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晚,由上海市文廣影視管理局、虹口區政府指導,上海市教委支持、由上海國際航運服務中心四維音樂工程設計聯合主辦的 上海交響樂團“北外灘景觀3D全息交響音樂會”在上海國際航運和金融服務中心開放式露天廣場激情奏響。

作為2013上海國際藝術節及2013上海首屆市民文化節的重點演出項目,“北外灘景觀3D全息交響音樂會”是國內首次在露天城市景觀中運用基于“WFS波場合成”的3D全息擴聲技術來演繹的交響音樂會,這是一次在聲音還原技術上革命性的突破。
28日上午,主辦方特邀上海交響樂團團長陳光憲先生和四維音樂工程設計鄒四維先生親臨現場。“以前也舉行過戶外露天的交響音樂會,但音響效果總是不盡如人意。但這次利用3D全息擴音,就能讓聽眾有種置身音樂廳的感覺。這無疑是一場音樂的革命,也讓高雅音樂走進更多普通市民的生活。”上海交響樂團團長陳光憲說。

四維音樂工程設計總裁鄒四維也發表演講,為觀看樂團彩排的聽眾普及交響樂和3D全息擴聲技術的相關知識,讓聽眾在聆聽高雅音樂的同時,也能享受到領先是聲音技術給大眾的文化生活帶來的益處。

此次戶外3D全息交響音樂會的舞臺坐落于擁有浦江兩岸美景的絕佳視角北外灘開放式露天廣場。作為首屆上海市民文化節的重頭戲,“北外灘景觀3D全息交響音樂會”為了讓上海市民領略到高雅藝術的魅力,在戶外運用3D全息擴聲技術,讓聽眾彷佛身在音樂廳被音符所包圍。浦江水環繞在舞臺邊,觀眾可以在欣賞浦江兩岸夜景的同時,在露天環境下享受與音樂廳相媲美的音響效果。

在著名指揮家陳燮陽先生的指揮下, 中外古典名曲輪番上演,借助3D全息擴音技術,在戶外平臺上完美呈現以往只有在劇場才能營造的絕佳音樂效果。《威廉•退爾》序曲、《紅色娘子軍》、《流浪者之歌》、《胡桃夾子》等一首首耳熟能詳的中外經典名曲,被音樂家們演繹得出神入化、醉人心弦。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李秀英演唱了《我愛你中國》,引起了在場觀眾的廣泛共鳴。

在男高音韓蓬的《今夜無人入眠》中本場演出被推向高潮。傳統交響樂與創新聲音技術的完美結合讓現場四百多名聽眾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

運用3D全息擴聲技術,能夠最大程度上在露天的聲場中還原室內交響音樂廳的聲音體驗,這不僅還原了基于時間軸上的傳統交響音樂本身,而且包含了X,Y,Z軸的3D空間聲音架構及各樂部之間的位置關系。觀眾將被包圍在掛有134個音箱的3D全息擴聲系統之中,即使在露天環境下,也能夠獲得自然的、真實的交響樂聆聽感受。同時,“北外灘景觀•3D全息交響音樂會”也將是國內首次采用3D全息聲音技術來進行現場錄音的交響音樂會。3D全息聲音技術是一次音頻行業的產業鏈變革,從音樂創作、錄音、傳輸到后期制作及還原,都是革命性的巨變,為我們開啟音頻行業的新紀元。

“我一直很擔心廣場音樂會,因為我認為它的音響幾乎不可能搞好,但是今天是個3D全息音響,這是在我們國家首次應用。我今天聽了之后很滿意。因為它能夠把樂隊的聲部放射出來,使得整個交響樂的演奏生動,回歸到自然。這是四維音樂工程設計公司設計的。這項技術是行業的發展,這樣不管在廣場,還是室內都能聽到更好的音樂。”
——著名指揮家,曹鵬
“我覺得這是一個別開生面的音樂會。對于室外音樂會,最大的問題就是音響。今天的音樂會解決了音響問題,使得整場交響樂聽起來非常清晰。別的室外音樂會往往還在某些方面存在問題,如一些擴音的調制等。所以我覺得這次是個很大的進步。”
——上海交響樂團團長,陳光憲
“本來在室外就很難舉辦音樂會,比如天氣因素影響。但是這次調音好,音響的聲音質量也好,所以聽著的感覺非常不錯。后面的喇叭營造了混響的感覺,利用效果聲給了觀眾很好的音樂廳的感覺。”
——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總監,劉文國
“聲音很好,本來在室外聲音很散,達不到室內音樂會的效果,但這次達到這樣的效果。(希望3D全息聲音技術) 這能在體育場里實驗,來解決聲音的反彈問題等。”
—— 上海世博會開閉幕式總導演,國家一級導演,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副總裁, 滕俊杰
“我聽下來的感覺非常好。沒想到這樣一個露天的音樂會能夠產生如此好的效果,所以我覺得四維音樂工程設計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這可以說是在露天,創造了一個沒有墻的音樂廳。我覺得非常好,很有前途。因為這樣就是不用受到音樂廳的限制,在很多景點的地方都可以舉辦這樣的音樂會。”
—— IMAX中國副總裁,周子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