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國外媒體今天撰文稱,雖然英特爾一直在PC市場占據主導,但在其他網絡設備領域卻鮮有建樹。為了確保該公司的芯片能在客廳爭奪戰中獲得一席之地,英特爾正在開發機頂盒,希望借助內容平臺助力芯片業務的發展。
以下為文章全文:
兩大重點
為了打消媒體合作伙伴的顧慮,為最新開發的虛擬電視服務吸引媒體合作伙伴,英特爾重點向兩大領域展開投入:其一是通過面部識別技術發布精準廣告,其二是招募媒體行業的老兵來達成交易。但由于大型媒體內容提供商不愿讓英特爾折價購買電視頻道,導致該服務遲遲未獲進展。
英特爾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但卻一直希望推出一種精簡版的有線電視服務,借此進軍全新領域。據五名知情人士透露,該公司正在重點開發一款能夠識別觀眾的機頂盒,并有望借此發布精準廣告。兩名知情人士稱,該機頂盒不會識別觀眾的具體身份,但卻可以提供一般性的數據,包括性別、成年與否,以便發布有針對性的廣告。
英特爾此舉正值硅谷的客廳大戰愈演愈烈之際。蘋果、亞馬遜和谷歌等巨頭都從中看到了商機,認為規模高達1000億美元的美國有線電視市場是時候改變運營模式了。該市場的渠道由康卡斯特(Comcast)和DirecTV等運營商主導,內容則由迪士尼和時代華納統治,但隨著觀眾習慣的變化以及制作成本的增加,該市場正在面臨越來越大的改革壓力。
盡管上述科技企業均未取得太大進展,但英特爾仍然認為,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機頂盒和訂閱服務。倘若能夠成功在電視服務市場立足,就將給英特爾帶來巨大的利益,幫助其向更多的客廳設備推廣芯片。
投資公司JMP分析師亞歷克斯·高納(Alex Gauna)說:“倘若能夠創建一個虛擬網絡,并整合英特爾的專有技術,肯定可以為電視訂閱模式引入與眾不同的東西。”
尼爾森一直以來都是電視評級領域的主導企業,該公司通常會借助涵蓋5萬個家庭的投票系統來進行電視評級,但其數據的準確性卻經常受到節目制作方的質疑,畢竟這種方式似乎已經不能適應數字時代的發展。而英特爾的目的就是解決這一問題。
英特爾稱,該公司機頂盒中的全新互動功能將為電視廣告帶來更大的價值,幫助內容企業抵消授權收入的下滑。其中一位行業高管說:“他們告訴我們,這項技術將具備更強的互動性,幫助我們賺更多錢。但證據似乎有些不足。”
英特爾發言人拒絕發表評論。
真正目的
英特爾預計,具備版權保護功能的芯片,以及能夠探測面部并分析觀眾信息的工具,將得到廣泛普及。盡管該公司在全球PC市場占據80%的份額,但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其他上網設備中卻鮮有建樹。英特爾高管稱,正在努力確保該公司在高增長領域獲得重要地位。
據知情人士透露,英特爾之所以努力推廣互聯網電視服務,正是為了確保該公司的芯片能夠在家庭娛樂設備中普及開來。例如,康卡斯特最近宣布將展示一款采用英特爾芯片的機頂盒,允許用戶直接使用智能手機來控制。這個名為X1的平臺需要借助數據中心的支持,而數據中心里的服務器同樣會用到英特爾的芯片。
英特爾曾經是Google TV的支持者,但由于該產品未能獲得消費者的廣泛認同,導致英特爾去年進軍智能手機市場的計劃落空。與此同時,該公司還成立了新的英特爾媒體業務集團,希望在基于英特爾芯片的平臺上推廣數字內容。
據知情人士透露,英特爾還向媒體公司提交了一份提案,希望推出一款服務,既包含與常規有線電視套餐相似的內容,也可以提供點播服務。
知情人士表示,英特爾計劃在年底前推出視頻服務。其中一名知情人士稱,最初計劃11月發布,但可能無法按時推出。
成本因素
英特爾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無法與大型內容提供商達成協議,這些公司擔心,有可能會因此破壞與有線電視和衛星電視運營商的合作關系。
英特爾不想像有線電視運營商那樣,一次性出售100多個頻道的套餐,而是希望降低規模,以此壓縮成本。但除非溢價購買,否則很難與內容企業達成協議。一位媒體行業高管稱:“我憑什么讓你以更低的價格搶走其他分銷商的用戶?”
為了改變這種觀念,英特爾已經招募了一批電視行業老兵,希望借助他們的影響力達成分銷協議。英特爾媒體集團由埃里克·修格斯(Erik Huggers)負責,他曾經任職于微軟媒體部門和BBC。修格斯還聘請加斯·安息爾(Garth Ancier)為顧問,后者曾經擔任BBC Worldwide美洲公司總裁,還曾任職于NBC、福克斯和迪士尼。
知情人士表示,除了修格斯和安息爾,還有另外兩名電視行業的知名人物也充當了英特爾的顧問,分別是專打娛樂官司的律師肯·吉福林(Ken Ziffren)和MTV前高管尼克爾·布朗寧(Nicle Browning),他們二人都曾參與過類似的談判。
但聘請這4位行業老兵或許還不足以解決英特爾面臨的一大棘手問題:內容企業不愿向英特爾折價出售內容,而英特爾也不愿溢價購買。投資銀行Needham & Co分析師勞拉·馬汀(Laura Martin)說:“他們想拿到更優惠的價格,但無法如愿。在這個行業,沒有量就沒有折扣。”
這也凸顯出科技企業在獲取內容時面臨的困境。知情人士表示,由于內容價格過高,微軟今年1月無限期推遲了自主開發的網絡電視訂閱服務。對志向高遠的科技巨頭而言,要實現雄心勃勃的計劃,這始終是一個繞不過的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