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又來了,邁著細致的步伐、不打招呼地闖入了傳統AV大屏幕廠商們約定俗成的勢力范圍,爭吃搶穿。看著這個曾經粗糙的家伙、如今出落得如此細密標致,AV廠商們有些不知所措,是歡迎、引入,還是拒絕、妥協?2010年,LED曾經救過DLP拼墻的命,成功地用LED光源阻擊了液晶拼墻的來勢洶洶,可以說是有恩。但這次,好像不是來合作的,而是赤裸裸地搶地盤來了。而且雖然都叫LED,但前后顯然不是一撥。上次合作愉快的是LED光源,這次是LED顯示。LED顯示屏在戶外顯示方面可謂是獨占鰲頭,占據絕對的霸主地位,后來慢慢又滲入室內,用于禮堂、展覽、酒店、地鐵等需大幅畫面宣傳展示的場合,如今它竟然虎視眈眈地要進入指揮控制、安防監控、廣電等這些要求很高、顯示精細、信號復雜的,AV大屏幕廠商們賴以生存的地盤,能不讓AV廠商們緊張嗎?
競爭使然
受益于前些年經濟高速增長、城市化建設快速擴張,LED顯示屏也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LED廠商們都還活得不錯。但隨著經濟放緩、出口減少,市場空間變得擁擠起來,企業訂單下降、價格持續下滑成為市場的主基調。不少廠商在經濟繁榮時擴張的生產線常常處于吃不飽和間歇性停產的境地,很多LED企業的無序競爭,更加劇了境況的惡化,不少企業被迫關停并轉,大家在“紅海“中苦不堪言,常規顯示屏的競爭已經到了水深火熱的地步。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各LED顯示屏廠商都開始在尋找自己的定位,深挖細分市場。一些企業希望憑借技術創新進入一些門檻較高的市場領域,如看到DLP在高端室內顯示市場應用中存在的種種不足,洲明、利亞德、藍普、銳拓等就加大對LED小間距顯示屏的技術研發,搶占傳統LCD、DLP等拼接屏市場。
雖然此領域競爭也十分激烈,但相較LED市場,還是比較溫和的,更重要的是此領域還保持著一定的利潤率,所以,以此作為突破重圍重點開拓的“藍海”也就不足為奇了。當然如此”跨界”行為必然是動了AV顯示廠商的”蛋糕”,一場LED與大屏幕廠商競爭的序幕也由此拉開。
何德何能叫板AV
LED顯示屏是一個發展相當成熟的產品,至今已經有20余年。從起步時顯示文字內容為主、到之后的圖文并茂及動態視頻,被廣泛應用在戶內外大型廣告、舞臺表演、展覽展示、賽事運動、酒店大堂等各種場合。LED具有顯示面積大、亮度高、色彩鮮艷、拼裝容易,建筑空間利用率高、維護成本低等優勢。但之前未能進入室內中高端主流應用主要是由于LED顯示像素間距較大、近距離觀看畫面顆粒感強。
近幾年隨著技術發展,半導體制作工藝日趨成熟,LED顯示點間距越來越小,分辨率越來越高。2011年市場上出現了P4全彩屏,2012年P3和P2.5 LED屏進入市場,2013年小間距LED顯示屏被徹底釋放,P2.0、P1.8、P1.5、P1.4等新品層出不窮,P1.2、P1.0等更小點間距的產品也被研發和生產出來,分辨率、刷新率、灰度等都得到大幅提升。

如今市場上把P2.5以下產品統稱為小間距LED顯示屏。它最大的優勢在于顯示屏完全無縫以及顯示色彩的自然真實。洲明市場總監吳猛認為,拼接縫隙是影響視覺感受的重要因素,當時室內主流DLP拼接和液晶拼接由于物理特性使然,都或多或少存在拼縫,技術的發展只能令拼縫縮小,卻無法使其消失。投影拼接雖然在物理上無縫,但存在融合帶,這十分考驗廠家的技術實力,而且需要定期調整才能保證融為一體的效果。
而LED顯示屏憑借著無縫拼接的特點,在拼接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可塑性。色彩表現好是因為LED的色域要比DLP、液晶圖像信號的色域更廣,可以復現出更多的顏色,能夠更準確地反映物體的真實性。空間利用方面,當前的室內小間距LED的屏幕厚度已經可以做到10-15cm,采用前維護后,完全可貼墻而立。
此外,在色彩一致性方面,LED表現也比DLP拼接要好。淳中視訊表示,DLP拼接由多個單元組成,每個單元之間存在差異,整屏的色彩和亮度的一致性是DLP拼接最難掌控的地方,一次調整后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差異還會變化,需要運行一段時間校正一次。小間距LED在一致性方面效果較好,成熟的逐點校正技術,使其調節過程簡單,維護方便。
通過以上我們看出小間距LED確實擁有硬實力,具備了沖擊現有競爭格局,進入中高端應用的可能。
“不管你喜歡或者不喜歡,小間距高密度LED顯示屏(P2.5及以下)在2013年強勢入侵AV工程領域,與高亮度工程投影機大屏幕顯示、DLP大屏幕拼接墻、液晶拼接屏一樣,成為大屏幕顯示的生力軍。” 真視通多媒體應用事業部總經理王惠娟如此表示。“對客戶來說,小間距LED在高亮度、無拼縫、安裝空間小幾個方面有著不可抵擋的誘惑,客戶主動要求的比例呈上升態勢,在2013年,大型會堂的顯示屏方面,八成以上的客戶會要求把LED屏作為方案之一進行選型比較;監控和生產調度指揮中心方面則會慎重一些,約三成的客戶會咨詢使用LED大屏方案的可行性。”

短板也明顯
無可否認小間距LED已經開始在控制室項目中嶄露頭角,有一部分電力、公安行業用戶開始采用小間距LED產品作為室內顯示應用,但LED并未在室內監控領域展示其最優異的顯示效果,大部分客戶對于小間距LED在室內應用仍持謹慎態度。賽麗電子技術部劉曉敏女士如此告訴記者。
那么到底小間距LED有哪些不足讓大家還心懷疑慮呢?簡單總結為:分辨率低、亮度高、穩定性不足、價格高等。
分辨率低是最為詬病的。上海超銳麗公司總經理孫安君直言:小間距LED與DLP和LCD屏幕相比最大的缺陷就是分辨率,分辨率比PDP的產品更低,同等顯示面積下,小間距LED拼接像素點位要少于DLP拼接。因此分辨率低的固有特點決定了其無法成為控制室超高分辨率顯示方案的替代產品。
為了形象說明LED的分辨率不足,淳中視訊和賽麗電子還為記者提供了兩組對比數據:一是以12×2m的顯示面積為例,采用目前最小的1.2mm間距LED,整體分辨率為10K×1.7K=1700W像素,而采用60英寸DLP拼接可以達到14K×2.1K=2940W像素,DLP拼接整體像素比LED多了70%,如果采用50英寸DLP單元整體像素數量差別會更大。再以P2.5管徑的全彩室內LED屏為例,如果要點對點顯示一個1080p的信號,大約顯示面積在8.3m2左右,用戶往往很少情況下會采用這么大面積只顯示一幅圖像。分辨率成為限制LED在室內監控領域大范圍應用的主要制約。
既然分辨率不足,那提高不就行了嗎?GQY技術總經理王征表示沒那么簡單:“提高分辨率就需要縮小間距,現在最小間距的產品為1.0mm,但隨著間距的縮小,散熱、壽命、色彩一致性、維護等就會出現問題,原來次要矛盾就會突出為主要矛盾,隨后就要解決這些后續問題,更為復雜麻煩。”雖然GQY已經推出了多種規格的小間距LED,但看來王征對此并不樂觀。
其次是亮度問題。亮度太高,體驗度差,這是市場上用戶對小間距LED普遍感受,對此甚至有用戶開玩笑說,觀看時間長了是否會得青光眼呢?這真是“成也蕭何敗蕭何”,亮度可是LED曾最引以為傲的特點。關于亮度技術,賽麗電子技術部劉曉敏女士給記者做了一個簡單技術講解。早期全彩LED屏采用的是大電流密度芯片,主要是以舞臺演出、戶外廣告為主要應用,較高的亮度、明艷的色彩可以吸引客戶的眼球,但當全彩LED進入室內監控領域,高亮度反而成為它的制約。室內監控用屏最合適的亮度范圍在200-500cd/m2之間,亮度高不但會造成功耗過高,同時嚴重的話還有可能造成觀看者視力損傷。但降低了亮度,LED屏引以為傲的高對比度、色彩還原性等都會相應的大打折扣。此時以大電流芯片為核心的技術已不再適用,取而代之小電流技術以及基于小電流技術的器件封裝變得至關重要,當前正在研發突破之中。總之低亮度高灰階的技術難度和高昂的成本,是目前LED顯示屏和其他顯示設備之間最大的差距。
另外,由于出現的時間不長,小間距LED的穩定性也是用戶顧慮的重要因素。真視通是主做AV工程項目的公司,其多媒體應用事業部總經理王惠娟告訴記者:在多次廠家的產品演示中,每一次必定會出現LED屏的壞點、呈條狀或塊狀的色彩閃爍。雖說行業的規范標準是萬分之三的壞點率,但是,所有集成商都明白,客戶對壞點的忍耐度為零。LED的器件、封裝、焊接、抗靜電能力等,都是影響顯示屏穩定性,并進一步影響小間距LED屏市場份額的重要因素。
雖然小間距LED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相信隨著科技創新的應用,小間距LED屏的一些應用壁壘,就像當年等離子屏的灼傷、液晶屏的影像殘留一樣,會逐漸成為歷史。而且可以看到LED行業已經有很多廠家著手改進,比如洲明推出的UTV小間距LED屏低亮高灰的設計理念,著眼的就是改進LED屏人眼長時間觀看的舒適度。LED上游廠家,也在小電流密度芯片上加大了研發力度,致力于解決小電流芯片反向漏電流問題。傳統的DLP廠家威創,則在介入小間距LED顯示屏產品市場后,充分發揮其在室內監控和生產調度指揮中心領域多年的經驗技術和客戶資源積累,提供顯示屏以及顯示后臺的圖像處理軟、硬件一體化的解決方案。

適應場所
小間距LED屏的殺入,確實對大屏幕市場造成了一定影響。如洲明市場總監吳猛所說,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成本的不斷下降,小間距高密度LED顯示屏目前逐漸突顯其優勢,正在帶動更大的應用市場空間。洲明推出的小間距LED目前已經應用到城市和航天監控中心、部隊指揮中心、電視臺演播廳、候機廳候車廳、會議廳、戶內廣告、電影院、證券金融、教育系統等多種領域。不過大屏廠商也不必過于緊張,每一種產品的適應范圍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一個產品通吃所有。真視通王惠娟就認為,雖然LED廠家把觸角伸向了監控和生產調度指揮中心,并且一些傳統的DLP知名企業,如威創、GQY等,也紛紛介入小間距LED產品市場,但在現階段小間距LED屏的主要應用領域還是在大型會堂的顯示設備上,它在新應用領域的市場開拓,首先應該定位在與大型工程投影機的市場競爭上。
威創公司中國區業務部總經理張斌也認為小間距LED屏在會商、廣電等應用領域有較大的發展潛力。不過在控制室指揮調度和安防監控等應用領域,DLP和LCD仍然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對此真視通王惠娟有自己的看法,她表示在監控和生產調度指揮中心應用場合,需要相對更近更長時間地觀看屏幕,小間距LED屏有三個致命的技術壁壘,一個是在小顯示面積上呈現高分辨率畫面的需求,比如多個小監控畫面都要高清顯示,生產調度的超高清地圖或超高清圖像的顯示需求等;另外一個是長時間觀看的舒適度;第三是屏幕顯示的穩定性,即壞點的發作頻率和發生密度。如果客戶對這三點要求不高的話,小間距LED屏的“殺傷力”巨大。
一幅大畫面的整屏顯示采用LED屏可以得到很好的顯示效果,所以從應用層面來看,小間距LED產品主要市場還是由客戶的顯示需求引導。如果整屏只顯示一幅電力調度圖,一幅GPS、GIS圖、應用矢量軟件圖等,比較適合用LED。而在室內監控領域,多數行業都是既有高分辨率矢量圖的顯示需求又同時有多路視頻監控圖像的顯示需求。這種情況下,可以采用中間LED屏,兩側液晶拼接的組合模式來達到一個好的顯示效果。而對于視頻監控,由于無法做到多路高分辨率視頻圖像的同時顯示,單一的LED屏便不再適用。賽麗電子技術部劉曉敏女士表示。
無論如何,不可置疑的是,小間距LED屏必然會蠶食部分傳統DLP和平板拼接的市場。是否會有顛覆性的改變,其實取決于小間距LED顯示屏產品自身的完善,包括LED顯示屏高端廠家對周邊處理器、應用軟件的技術深化;LED上游廠家針對客戶應用需求的技術創新;LED產品的穩定性;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的成本進一步下降等等綜合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