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定位

強光最好用強光源,譬如這一次我用的是一個K5600 Joker Bug200瓦HMI(鏑燈)。盡管這款燈功率極強,但其毛玻璃燈面會造成輕微的光線散射。把這個主光源放置在離演員10英尺遠的地方,指向攝影稍微偏左的位置,即可提供650 英尺燭光的照明亮度。如果光源直接放置在面部前方,布光就會很硬,也會過于扁平。稍微調整主光源的角度至攝影機的左邊,它將提供人物立體感,但生硬的感覺仍然存留。只有當演員鼻子陰影的長度達到適當的長度時,光線就處在最佳的定位上。
主光源顯然只是布光的一部分。我們仍然期望它與背景區別開來,這還需要強的背光,而我們用的是Mole-Richard 750瓦Tweenie。 因為Tweenie是鎢平衡的,而演員的頭發又是深色的,于是用全色溫的藍色發膠來校正鎢光燈為日光,也強化他的頭發色調。圖1示意了在環境內的布光定位。因為我想強光高度定向(日光從窗外透射過來), 就沒有打補光燈,而演員面對的墻壁的環境光增加了足夠細微的光照,但同時仍然給主光源以足夠的方向性。
最終完成的圖像(圖2)最好地說明了我在尋求的感覺。 佳能C500以非壓縮RAW的模式拍攝會占據大量的驅動空間,但卻留有許多的編輯選項。拍攝4K或HD的時候,場景照明要把需要的所有細節都展露無遺。陰影區域不要模糊不清,像素化區域也要在取像框中?,F在攝影機以較高ISO即使在光照不足的情況下也可以拍到非常多的細節。
色溫
色溫同樣在布光細節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拍攝男主角運用了日光型照明,并且我把色溫調整為微藍的4950??K。同樣的,以非壓縮RAW拍攝,即使到后期制作階段仍然能夠調整色溫。
對比男主角和女性,在拍她所有要燈光的地方我們都只用可用的最柔和的照明。 因為我們想把她拍成40年代那種魅力四射形象,她的打光就必需與男主角完全不同。
還用相同的Tweenie來充當主光源,按照場景中的實際光源,可把它放置在偏左或偏右,這仍然只是效果的一部分。我們緊貼演員用一大塊反光板(Rosco 216)來創造出我所期望的柔和感覺,并擴大柔光的區域。盡管光源放置接近人物正前方,我們仍然一直用一塊白色泡沫芯來補光。 圖3示意女主角的布光位置。
反光板放置離目標越近,柔光所呈現出來的效果就越柔和、范圍也越大。像熒光燈、LED燈甚或柔光燈本身都可以用做柔光源;但最柔和的外觀只能把反光板貼近攝影目標,并遠離光源本身。這可以 “擴散”光束,讓它看起來宛若一盞大的光源。
這里我用的是鎢光燈,而且還用了一盞Mole Richardson 200瓦Inky 作為背光。有些人可能會認為,鎢光燈再加橙色燈有點矯枉過正。然而,如果人物發色較淡(這次是金色),用全色的CTO發膠可以讓頭發顯得更淺(或者更金黃色?),并輻射更多的光度。為了達到這樣風彩四溢的效果,背光源是不可或缺的。
色溫盡管通常在3200??K,我還是略作提高,定到3450??K,進一步增強了場景的溫馨感。 她白色的服裝有些許過曝光,還能反射光線,更烘托了這種氛圍。最終的效果如圖4所示。
所有的細節處理對靜像攝影、高清攝像、尤其是4K攝影都完全適用。最終的作品用哪種格式來觀看無關痛癢,關鍵的是鏡頭的適當曝光,并把握好燈光的最佳位置和巧妙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