的標準,這將滑天下之大稽,我們的老百姓也沒有必要為此而付出更高的代價。我們不希望出現這樣的情形。我國地面數字電視的冬天實在太長,我們盼望著春天早日到來,讓地面數字電視的陽光普照到每一個老百姓家里,讓老百姓真正享受到地面數字電視的美妙!所以我說,人民利益至上才是確定我國地面數字電視標準制式的政治牌。
確定我國地面數字電視標準,還有一只無時不在的利益之手在左右著。首先是清華大學、上海交大、廣科院等地面數字電視研制方強烈要求將自己的方案作為國家標準,以維護各自的壟斷利益。二是國內設備商強烈呼吁盡快出臺數字電視標準,不論是采用國外標準還是國內自己研制的標準,他們都要給付專利權等知識產權費,如采用國外標準,他們不僅擁有國內市場,還擁有國外市場,容易規模生產,降低價格,推廣普及。三是跨國設備商希望中國采用國外標準,以利于他們的產品進入中國。四是運營商也強烈呼吁盡快出臺地面數字電視標準。我國移動人群數量龐大、市場龐大,運營商希望開發這個產業,占領這個市場,滿足移動人群看電視的需求。五是主管部門要協調各方利益。由于地面數字電視牽扯國家發改委、科技部、信息產業部、廣電總局、質檢總局等多個主管部門,齊抓共管,但有時候也會有各自的不同考慮,如果某個部門與到某個利益集團形成利益共同體,那就會延誤地面數字電視的研發。筆者以為,確定地面數字電視標準,要協調各方利益,但要跳出各方利益,共謀廣播電視現代化建設的大事,加快追趕國外數字電視的發展。現代化建設才是確定我國地面數字電視標準制式的經濟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