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巴可,或者說是這兩年的巴可已經變得和以前有很多不同。包括去年推出的5000流明級別的工程投影機,以及最近收購的X2O Media這家軟件公司和產品,人們不禁要問這些變化究竟代表了巴可怎樣的“未來戰略”!
從工程的巴可到商用的巴可!傳統的巴可是什么樣子的呢?核電站指揮中心的大屏幕、奧運會主場館光彩琉璃的開幕式、IMAX大片,3D放映廳中震撼的視頻效果……巴可的工程總是圍繞著最高端的應用進行:這些市場空間不僅技術含量是一頂一的,成本和造價更是一頂一,而且“利潤率”也必須是一頂一的。
不過,X2O Media或者5000流明的工程投影機,卻不能完全指望以上這些市場來消化。事實上,巴可新的產品線,更多的是面向與“工程”相對的“商用市場”,包括高端教育、會議室、文化、廣電、零售、“馬路顯示”——這些商用應用,有些已經很有歷史,有些才在最近幾年興起,但是,無論哪一類,似乎巴可已經認定“商用”是其未來成長的方向。

從技術的巴可到體系競爭的巴可!在此前純粹集中在工程市場的巴可身上,客戶更多感受到的是巴可強大的技術實力:幾乎每件產品所能達到的應用指標,都在業界堪稱鳳毛麟角。40000流明的工程投影、活靈活現的數字影院、最高安全標準的DLP拼接墻……如果客戶選擇了巴可,最直接的理由就是“沒有巴可的技術做不到的”,這樣一種“技術實力”的認可。
但是現在,巴可推出了具有數十家競爭者的5000-8000流明級別的投影機,收購了X2O Media軟件公司、以便獲得數字告示這個數千家競爭者的市場的一些產品支持:巴可雖依然擁有一頂一的技術實力,卻也在尋求那些“非技術性”因素對市場的拓展價值。包括以固有的客戶群關系網絡,開拓新產品線業務;在更為廣泛競爭的領域展示巴可品牌和服務的實力;提供基于通用技術和標準下的、多樣化網絡視訊產品和解決方案……巴可正在不同的市場領域,嘗試包括技術以及其他競爭要素在內的綜合化的體系營銷實踐。
從小圈子的巴可到大圈子的巴可!圍繞巴可的變化,最直接的市場感受是:現在,在更多的顯示應用領域能看到、感受到這家世界巨頭的身影。從工程到商用、從技術競爭到綜合體系競爭,巴可正在將自己的業務活動外延擴大,并謀劃新的成長極。

以上提到的巴可的變化,并非是巴可這一個大屏企業的特征。事實上,多元化已經成為整個大屏產業的一個“戰略命題”。
包括高端工程投影企業、背投拼接墻企業、大型集成商和渠道商,都在面臨至少如下兩個問題:第一,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第二,自己產業和業務的外延邊界在哪里?
這兩個問題也可以表現為如下的事例:GQY進入安防探頭和智能行走產品領域、威創開發了液晶拼接等廉價產品市場、同輝佳視將數字告示,自主品牌和拼接墻渠道商多重身份融合、雙旗不僅代理商用顯示產品,也建立了獨立的自主品牌、海康威視加大了拼接墻產品的自主開發……這些變化和巴可推出5000流明投影機、收購數字告示軟件商幾乎如出一轍!
不脫離原有業務范疇、不脫離原有優勢競爭力,盡量擴展產品線和服務領域、延伸產業鏈,盡量告別單一的技術或者產品競爭方式,謀求更多市場領域的突破——可以這樣概括包括巴可威創在內的一系列專業視訊企業的“戰略變化”。

產生如上的產業變化的原因是:企業需要成長的空間,而原有業務范圍束縛了企業的進一步壯大;視訊行業技術向過剩化發展、簡單的技術領先的競爭方法正在逐漸減效;新興市場,如普及型安防和電視墻系統的應用、數字告示市場的崛起,帶來了視訊行業新的產業機會;視訊行業企業積累起來的“歷史客戶資源”,在新興市場和應用技術不斷涌現的背景下,呈現出,要么進一步發掘這些客戶資源的價值,要么被其它行業競爭者搶奪掉的兩極可能……
這些行業特點,使得大屏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能簡單的停留在原有的技術優勢和客戶優勢上,必須升級自己的競爭層次,必須構建綜合化的競爭力體系;同時,這些行業特點也使得大屏視訊行業的企業,必須拓展其業務邊沿,在新業務市場中占據競爭主動地位,構建以攻為守的企業成長戰略。
作為行業內的代表企業,巴可的變化,多多少少可以作為一種參考,成為指導行業內其他企業學習、發展和制定自身成長戰略的標尺。而筆者認為,巴可三個轉變的核心可以概括為:盡量在視訊行業客戶需求已經多元化的時代,使得自己的業務也多元化,進而真正實現“一站式”滿足客戶多樣需求的服務價值。
這種轉變的核心本質就是:大屏企業已經不是技術企業、制造企業,而是信息化綜合服務商,是服務企業。大屏企業必須出售可以滿足客戶大多數信息化視訊需求的產品和系統,才能在未來“留住客戶”,也留住自己的產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