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3D的發展是由需求推動、技術引領的話,如今當頻道開播已一年有余,經過一年多大量日常節目制播的磨合和演練,各電視臺早以突破了技術難關,而可循環的頻道運營模式正成為目前最受關注的焦點。因此作為國內3D電視領域的風向標,今年 3月19日國家廣電總局廣播電視規劃院舉辦的 “第四屆3D立體影視技術發展與運營實踐研討會”以 “總結經驗、把脈未來”為主題,重點圍繞頻道開播一年以來制作經驗的總結,以及國內外的3D制作與運營的經驗這兩個內容展開了深入的探討。
在會議開場的致辭中,廣電總局科技司副司長孫蘇川肯定了各電視臺為3D試驗頻道作出的努力,同時也認同頻道發展初期面臨著很多的困難和挑戰,并表示總局在未來一年將從扶持3D節目制作、拓寬播出渠道、擴大用戶規模等各方面扶持頻道發展,其中3D頻道的播出內容質量的提高以及3D頻道落地覆蓋的推進,將是總局下一步的工作重點。而廣播電視規劃院院長姜文波則表示規劃院將重點在3D電視拍攝制作、顯示要求、健康觀看等方面開展標準的深入試驗研究。

廣電總局科技司副司長孫蘇川女士發表開場致辭
上午的研討會圍繞3D電視業務運營的內容展開。針對全球3D發展狀況及未來趨勢,廣電總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在其年度3D技術與趨勢分析報告中表示,目前4K電視發展迅猛,很多廠家都推出了同時具有4K和3D性能的產品,3D和4K可以都是廣播占優勢的業務,可以互相促進。美國和中國的3D電視機數量都已達到了千萬級別,真正的3D運營和VOD是未來發展的重點。3D業務能否增長的關鍵在于,一方面內容支持要持續增加,一方面在3D基礎上不能沒有創新。I3DS亞洲分會秘書長菅野隆文先生則介紹到,目前全球3D電影票房年收入已達到80億美元,而3D廣播也已經超過了50個頻道。3D正處在需要上升期之后的斷層階段,越過這個鴻溝必須依靠內容和技術這兩個翅膀。此外,他認為4K不可能替代3D,但4K可以帶來更好3D的效果,是邁向裸眼3D電視的起步。

菅野隆文先生介紹全球3D發展動向及未來趨勢
針對3D節目的運營,中央電視臺技術管理中心副主任路曉俐首先中國3D試驗頻道開播一年的情況進行了總結,她表示目前多家電視臺都具備了3D節目前后期的制作能力,節目質量均能達到技術指標,但是在運營方面,各臺在節目制作、設備購買和人員培訓上投入巨大,但在廣告運營上缺乏整體廣告時段的規劃和統一運營、收入很少,同時產業鏈各個環節現在還不能在同等水準的情況下連接起來,因此頻道運營是今年各臺努力推進的重點。湖南有線電視網絡 (集團) 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吳建軍則介紹了有線運營商在3D業務運營上的嘗試,湖南有線將目前的3D用戶定位于高端用戶群體,通過基于云電視的3D節目點播、3D頻道回看以及3D游戲等業務來挖掘這個用戶群體,目前內容匱乏和占用網絡資源是兩大主要問題,而商業收費模式也尚待研究。寬泰(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樂永升先生則認為目前3D的問題不是技術問題,而是市場運營問題。2D廣告和3D廣告的性質不同,3D廣告運營需要放開經營、打開思路、創新模式。

嘉賓互動環節
在高峰對話環節中,來自電視臺、運營商、制作公司以及國外3D頻道的嘉賓圍繞我國3D頻道下一步的發展思路,通過題板問答的方式進行了激烈的現場討論。從討論中可以看到,嘉賓們普遍認為3D頻道發展中最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內容質量和運營模式,而在節目形態上最為看好的是電影、紀錄片和體育節目。3D節目的生產、播出到最后終端是產業鏈中的各個環節,沒有好的節目內容就是無水之源,而沒有好的商業模式各環節必然脫節。
下午的研討會內容是多場國內外高質量3D節目制作經驗的演講。會議特別邀請了韓國SKY 3D頻道介紹了韓國3D頻道的發展情況,以及剛剛完成的紀錄片《奇跡土地非軍事區》的制作經驗,片中利用大量自制的延時拍攝、微距拍攝設備完成了朝韓邊境無人區的生態記錄。來自中央、北京、江蘇、天津和上海等多家電視臺的3D負責人介紹了各自完成的紀錄片、晚會、綜藝節目、體育賽事和少兒節目等最具有代表的3D節目類型的制作經驗,代表了各電視臺在各種節目類型上的勇敢嘗試。此外松下電器研究開發(中國)有限公司帶來了其參與制作的倫敦奧運會3D節目制作過程的講解,這也是在國內的首次公開。索尼高清影視技術學院和上海三砥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分別從節目企劃到實施、節目研發與合作的角度分享了經驗。最后,來自臺灣的剛剛獲得2012年世界3D大獎的曲全立先生做了精彩發言,他表示除了技術人員之外,還需要將節目部門的藝術創作人才吸引進來,了解3D、使用3D,才能制作出藝術和技術平衡的優秀作品。

田東潤先生介紹韓國sky 3D頻道的制播經驗

會議現場用3D 4K投影播放了精彩的3D節目片段
本次會議吸引了300多名與會代表的參與,而現場國內外嘉賓同堂的熱烈討論也反映出了目前大家關心3D發展同時又開始理性思考的狀態。在研討會上,路曉俐主任多次提到在3D節目評獎中,除了6家電視臺之外,還收到來自50多個其他單位提交的作品,這充分表明了社會上對于投入3D節目制作的積極性。正如菅野先生所說的,新技術導入市場之后,想要度過上升期到普及期之間的斷層,不僅需要電視臺內部2D和3D部門的合作,還需要包括終端廠商、民間制作機構等產業各界的通力合作,打通3D產業鏈,形成良性循環,3D電視才能真正跨越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