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音樂家協會主辦的2005 北京市合唱節在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太廟廣場正式啟動。此次合唱節由首都精神文明辦、市總工會、市文聯、市音協主辦,市職工文化協會、勞動人民文化宮等6家單位協辦,并得到市文化局、北京日報、勞動午報的特別支持。
本次合唱節的音響系統通過使用英國TiMax矩陣系統進行多聲道全景擴聲,使觀眾區域得到了清晰及準確的聲像定位及音質還原。
TiMax名字來源于TimeMatrix——時間矩陣,特別適合于需要進行聲像定位全景擴聲(完整提供舞臺表演樂隊/合唱的深度/寬度至現場每位聽眾,非立體聲/單聲道擴聲,同時也提高聲音的清晰度)及音響特效的表演空間或競技場所使用。TiMax最大能組成32路輸入及32路輸出的音頻矩陣系統。使用哈斯效應理論, TiMax 可以通過與輸出口連接的音箱定義很多的聲像,并能把某個輸入對應某個已定義好的聲像,或者使某個輸入信號在已定義好的聲像之間進行需要的移動或飛越。TiMax能對無數個不同輸入狀態下的表演場景進行場景存儲,并能根據需要使用內部計時時間、外部MIDI 信號、RS232 信號及與MTC 和SMPTE 相容性的時間碼信號進行調用。每個表演場景被調用后都能根據需要通過MIDI信號、RS232信號、SMPTE 相容性的時間碼信號及繼電器模塊對外部設備(如聲音的播放、舞臺機械的動作及冷煙火的觸發等)進行同步控制。由此可見TiMax是一個非常強大的音頻效果矩陣處理及控制系統。
此次2005北京合唱節開幕式運用了7路輸入及8路輸出的TiMax系統進行擴聲,主要目的要使樂隊及合唱隊能得到一個良好的聲像定位及聲音清晰度。
合唱隊寬約60米,分左、中、右三大塊,我們把這三大塊合唱隊分別定義三個聲像;樂隊在合唱隊中間的前面,寬約30米,深約20米,我們劃正十字把此舞臺分成四塊并分別定義四個聲像;因此總共需要7個聲像定義,每個聲像定義對應一個輸入(包含此區域的所有話筒輸入),因此共需要7個輸入。
觀眾區寬約80米,深約20米,我們在觀眾區前面平均布置了8 組音箱,所有聲像定義都通過這8 組音箱進行設置。每個聲像定義設置不但使觀眾區不同位置的觀眾對聲像位置發出的聲音具有很好的方向感;同時對遠距離聲像位置發出的聲音也具有增強的作用,其大大提高了聲音的清晰度(如在觀眾區左邊能聽到幾十米遠表演區右邊發出的非常清晰的聲音及方向感)。
合唱節開幕式精彩的演出通過TiMax系統的使用給以了每個觀眾親切及極強立體感的藝術享受。
系統設計:鄧奕堅,李建丹.音響工程:田九環,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