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微軟宣布斥資85億美元巨款收購提供互聯網電話和視頻服務的Skype公司,這是微軟有史以來最大的一起并購交易。其發生轟動了IT業界,對視頻會議行業所帶來的震撼同樣不小。微軟究竟意欲何為,外界猜測頗多,有人說微軟為Skype改姓表明其將在移動領域有所動作,是微軟布局未來移動互聯網業務的一步大棋。Skype為用戶提供免費的視頻通話而獲得了龐大的用戶量,而微軟這一舉動是否會終結這一業務,并最終威脅到視頻會議技術提供商?
微軟來了
我們從Skype對視頻會議可能產生的影響分析此事。Skype是一家擁有6.63億用戶的IT公司,其用戶產生的通話流量中大約30%涉及到了視頻呼叫,即便是把寶利通和思科用戶流量加起來,其總和也讓這兩家企業自愧不如。光從用戶量來看,Skype對視頻技術提供商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但慶幸的是,多年來以寶利通、騰博(已被思科收購)為首的幾個傳統視頻技術提供商幾乎壟斷了辦公視頻會議設備市場。原因有二,一是商用視頻會議對產品的專業性有著較高的性能要求;二是由于Skype并不是主要針對商務市場,其在搶占低端用戶市場上具有相當強的排他性。這一點至關重要,Skype采用了專有的視頻編碼技術,與其他視頻會議技術提供商產品完全不兼容。而像Picturetel、寶利通、騰博和LifeSize等公司的系統則能夠彼此互通,用戶購買任何一家的產品都可以實現與其他品牌使用者的無障礙視頻通信。Skype則不支持任何其它產品的互通,它自成一個封閉體系,這就好比蘋果對iPhone用戶說:你們可以實現與其他iPhone用戶互聯互通。
而如今,隨著微軟將Skype收編旗下,這一切或許將發生變化。就在外界對此番收購眾說紛紜時,微軟創始人蓋茨表示,收購Skype是一個戰略決策。他說:“視頻會議服務將會有比今天好得多的發展。”微軟對視頻會議蛋糕的覬覦可見端倪。分析人士認為,收購后,微軟很可能會使公司員工更加傾向于使用臺式電腦參與內部的視頻會議,從而為包括寶利通(Polycom)和羅技(Logitech,通過收購LifeSize而進入商用視頻會議行業)在內的視頻技術提供商增加了潛在的市場威脅。盡管美國視頻會議用設備市場的年收入已達30億美元,但其低端設備市場已經遭到了Skype和其他視頻應用程序的侵蝕。
美國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的分析師 Jeffrey Mann表示,除了會議室用的高端視頻設備外,其他視頻會議專用設備都面臨著來自此類應用程序的巨大壓力。而研究公司Frost and Sullivan的分析師Dominic Dodd也贊同這種觀點,表示:“一些業務范圍更為狹窄的視頻公司將受到打擊。”
分析師認為,如果微軟將Skype用于更多的企業用戶中,諸如寶利通和羅技這樣的公司是最先受到沖擊的,而像思科和惠普這樣提供更多樣化產品、業務范圍集中在成長較快的高端市場上的公司則不太受到影響。
借助Skype的擴張
盡管Skype擁有龐大的用戶資源,但用戶對其依賴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提供的服務是免費的。如果一旦微軟接手后逐漸對其服務收費,是否依然能夠擁有如此大數量的用戶群呢?很明顯,一旦對用戶收取費用,必定將很大部分用戶推向其它免費業務。但是,微軟耗資85億美元完成的這一有史以來的最大單筆收購案如果依然對用戶實行免費服務的話,那巨額的投資回報從何而來?
更多的分析人士認為,微軟不大可能通過此次收購向視頻會議業界推出自己的標準,而本身互相兼容或開放式的視頻會議系統仍將主導整個市場,尤其是商用市場。但這并不是說微軟無法通過Skype取得眼前利益。Skype目前主要應用在個人通訊領域,這也是Skype一直很難實現盈利的原因之一,個人用戶占絕大多數份額限制了Skype的商業價值。但被微軟收購以后,雙方卻可以實現互補,微軟擁有眾多的企業級客戶和強大的銷售團隊。微軟收購Skype后,利用微軟的資源,Skype在互聯網電話服務廣告領域可能取得較大市場突破。
與普通網絡聊天工具相比,Skype的價值更多的體現在視頻通話方面。在硬件設備及網絡狀況均達到最佳配制時,Skype的最大通話方數可達25方。但在中國互聯網環境下,用戶的最大通話方數(不含視頻)僅為8方,且不能實現隨時隨地的溝通,必須依賴互聯網及電腦設備。因此,從商務應用的角度而言,Skype在商務用戶領域還很難對傳統視頻會議技術和服務提供商造成沖擊。
是敵 是友
就在微軟正式宣布收購Skype之后的幾天,寶利通總裁兼CEO Andy Miller就此轟動視頻會議業界的事件正式表態,指出:“我們認為微軟收購Skype在很多方面來說都是一大喜訊。首先,Skype不再是我們的競爭對手,而成為了我們最親密的戰略合作伙伴之一。微軟Lync和Skype的整合也對寶利通有著積極影響,因為Lync的性能越好,那么我們視頻終端、軟件和基礎設施的銷售機會也就越大。盡管Skype是消費級產品,但是寶利通擁有唯一的企業級開放式標準技術,這對Lync的成功非常關鍵。寶利通是唯一能夠提供安全、完全互操作性和開放視頻的企業,超越了大型企業、中小企業、移動和消費等領域。此次收購還為我們提供了與服務提供商合作的絕佳機會,他們是寶利通云戰略和增長的關鍵合作伙伴。寶利通還將繼續與微軟保持重要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我們的合作關系也將會變得越來越強大。”
盡管Andy Miller在對公眾的表態中表現出了無比的淡定,對微軟究竟是敵是友不置可否,但從其話語中我們也感覺到如果Skype真的進軍企業用戶領域,很可能將是一個威脅,但是如果寶利通與Skype合作,就能給思科公司帶來很大的打擊(思科是微軟在標準化通訊方面的勁敵)。微軟已經有了一個比較成功的標準化通訊產品Lync,就如Mary-Jo Foley所說,Lync還并不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而Skype卻擁有很大的知名度。借助Skype,微軟擴張的野心顯露無疑。
視頻會議領域收購案
思科收購WebEx
2007年5月,思科系統公司完成了對WebEx通信公司的并購。這一高達32億美元的并購行動,意味著思科今后將全力進入利潤率較高的在線協同服務領域。
思科32億收購Webex,不僅僅是展開了與微軟在視訊服務領域的競爭,最主要的是減少了WebEx對自身的壓力,WebEx視頻服務勢必減少思科網絡配套設施的銷售量。由于企業的全球化和企業本身的IT化,激發需求,致使市場中必須要有便利的、成本低的通信工具,從而市場增長比較快。網絡會議可使企業增進內部溝通,減低運營成本,提高企業收益,適當地收取一些費用的租用模式,用戶接受快,同時最重要的是網絡視頻供應商為用戶提供有品質的、有保障的服務,降低了大件視頻會議產品的購入成本和維護成本。
羅技收購LifeSize
視頻會議領域的收購案早已不再稀奇。近幾年,幾家傳統視頻技術提供商逐漸被IT巨頭收編。
2009年11月,全球最大的鼠標制造商羅技宣布以4.05億美元的現金收購視頻通訊公司LifeSize,以進一步擴展公司在視頻會議市場的發展。作為一家私有公司,LifeSize的競爭對手包括了全球最大的網絡設備制造商思科。并購后的LifeSize將保留其品牌,羅技借助自己在制造和運營領域的經驗,能夠最終降低LifeSize的產品售價,甚至未來使得高清視頻在個人消費市場也能變成主流。
時任LifeSize亞太區董事總經理的余偉略在談到與羅技的并購時,樂觀地認為,這是一樁互補的買賣,LifeSize的優勢正好彌補了羅技的不足,“羅技實際上涉足的桌面消費級的視頻通訊領域,而兩家公司合并的目標是希望能夠在高清視頻會議領域里去拓展,取得更大的發展。”如果羅技成功地降低了高清視頻設備的制造成本,從而獲得更多市場份額,這一潛在的增量則是解釋羅技并購發生的唯一動力。
思科收購騰博
2010年4月19日,思科正式宣布已完成對視頻會議系統廠商騰博(Tandberg)的收購。思科近年一直致力于推動以網真為代表的高端視頻會議系統產品的應用,但是其在市場占有量上與騰博差距頗大。 收購騰博,作為全球“網真”概念的主打廠商思科而言,看重的應該不是“技術”或者“品牌”層面的價值。有分析認為,客戶群是騰博能夠帶給思科的最直接的金礦。思科此舉不僅著眼于網真這樣的下一代視頻會議系統,更著眼于思科整個協作產品線——通過視頻和面對面的協作,讓商務流程更具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