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電視轉播創造了新紀錄。奧運會期間,雅典IBC(International Broadcasting Center)國際廣播中心進駐了100多家電視媒體,它們在300多個電視頻道中共計播出35000個小時(平均每天約2000個小時的節目量)。短短17天里,全球收看奧運節目的電視觀眾高達40億。電視報道已經成為奧運會不可或缺的部分由此可見一斑,電視傳播對推動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無疑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國人對奧運會的熱情和期待日益高漲,對雅典奧運會的諸多熱點賽事和中國體育代表團的各種動態有著強烈的觀看需求。作為中國大陸地區獨家擁有報道權的電視媒體——中央電視臺,自然而然肩負著全方位報道雅典奧運會的重任。在節目安排上,奧運會的報道既要做到及時、全面,又要充分考慮到時差因素,還要兼顧觀眾對體育賽事多樣性的收視需求。整個技術系統必須從實際出發,全面滿足節目制作和播出上的具體需求。為了建立前方報道中心,我們在雅典IBC內租用了400平方米工作空間。整個技術系統的設計、搭建和運行全部圍繞著節目的技術需求展開。
大型賽事報道的技術準備工作事無巨細。為了做到萬無一失,不僅需要在落實技術方案之前進行全面細致的業務需求統計和整體規劃,而且在方案確定、設備籌集、裝箱運輸、系統安裝、運行調試、正確操作等每個環節都必須科學嚴謹,認真細致。
和2000年悉尼奧運會相同,在雅典奧運會中我們仍然與TVB聯合建設總控系統,64×64數字矩陣分別將40路國際信號、7路單邊信號、2路播出信號、1路配音間(專用于CCTV-2套、付費)SDI嵌入音頻信號提供給2套播出系統(2路外場信號/套視頻系統、1路外場信號預聽/套音頻系統)、虛擬演播室中的第二背景動態視頻、4個配音間、收錄系統(其中10臺錄像機使用)。AOB(雅典奧林匹克轉播公司)提供給TVB的同步信號經同步機、同步倒換器鎖相后分配給CCTV播出、總控、后期制作等相關系統。
 |
由于節目部門功能需求的增加,僅有1個64×64數字矩陣不能滿足實際要求,主控部門又自帶了1個48×32矩陣。矩陣的輸入信號除了40路國際信號外,還增加了1路數字合成系統的輸出信號、2路TVB的64×64數字矩陣輸出、2路配音間(專用于CCTV-5播出、專用于CCTV-1播出)、2路收錄系統錄像機信號傳輸,還有1路從北京到雅典的反向節目傳送信號。矩陣的輸出信號分別提供給2套播出系統(2路外場信號/套視頻系統),收錄系統其他10臺錄像機的輸入信號、2套數字合成系統、2套多媒體系統,以及虛擬演播室三維背景的窗外景象選擇。
供電系統提供UPS供電、技術供電和民用供電,播出系統、總控系統中事關直播安全的關鍵設備使用了6個8A的UPS開關,其它設備采用技術供電,燈光和民用設備則均采用民用供電。
奧運會期間,CCTV-5即奧運頻道每天24小時不停機播出。設在前方報道中心的播出系統負責北京時間每日下午2點到凌晨5點的直播工作。前方報道中心建有一個60平方米的虛擬演播室,兩個虛擬場景分別用于直播節目中的串場和體育新聞的播報。
演播室話筒、評論席、外場信號、相應配音間信號、以及錄像機、硬盤廣告等模擬音頻信號全部經過混音處理,1聲道為節目聲、2聲道為國際聲,經總控系統加嵌后再進行傳輸。借助四線音頻網,直播導演可以和主持人、攝像、單邊注入點記者、評論席、配音間以及后方演播室導演之間實現通話。
奧運會的大幕剛剛拉開,隨著中國運動員的奪金,我們的技術系統即全面發揮了作用。女子十米氣步槍決賽前,先由前方演播室主持人引入《參賽隊員介紹》,該部分提前制作完成,由錄像機回放。隨即通過比賽懸念片包裝進入射擊賽場的單邊注入點,由現場記者導入比賽現場,此時視頻系統通過矩陣調入射擊注入點信號和現場國際信號;而音頻系統則選擇相應外場信號,同時混入評論席信號;導演通過通話和主持人、單邊注入點記者、評論席解說員保持聯系。當中國射擊運動員杜麗在該項賽事中為中國摘得雅典首金后,先由錄像機回放提前備好的《冠軍檔案》、《賽前采訪》等,隨即直接由矩陣選取線性后期制作系統的錄機信號,播出利用比賽收錄鏡頭剛剛制作完成的《精彩回放》,這時外場信號隨時準備切入發獎儀式。發獎儀式轉播完畢后,過渡到由線性后期制作系統和非線性編輯系統分別制作完成的《精彩瞬間》、《中國驕傲》、《中國雅典奧運金牌榜》、《金牌榜》等包裝,進一步烘托氣氛。待杜麗走到混合區接受注入點記者采訪時,立刻通過錄像機回放的《金色聲音》片頭轉入單邊注入點信號,開始記者對運動員的現場采訪。一場比賽轉播完畢,廣告間隔之后,畫面又回到演播室,馬上投入到下一場比賽的直播。
為了確保CCTV-1的節目播出,我們搭建了一套三訊道開放式演播室系統。該系統核心切換設備選用Snell & Wilcox的SD1008,在2路外場信號、2路錄像機信號、3路攝像機信號以及硬盤廣告信號中進行切換,兼顧雙視窗特技和字幕疊加功能,并負責演播室背景中2個等離子屏幕的畫面選擇。
在兩套播出系統中專門備有1臺錄像機(Sony DVW500P),用來錄制新聞集合帶以及系統凈信號。迫于空間上的考慮,我們沒有再使用顯像管監視器搭建監看系統,而采用了多畫面分格器和等離子大屏幕。信號源的分布可根據節目需求進行調整。通常,我們將同時提供給兩套播出系統的7路單邊信號、40路國際信號設置在中間位置,經3臺多畫面分割器分別進行16分割后上屏顯示。每套播出系統再利用1臺多畫面分割器顯示相關信號源。另外,切換臺的預監和主監仍由Sony 20寸技術監視器擔當。
中國體育代表團的奪金項目比較集中,我們在體操、跳水、游泳、羽毛球、乒乓球、舉重、射擊7個場館設立了單邊注入點,可以在第一時間第一現場及時捕捉重要鏡頭以及對參賽隊員進行采訪。在這些注入點,7套帶有嵌入音頻附加器的SX系列ENG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場聲通過SDI嵌入音頻回傳至IBC,模擬3.4kHz四線線路用于導演和記者的協調。我們在上述各賽場共租用了8個評論席,解說聲通過模擬7.5kHz四線線路傳輸至IBC。同時,另外8套DVW系列的ENG用于新聞及其專題節目的拍攝,這些攝像機配備了鈕扣話筒,部分配備了挑桿話筒。另外,為了應付各種需求,5套便攜燈光和SX便攜對編設備隨時處于備用狀態。
前方報道中心共有10套對編系統。考慮到ENG采用了SX和數字Beta兩種格式,所以放機均為Sony MSW-2100P。由于體育節目中心在這次奧運報道中還使用了少量PDW-530P光盤攝錄一體機,于是在對編系統中我們還增加了PDW-1500光盤錄像機與之對應。為了讓這次奧運報道的后期制作和節目包裝能夠根據賽事做到迅速響應,我們在前方報道中心搭建的3套線性編輯系統、2套多媒體系統均能夠直接收錄總控矩陣的輸出信號。迫于《金色聲音》、《精彩回放》、《精彩瞬間》、《中國驕傲》、《中國雅典奧運金牌榜》、《金牌榜》等大量帶有現場比賽畫面的包裝性內容需要在比賽結束后馬上播出,這就需要至少有一套線性編輯系統的錄機能夠作為播出切換的信號源使用,直接參與到播出系統中。因此線性編輯系統也鎖定于基準同步信號。
這次奧運會報道中,我們嘗試建立了遠程節目制作系統,并在前后方的信號收錄和素材管理以及交換環節發揮了重要作用。整個系統由媒體網關信號收錄、中央硬盤陣列存儲、前方實時場記與編單、前后方素材瀏覽調用、后方遠程節目編輯制作,以及衛星與光纜數據傳輸鏈路等模塊組成。其中媒體網關信號收錄、前方實時場記模塊與收錄系統聯系密切。由于兩套系統需要共用實時場記信息,在收錄機群和媒體網關必須使用外來時碼,這樣才能保證時間信息和場記信息的對應。遠程節目制作系統中媒體網關所需的節目信號由每臺收錄錄像機的輸入信號環出提供,通過每天編制的收錄信號流程單,兩套系統同步錄制。
本次奧運會的前后方信號傳輸租用1條國際衛星線路和2條雙向45M光纜線路。衛星線路負責將兩個CCTV公共頻道的播出信號和兩套TVB播出信號分別傳至各自電視臺;雙向45M光纜線路主要傳輸CCTV-5播出信號(備份)和2套付費頻道播出信號。用于節目銜接的反向傳送信號來自后方2個直播演播室的延時前信號以及一路節目傳送信號。
歷時一個多月的前方報道中心技術系統建設和運行工作隨著17天奧運轉播的順利完成而圓滿結束,面對四年后北京奧運會的報道工作,我們從現在開始就要做好準備,力爭構建一個更高效、更安全、更先進的IBC技術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