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篇
數十年來,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一日千里,操作系統的出現和文字處理功能成為計算機歷史上兩次巨大的技術革命。如今,第三次計算機革命的浪潮——PC走向“PC3+ E”——正在席卷而來。PC3+ E意思是指PC從單純的個人電腦變成個人計算(Computing)、通訊(Communication)、控制平臺(Control)及娛樂(Entertainment)的中心,PC將成為銜接計算控制、無線通訊、視頻圖像處理的關鍵紐帶。PC的第三次技術革命迅速推動了多媒體技術的前進,帶動視頻技術朝著全面數字化的方向不斷發展。現在,計算機已經成為一切行業發展的基礎,而所有行業的也將與IT行業進行越來越緊密的結合。

顯示控制領域在整個AV行業有著悠久的歷史,同時也是整個AV行業IT化最早的先驅,從Jupiter system在80年代中期開發出第一個基于X-windows(Unix前身)多屏顯示系統,為顯示墻領域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從此大分辨率的桌面,高幀率的視頻采集成為顯示墻控制器的標志。而究其Jupiter產品誕生之初就是以IT技術為基礎,解決AV問題的思路。通過數字化的采集和IT化的架構,奠定了其PC架構顯示墻處理器的基礎。從90年代初期的N系列到21世紀的fusion系列全部延續著這一經典設計。而隨著數字化視頻的不斷普及,AV界的革新也逐步對IT行業產生影響,SDI,HDMI,等諸多新的接口,FULL HD,1080P,4K等新的技術標準也由廣電等專業領域走進了更加通用的行業,也正是數字化視頻的不斷普及,在2008年后,Jupiter推出了基于全數字交換技術的fusion catalyst產品,標志著從模擬時代像數字時代的革命性轉變,使用雙鏈路DVI技術,把IT行業的高科技成果在AV行業得到應用,大大擴展了系統的功能。
AV與IT行業融合的又一典型應用當屬Jupiter于2008年推出的PixelNet,分布式顯示控制系列解決方案,網絡化是未來整個IT產品發展的必然趨勢,而正是把握了這一特性,Jupiter推出了基于網絡技術的分布式顯示系統,第一次嘗試將兩種不同的行業通過技術作為紐帶完美的連接到一起,時至今日,網絡化的顯示設備已經儼然成為市場上一個主要的發展方向,可以說Jupiter又一次站到了整個行業的前列。使用網絡的架構,使顯示設備不再受空間的限制,擴展靈活方便,使用一套系統可以控制整個網絡內所有的顯示設備。同時針對AV行業對圖像質量要求高,延時低的特點,PixelNet系統在傳輸放棄了高延遲 高丟包率的TCP/IP協議,取而代之的采用了更接近物理層的介質訪問控制協議,使網絡帶寬被最大化的使用,延遲和丟包幾乎被消除。同時為了保證圖像傳輸的高質量,通用的H.264技術被摒棄,取而代之的是像素級完美還原的無損傳輸技術,對圖像不會產生任何的損失,帶來完美的用戶體驗,通過GPU補償技術,使圖像在放大數倍后都不會產生失真和模糊等問題。
如今,高度IT化的fusion catalyst和PixelNet系列產品被廣泛應用在軍事,應急指揮,交通調度,安防,金融等等諸多關鍵領域中,為數字化的顯示系統提供著穩定強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