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互聯網手機大戰重演,一個個“互聯網企業+傳統廠商”的軟硬組合接踵登場。遍布PC、手機、平板之后,互聯網大佬又看上了電視。他們將這第四塊屏幕作為自我展示與吸金的新領地。
迷霧重重。各種復雜的排列組合讓人晃眼,單干的風險機遇并存,合作也未必能取到真經。一切不過是再次驗證一條鐵律:在利益面前,“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盡管種種合縱連橫展示的都是源自智能手機的“蘋果(iOS)+富士康”的合作模式,但其代表的軟硬一體化的核心卻未能在互聯網電視中得到真正體現。
這注定是一場追隨者的戲碼,鮮少顛覆者的革命。
因此,未來關卡重重:互聯網電視的“大塊頭”不同于電子產品中的“快消明星”手機,可移動性差,受限需求更新慢,物流供應要求高;盒子、電視棒等產品替代性強;娛樂中心已經遷移,對年輕人吸引力不足;內容生產和盈利模式還處于投石問路階段,現實問題才剛剛暴露。
BAT在搶占市場的同時,似乎將重心更多放在軟硬融合和“拾漏補缺”上,以此達到鞏固、完善自身生態圈的目的,而忘記了創新本身。他們如果僅著眼于搶占終端入口,而忽略設備協同、終端交互等方面的突破,原有的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上的體驗難以直接在家庭互聯網中實現。
如果互聯網電視不過是手機、平板的放大版,這多少有點令人失望。交互應該成為未來的關鍵詞,是制約用戶體驗的重要因素。
人們想要的互聯網電視不止于此,它應該走得更遠一些,像智能手機那樣去改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