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共推數字電影快速發展
2001年12月31日,我國頒布新的《電影管理條例》,規定:從2002年2月1日開始,電影制片單位以外的單位可以從事單片攝制,可以獨立從事電影攝制業務。這意味著更多的民間資本和個人都可以參與電影攝制。投資門檻和技術門檻的降低,無疑將為我國的電影制作帶來深刻的變化。2001年我國首次舉辦獨立影像節,大多數參賽作品都是幾分鐘的短片,實驗味十足而缺乏商業思考。DV始于民間,它如果不能被院線、電視或收費的網絡等播出渠道接受,則將很難完成投入、產出、再投入的商業循環。不過,據說已經有發行公司在籌備建立DV的互聯網和電視發行渠道。這個渠道的建立也許會帶來出人意料的商機。
2001年6月,20世紀??怂?、Qwest Communications及思科(Cisco)共同拉開了電影從制作到播放全程數字傳播的大幕。這次傳送以20世紀福克斯在洛杉磯的制作室為起點,將一部由真人與計算機生成影像有機合成的動作片《Titan A.E》通過Qwest公司的網絡,到達亞特蘭大的Woodruff藝術中心后,存儲在服務器上,并通過德州儀器 公司的DLP(Digital Light Processor)數字放映機投射到電影屏幕上。德州儀器和JVC公司在數字放映中獲得了關鍵性突破,則打通了電影整個數字傳輸的鏈條。今天,數字放映機在大屏幕上放映的效果已基本達到了膠片放映的水平。
類似的數字放映,中國在2001年9月也有過實驗。與美國多家巨頭合作的方式不同,中國此次實驗性放映中的參與單位主要有4家:中影集團,獨家擁有海外大片的國內發行權;永樂股份,上海最大的電影發行公司;華龍電影數字制作公司,正在引進膠片電影轉數字電影的技術;香港環球數碼控股有限公司,數碼電影技術解決方案提供者。在9月的放映實驗中,香港環球數碼模擬了一套數字電影傳輸系統,即數字電影通過衛星傳送,在影院接收,下載到服務器中,然后通過數字放映機放映。而這次試驗性數字放映的影片,就是大名鼎鼎的《最終幻想》。
據香港環球數碼控股有限公司的CTO張萬能介紹,一個普通電影院如果要升級為數碼影院,至少需要添置兩樣設備:數字放映機和服務器。而要真正使數碼影院能夠運轉起來,還必須建立傳媒中心來實施運營。傳媒中心負責獲得數字電影片源,并根據各數碼影院的訂購將電影通過衛星或網絡發送到各影院。目前在技術上可以做到設定電影的放映時間和放映場次,影院將電影下載到服務器上之后,只能根據購買的放映時間和場次經營。在這樣的數字發行中,不僅節省了拷貝費用,而且節目片源與放映影院可直接聯系,影院可以自由選擇片源,以特色放映形成主題影院。
有消息表明,對電影院的數碼改造,政府顯得比市場要熱心許多。如果數碼影院和相關的商業運營體系成熟,的確會對我國的電影發行系統帶來很大改變。實際上,電影發行,已成為中國電影發展的頑疾。我國電影的發行體系與我國的音像行業類似,是根據行政體系建立的中央、省、地、市、縣的逐級發行方式,一張電影票的票價中會有影院、制片廠和多家發行公司共享利益。而在中國加入WTO之際,一向管制嚴格的電影市場已允許外資向影院參股49%,如果外資比較多地參與到影院中,以資本為紐帶形成院線,無形之中就能形成自有院線的發行市場,從而沖擊全國發行市場。既然在中國的現實國情下很難為發行瘦身,不如通過新的電影運營方式來建立統一的院線,改變中國電影“兩頭(電影生產、影院)小,中間(發行)大”的不健康狀況。而且也只有這樣,才有可能與外資在強化發行渠道的過程中搶得先手,至少我們可以把國內這么大的電影市場抓牢,在面對“八大”的時候底氣會足得多。
數字放映帶來了無限的想象空間,也確實孕育著新的機會。這時候,業外的力量往往比業內更加躍躍欲試。在美國,光導纖維大王菲利普·安舒茲被認為將成為數字電影業的重要人物。這位擁有美國寬帶通訊公司Qwest 25%股份的億萬富翁,剛剛收購了美國最大的連鎖電影院Regal Cinemas公司以及戲院聯合藝術家影城集團。此外,更多的外來勢力一直在數字電影領域做著努力,科技服務公司Technicolor與迪斯尼公司、德州儀器公司在全球設立了32處數字電影放映系統。Technicolor還曾與無線通訊巨頭高通公司商談,希望向全美國1000家影院提供貸款,資助這些影院安裝使用數碼放映設備,而他們則通過從影院票房中抽取部分提成來回收資金。
在前不久結束的2002BIRTV上,數字電影也再次成為業內外關注的焦點之一,不少廠家大力宣傳和展出其先進的拍攝和制作設備。德州儀器舉辦了一系列發布活動,巴可直截了當地打出“數字電影已經來臨”的口號,松下專辟了數字電影展區。
中國加入WTO之后,每年引進的大片將從10部增加到20部,對中國電影行業來說,這顯然不是個太好的消息。但業內人士認為,在數字電影時代即將來臨的時候,中國電影業也許恰好獲得了一個跳躍性發展的機會。
國家出面規范使得數字電影明天會更好
數字影院必須安裝計算機售票系統,并使用統一售票軟件,實行計算機售票。這是國家廣電總局近日印發的《數字電影管理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中規定的。也許正是看到了數字電影發展的大趨勢,進入8月,國家廣電總局接連出臺了《數字電影管理暫行規定》和《數字電影技術要求(暫行)》等,同時加大數字電影影院建設力度,這使得數字電影的明天非常樂觀。
《規定》中強調,數字電影應當由取得國家廣電總局頒發的《攝制電影許可證》或《攝制電影許可證(單片)》的單位攝制。數字電影制作、復制單位不得制作、復制、加工未取得《攝制電影許可證》或者《攝制電影許可證(單片)》的單位攝制的電影母盤和未取得《電影片公映許可證》的磁盤、光盤。數字電影的內容和技術質量,應當依照電影審查程序和標準通過審查,取得總局頒發的《電影片公映許可證》和《數字電影片技術合格證》后方可傳送、發行、放映、進口、出口。電影院放映數字電影,必須取得《電影放映經營許可證》和《數字電影放映設備技術合格證》?!兑幎ā吠瑫r要求,數字電影進口業務,由中國電影集團公司經營。其他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經營數字電影進口業務。數字影院必須安裝計算機售票系統,并使用統一售票軟件,實行計算機售票。數字影院必須按規定上繳國家電影專項資金。數字影院《數字電影放映設備技術合格證》、《數字電影片技術合格證》由總局統一印制。電影單位年檢時,應當將數字電影作為年檢項目進行審驗。違反本規定的行為,將依照《電影管理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 [Page]
據悉,《規定》中所稱數字電影,是指以數字技術和設備攝制、制作存儲,并通過衛星、光纖、磁盤、光盤等物理媒體傳送,將數字信號還原成符合電影技術標準的影像與聲音,放映在銀幕上的影視作品。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數字電影的攝制、制作、審查、進口、出口、發行、放映等活動,適用《電影管理條例》和本《規定》。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負責制定數字電影的發展規劃、技術標準,負責數字電影片的審查等工作。
今年6月,好萊塢七大電影制作公司宣布,為了規范數字電影的發展,它們已經聯合起來共同制定數字電影技術的標準。這個新組織的核心成員包括:沃爾特·迪斯尼公司、二十世紀??怂构?、米高梅公司、派拉蒙電影公司、索尼電影娛樂公司、環球電影公司以及華納兄弟公司。這七家公司稱,他們將通過各種方式提高數字電影的效果,這些方式包括采用開放式技術標準,使某些相互競爭的數字格式能夠相互兼容和相互操作。這些電影公司聲稱,他們還希望鼓勵電影院采用數字式放映設備。業內人士指出,正像傳統電影統一使用35mm的膠片作為標準一樣,七大電影公司聯手指定新的行業標準肯定會極大地促進數字電影的發表。因為只有全球電影制造商在統一的技術標準之下,才能使制片商避免各自為戰、互不兼容的尷尬局面。他們同時指出,數字格式不像傳統電影一樣易于磨損。因此電影院可以連續幾個月放映無數次影片,其圖像和音頻質量仍優于傳統電影。它們補充說,數字格式還能改善針對影院的分銷,極大地降低成本,因為它們使用光纖網絡、衛星連接或者DVD-ROM安全地傳輸電影,而不再需要大量昂貴的電影拷貝。
越來越多的業內外人士開始對數字電影持樂觀的歡迎態度。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鄭洞天教授認為,數字技術與藝術并不矛盾,相反倒更符合電影的本性:既有數字影像滿足感官,也有對人性的揭示,以對世界的哲學認識來打動心靈。而我們今天最缺乏的就是前者。美國在線-時代華納聯合COO帕森斯和新聞集團COO切爾尼也表示對利用新技術在電影院播放數字電影的前景表示樂觀。他們認為,數碼影院將降低成本,并給主要傳媒公司和電影院帶來新的收入。
據悉,目前全世界擁有100多家數字影院,中國有13家,分布在北京(4家)、上海(4家)、廣州(1家)、深圳(3家)、成都(1家),成為除美國以外發展最快的國家。采訪中,記者還獲悉,根據國家廣電總局的部署,中影集團將在年內發展30家數字影院,到2003年底,建立100家數字影院,逐步形成一條數字電影院線。作為數字電影的技術支持,中影集團的華龍公司已經進口了全套的數字電影后期制作設備,并將完成多部國產影片的數字后期制作工作。一個不可否認的趨勢表明,從曾經在電影中被當作特技的工具,到今天對電影的影響已經遠遠超越了“工具”這個層次,一個數字電影的時代正在悄然來臨,并且它的明天會非常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