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2012年7月以來,深圳地鐵蛇口線和環中線列車陸續因信號系統受干擾發生暫停故障。11月以來,由于發生次數頻繁,引發了各界對地鐵安全運行問題的普遍關注。調查的初步結論是:乘客隨身的Wi-Fi干擾了地鐵信號系統的“車-地”通信,造成指令異常導致列車急停。但便攜式Wi-Fi路由器使用2.4G頻段頻率是合法的。在無線會議系統應用中,也存在同樣的干擾問題。
近年來,無線會議系統技術與應用發展迅速,已成為會議系統的重要發展趨勢之一。無線會議系統具有不用布線、可適應會場布局的實時變更、不需要破壞會場原有裝修、系統維護方便、不需要擔心線材老化、便于保管等優點,因而受到高端會議場所以及大型會議中心、行政中心的青睞。
無線會議系統主要有射頻無線會議系統和紅外無線會議系統。
2. 射頻無線會議系統
射頻是指頻率在300kHz-30GHz(3.0×105-3.0×1010Hz)的電磁波。在會議系統的無線化應用中,主要使用433MHz、2.4GHz、5GHz等幾個ISM開放頻段,其中以基于Wi-Fi(2.4GHz)技術的射頻無線會議系統最為常見。目前德國博世(BOSCH)、德國拜亞動力(Beyerdynamic)、比利時Televic等幾個歐洲品牌和部分中國品牌都開發了射頻無線會議系統產品。
射頻無線會議系統的優點是安裝方便,一個系統只需一個無線接入點,不受障礙物阻擋,傳輸距離大(可達30米以上)。
射頻無線會議系統最大缺點是易受無線電干擾,而當今無線電干擾無處不在,且難以預知,飛機、電視臺的轉播設備等都會對射頻系統產生干擾;相鄰會議室之間的射頻無線會議系統也可能相互干擾;頻點資源也瀕臨枯竭,各種無線系統(包括Wi-Fi設備、藍牙設備、無線對講機、無繩電話、無線投影機、無線鼠標、無線鍵盤、中控無線觸摸屏等)互相搶資源,互相干擾。在國內外的各專業展會上,所有射頻無線會議系統均不能現場演示,也正是因為其易受干擾。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關于調整2.4GHz頻段發射功率限值及有關問題的通知》(信部無[2002]353號)第二條稱:2.4GHz頻段作為無線局域網、無線接入系統、藍牙技術設備、點對點或點對多點擴頻通信系統等各類無線電臺站的共用頻段。也就是說,2.4GHz屬于非牌照頻段(unlicense),符合發射功率限制等技術要求的各類無線電通信設備及工業、科學和醫療等非無線通信設備均可使用。因此出現“深圳地鐵遭Wi-Fi逼停”事件也就不難理解了。其他ISM開放頻段,如5GHz的系統出現干擾也是時間問題。
此外,射頻具有穿墻特性,無法保證私密性。即使用數據加密技術也無法保證,因為竊聽者可以用同一廠家的產品在會議室外進行竊聽;而設置用戶密碼則又涉及到人員管理問題。
因此射頻無線會議系統主要應用于對可靠性、保密性要求不太高的會議場所。同一建筑物內也不宜安裝多套射頻無線會議系統。
現行國家標準GB 50799-2012《電子會議系統工程設計規范》第4.2.5-4.2.7條對此也已有明確規定:在同一建筑物內安裝多套無線會議討論系統時,或在會場附近有與本系統相同或相近頻段的射頻設備工作時,不宜采用射頻會議討論系統。無線會議討論系統有保密性和防惡意干擾要求時,宜采用紅外線會議討論系統。采用紅外線會議討論系統時,應對門、窗等做防紅外線泄露措施。
3. 紅外無線會議系統
紅外無線會議系統以波長830-950nm(3.16-3.61×1014Hz)的紅外線為傳輸介質,而紅外線具有可見光傳輸的特性,不能穿透不透明物體(如會議室墻壁,遮光窗簾等),所以很好地保證了會議的保密性。而且紅外無線會議系統不受無線電干擾,相鄰會議室之間也不會發生干擾,早些年的節能燈諧波干擾問題也早已經解決。因此,紅外線方式非常適合會議場所應用。事實上,在無線方式的同聲傳譯應用中,紅外線同聲傳譯系統早已淘汰了基于射頻的同聲傳譯系統。
紅外無線會議系統的不足之處主要在于:單個紅外線收發器的信號覆蓋范圍不夠大(覆蓋半徑約為10米左右,可通過連接多個收發器增加信號覆蓋范圍),大型會場中紅外線收發器的安裝數量和位置需要根據現場物理環境進行計算。
紅外無線會議系統分模擬紅外無線會議系統和數字紅外無線會議系統。日本鐵三角(Audio-Technica)、TOA等品牌推出了模擬紅外無線會議系統,限于模擬音頻技術,音質只能做到頻響200Hz-4.5kHz(-3dB)、信噪比50dB左右。如今專業音視頻系統的數字化已成為發展趨勢,模擬紅外傳輸方案的音頻性能已經大大落后于系統配套的擴聲系統及音視頻處理系統。
數字紅外無線會議系統采用dirATC-數字紅外音頻傳輸與控制技術,音質優越,可達頻響20Hz-20kHz(-3dB)、信噪比80dB以上,是較為理想的無線會議系統解決方案。數字紅外無線會議系統符合國際標準IEC 61603-7,可以和采用相同國際標準的數字紅外同聲傳譯系統兼容使用。數字紅外無線會議系統由深圳臺電(TAIDEN)于2008年發明。
中國國家會議中心共有十余間會議室配備了數字紅外無線會議系統,工程建設時只需在每個會議室內預先安裝數字紅外收發器(也可以使用流動的紅外收發器),會議單元可以在需要時流動使用,會議室布局可以自由變化,會議室也可以合并分拆,上下左右相鄰的多個會議室都不會相互干擾。
4. 結束語
由于會議系統應用場合的特殊性,安全可靠性是會議系統設計的首要原則。當今無線產品及其應用越來越多,基于射頻技術的無線會議系統不可避免地會受到無線電干擾,希望各方對無線會議系統的安全可靠性問題引起充分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