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九四二》讓馮小剛導演牽掛了十幾年,其間幾經籌備又幾經擱置,到影片拍攝的時候,電影行業發生了這樣一些事:膠片時代走向終結、4K放映系統開始普及、歐洲經濟衰退波及好萊塢、中國電影業國際化程度日益加深……
行業形勢亦憂亦喜,只看如何對待。譬如面對從膠片到數字的轉變,馮導曾發出一聲嘆息:“一個時代翻篇了,揮之不去的是膠片留在心里的味道。”懷念與惆悵是難免的,之后他的心血巨制《一九四二》的整個后期制作流程率先采用了4K標準掃描、調色、輸出,成為第一部全部采用4K分辨率(4096×2160像素)制作的國產電影。這些變化所帶來的是更清晰的畫面和更豐富的色彩。當然,“更”僅僅是對當下而言,因為技術發展的腳步永遠不會停止。
質量,行業立足之本
2012年秋,視點特藝(北京)數字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視點特藝”)正在忙碌而有序地進行著《一九四二》的后期制作。成立于2006年的視點特藝由全球最大的電影制作公司美國Technicolor特藝集團與擁有豐富后期制作經驗的北京視點英派數碼制作有限公司合資組建。團隊由來自世界各國影視后期制作經驗豐富的精英人士及中國本地的專業特效專家和高級調色師組成,他們嚴格按照好萊塢電影技術標準為國內外影視及廣告提供包括視覺特效VFX制作、數字中間片、片編碼膠轉磁、調色、剪輯及現場特效指導等各項專業業務,是目前國內領先的特效制作和調色服務的專業服務商。

視點特藝(北京)數字技術有限公司
《滿城盡帶黃金甲》、《集結號》、《風聲》、《非誠勿擾》、《唐山大地震》、《金陵十三釵》以及經典動畫《大鬧天宮》的2D轉3D等一大批耳熟能詳的國產影片的后期特效和調色均出自視點特藝之手。此外,視點特藝還參與了許多國外電影制作,如先后為《哈里·波特7》、《加勒比海盜4》、《速度與激情5》、《X戰警4》、《2012》等好萊塢大片提供特效制作服務。

視點特藝所獲部分獎項
對于當下全球影視后期制作行業的現狀,視點特藝總經理吳嚴表示,近幾年整個電影市場雖然一直在發展,但是由于后期制作處于電影產業鏈當中相對靠后的環節,在收入和利潤率方面并沒有隨著市場升溫發生突飛猛進的增長,因此影視后期行業給人的感覺都是在苦苦維持。

視點特藝(北京)數字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吳嚴
談到視點特藝將如何在目前形勢下有所建樹,吳嚴認為:“我們的口號是為國內影片提供好萊塢級別的后期制作,質量一直是我們公司最看重的。雖然整個行業的利潤率偏低,但是我們的生產制作流程從來沒有做任何縮水,始終是保持最高的質量。從大的角度來講,這是整個市場的問題,中國電影市場現在越來越看重特效了,因為特效會對影片的票房帶來一定幫助,但大多數電影在特效的投資上同國外相比還是有差距的,這是一個需要讓投資人慢慢了解的過程。我們只能盡量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開銷,在制作流程上卻沒有任何吝惜。視點特藝的股東雙方一直在技術、資金上進行大量投入,也是為了保證能夠為客戶提供最高質量的影片,使公司在影視后期領域具備長久的發展優勢。”
如何應對數字電影時代的挑戰
視點特藝自成立至今一直是歐特克產品的忠實用戶,近期公司將Autodesk Smoke、Autodesk Lustre全面升級到了2012版,并建立了由歐特克規劃的基于SAN架構的數字電影制作系統。
吳嚴介紹:“正是由于我們要保持行業領先優勢,我們的技術水準要和市場需求同步才能為客戶提供最優質的服務。選擇Autodesk Smoke、Autodesk Lustre和SAN等產品與系統,都能夠幫助我們實現這種追求。數字電影是必然的發展趨勢,膠片可能會退出市場,數字電影給后期制作所帶來的變化就體現在對海量素材和流程的管理上,這和膠片時代的處理流程是不一樣的。隨著數字電影產量的增加,視點特藝所承制的項目也在不斷增加。在此基礎之上,我們對于數據庫和素材的管理也有了新的需求。我們在和歐特克接觸中了解到SAN的概念和整個流程管理方案,結合公司的業務發展以及對行業趨勢等方面的分析,最終我們選擇了歐特克公司提供的SAN系統。”

視點特藝辦公區
SAN,全稱Storage Area Network,即“存儲域網絡”,這是一種以光纖通道實現數字影片制作設備和存儲設備之間通訊的網絡型影片制作系統,可在制作設備間共享影片數據文件。該系統的關鍵環節是實現基于不同操作系統的影片制作設備的資源共享以及實時高帶寬傳輸。當前企業存儲方案所遇到問題的兩個根源分別是數據與應用系統緊密結合所產生的結構性限制,以及目前小型計算機系統接口(SCSI)標準的限制。SAN因具備便于集成,能改善數據可用性和網絡性能,以及可以減輕管理作業的特性,被認為是未來企業級的存儲方案。[page]
吳嚴表示:“簡單來說,SAN的本質就是存儲,也有很多廠商在提供類似的技術和產品,所以當時我們進行了反復的市場調研。大多數解決方案雖然在根本上滿足了存儲的需求,但是對于我們后期制作公司來講,SAN就是把握整個流程的關鍵,不是簡單地把一個素材存儲到這里,更重要是對工作流的管理。進入數字電影時代,整個后期制作的流程就是基于素材存儲為中心的工作流的管理。歐特克和我們的股東方美國Technicolor特藝集團是戰略合作伙伴,并和美國、英國的多家著名特效制作公司有著深入合作。同時,歐特克擁有大量面向傳媒娛樂行業的軟件產品與系統,最了解這個行業的流程管理需求,因此他們的SAN能夠與軟件系統形成最完美的整合,將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所以我們選擇了歐特克的SAN解決方案。歐特克也針對我們公司的流程和特點提出了優化方案,并針對我們的網絡結構和硬件環境派駐工程師進行安裝和培訓。”
SAN帶來了哪些改變
后期制作是電影生產過程中的重要一環,擁有穩定高效的數字電影后期制作系統不僅能夠顯著提升效率,更與控制成本有著密切聯系。視點特藝著手建設SAN的目的正是為了實現影片數字素材的集中式管理及應用,他們正在通過實際應用檢驗該系統是否能夠很好地滿足電影數字化制作過程中的諸多需求。
“由于整個后期的流程會涉及到不同的工作,比如剪輯、字幕、確認、調色等。以前我們要在不同的設備上進行數據轉移,其間會有數據的反復拷貝,可能導致數據丟失、格式損壞等問題。現在通過SAN統一管理,工作人員可以實時訪問SAN上的數據,減少了反復拷貝的時間并提高效率。和以前的系統相比,SAN能將工作效率提升約30%。”吳嚴介紹道。
由于數字電影發行版制作過程中有著不同版本的制作需求,例如《一九四二》公映時就將推出數字IMAX、中國巨幕、數字4K、數字2K等多個版本,如果采用分散數據管理方式,將會面臨制作工藝上的重復性、數據上的不安全性等問題,而SAN則有效地避免了上述情況的發生。
視點特藝技術主管潘聞濤對使用SAN深有感觸:“最初的設想就是裝配SAN以后,可以同時在公司進行三、四部大片的制作,而不會引起混亂和沖突。電影數字化以后的最大挑戰一是格式太多;二是素材量大。在此之前制作人員往往要晝夜加班進行素材復制、格式轉換等基礎工作。現在我們可以將客戶素材全部放到SAN里統一管理,每個項目都會建一個固定的流程和目錄結構。拍攝地點、所需格式、特效預覽或三維小樣都可以在這里完成,這在沒有SAN時都是不太可能實現的。”
“歐特克具有傳媒娛樂行業的領先經驗,使它的SAN能夠完全基于影視媒體的數據特點進行優化。后臺硬件的讀寫機制、磁盤陣列的架構,都有核心技術在里面。”潘聞濤贊道。

視點特藝(北京)數字技術有限公司技術主管 潘聞濤
解讀行業發展趨勢,構建核心競爭力
目前,電影行業全球化競爭的態勢日益明顯。對此,吳嚴坦言:“中國的影視后期制作行業尚處于起步階段,而且起點已經變得很高。受中國電影產業短時間所實現的票房突破的影響,人們對后期特效價值的認識其實并不充分。”
“歸根結底,后期特效永遠是服務于電影本身的,雖然不會有一部電影單純因為特效而贏得票房,但是缺少后期制作的電影肯定是不行的。”吳嚴認為。
隨著數字電影的發展,電影產業將不斷有新的技術、新的設備、新的軟件問世。對此,視點特藝認為必須要保持先知先覺。吳嚴表示,“譬如現在市場上沒有一個標準的數字制作流程,從業者也會困惑什么格式用什么樣的剪輯和制作方式。由于我們能夠接觸到很多的項目和影片,在幫助客戶完成項目的同時,我們也在積累流程管理的經驗,這些往往就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所以,長期以來與歐特克的合作,也可以說是順應影視行業發展趨勢進行充分準備的選擇。”

視點特藝(北京)數字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吳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