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被業界稱為高清元年,這一年,高清網絡攝像機對傳統的模擬攝像機進行了一輪全新覆蓋。又是四年過去了,當年的高清需求成了基本需求,而用戶對清晰度的追求永遠是更清晰。
現今,200萬像素攝像機已經是家常便飯,而具備300萬或500萬像素的攝像機也不斷出現,變得常見起來,而更高像素的4k(約830萬像素)也并不少見了。說起4K,大家首先可能想到的是各大家電賣場里的4K超高清電視,巴西世界杯賽場內的大屏幕也采用了4K的顯示技術。當前的4K電視,更多的標榜是在硬件材質上,但并非是整體的解碼技術都與之匹配,說的再簡單一點兒,大家都避談了解碼技術和4K片源這兩項對于4K觀影效果極其重要卻容易被忽視的地方。
說到這里,我們首先要談到的是編碼技術,我們沒有注意到H.265的到來,這一比H.264幾乎領先一代的編碼技術,才是4K是否真的能達到4K的關鍵。沒有H.265就沒有視頻行業的4K,硬件分辨率提升不容易,但是編碼技術的領先更是關鍵。
回顧一下編碼技術的歷史,H.263可以2~4Mb/s的傳輸速度實現標準清晰度廣播級數字電視(符合CCIR601、CCIR656標準要求的720*576);而H.264由于算法優化,可以低于2Mb/s的速度實現標清數字圖像傳送;H.265 High Profile 可實現低于1.5Mb/s的傳輸帶寬下,實現1080p全高清視頻傳輸。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H.263支撐起了720P,H.264帶來了1080P的黃金時代,回想一下H.264已經誕生十幾年了,今天在4K大行其道的時候,我們能忘了背后關鍵的H.265么?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未來幾年,或許是H.265的天下。
談到高清,大家也會想到網絡。而對于4K這樣的超高清來說,網絡傳輸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帶寬。以目前主流的H.264壓縮技術來看,能夠將1路4K@25fps的圖像傳輸保證在15Mb/s以內就已經很好了。那么對于我們目前國內的網絡條件來說,這樣的帶寬需求,顯然還是太高了。
H.265編碼是4k技術在未來能夠得到進一步推進的一項重大技術,H.265是目前公認的未來4K編碼技術,支持該編碼意味著可以更流暢的編碼/解碼4K視頻。但是和現在主流的H.264來對比看, H.265提供了更多不同的工具來降低碼率,以編碼單位來說,H.264中H.265助力超高清發展
2010年被業界稱為高清元年,這一年,高清網絡攝像機對傳統的模擬攝像機進行了一輪全新覆蓋。又是四年過去了,當年的高清需求成了基本需求,而用戶對清晰度的追求永遠是更清晰。
現今,200萬像素攝像機已經是家常便飯,而具備300萬或500萬像素的攝像機也不斷出現,變得常見起來,而更高像素的4k(約830萬像素)也并不少見了。說起4K,大家首先可能想到的是各大家電賣場里的4K超高清電視,巴西世界杯賽場內的大屏幕也采用了4K的顯示技術。當前的4K電視,更多的標榜是在硬件材質上,但并非是整體的解碼技術都與之匹配,說的再簡單一點兒,大家都避談了解碼技術和4K片源這兩項對于4K觀影效果極其重要卻容易被忽視的地方。
說到這里,我們首先要談到的是編碼技術,我們沒有注意到H.265的到來,這一比H.264幾乎領先一代的編碼技術,才是4K是否真的能達到4K的關鍵。沒有H.265就沒有視頻行業的4K,硬件分辨率提升不容易,但是編碼技術的領先更是關鍵。
回顧一下編碼技術的歷史,H.263可以2~4Mb/s的傳輸速度實現標準清晰度廣播級數字電視(符合CCIR601、CCIR656標準要求的720*576);而H.264由于算法優化,可以低于2Mb/s的速度實現標清數字圖像傳送;H.265 High Profile 可實現低于1.5Mb/s的傳輸帶寬下,實現1080p全高清視頻傳輸。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H.263支撐起了720P,H.264帶來了1080P的黃金時代,回想一下H.264已經誕生十幾年了,今天在4K大行其道的時候,我們能忘了背后關鍵的H.265么?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未來幾年,或許是H.265的天下。
談到高清,大家也會想到網絡。而對于4K這樣的超高清來說,網絡傳輸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帶寬。以目前主流的H.264壓縮技術來看,能夠將1路4K@25fps的圖像傳輸保證在15Mb/s以內就已經很好了。那么對于我們目前國內的網絡條件來說,這樣的帶寬需求,顯然還是太高了。
H.265編碼是4k技術在未來能夠得到進一步推進的一項重大技術,H.265是目前公認的未來4K編碼技術,支持該編碼意味著可以更流暢的編碼/解碼4K視頻。但是和現在主流的H.264來對比看, H.265提供了更多不同的工具來降低碼率,以編碼單位來說,H.264中每個宏塊(marcoblock/MB)大小都是固定的16x16像素,而H.265的編碼單位可以選擇從最小的8x8到最大的64×64。但事實上,H.265和H.264標準在各種功能上有一些重疊,例如,H.264標準中的Hi10P部分就支持10bit色深的視頻。另一個H.264的部分(Hi444PP)還可以支持 4:4:4色度抽樣和14bit色深。在這種情況下,H.265和H.264的區別就體現在前者可以使用更少的帶寬來提供同樣的功能,其代價就是設備計算能力:因此H.265編碼的視頻需要更多的計算能力來解碼。目前行業內各個編解碼芯片廠家也在逐步推出基于H.265算法的產品,但是居高不下的成本也從一定方面限制了H.265的普及。
4K視屏的分辨率是1080P的四倍,帶來高清效果的同時,影片體積大小也到了足以讓人所畏懼恐怖的地步,多年前的藍光,使得光碟容量大幅度上升,之后1080P進入千家萬戶,但是今天如果依舊用H.264來壓縮影片,那么一部《哥斯拉》的大小很可能會突破30G,這對于任何存儲設備都是災難性的。
同理,如果用H.265來壓縮視頻,在同樣的情況下,起體積將會大大縮小,這對于主打互聯網概念的智能電視來說是無比重要的,當前中國的平均網速只能排全球第90名,平均速度只有1.4MB/S,這樣的水管速度,對于4K來說更是捉襟見肘的。
當然,好處不僅僅是如此,H.265可以編碼4K,但是他可以編碼1080P么?又或者其可以編碼720P么?答案當然是肯定的,H.265編碼1080P或720P會使得壓縮率更高,傳輸更快。
當有一天,如果你聊天不掉幀數,電視直播也能用1080P,這一切都要感謝H.265。每個宏塊(marcoblock/MB)大小都是固定的16x16像素,而H.265的編碼單位可以選擇從最小的8x8到最大的64×64。但事實上,H.265和H.264標準在各種功能上有一些重疊,例如,H.264標準中的Hi10P部分就支持10bit色深的視頻。另一個H.264的部分(Hi444PP)還可以支持 4:4:4色度抽樣和14bit色深。在這種情況下,H.265和H.264的區別就體現在前者可以使用更少的帶寬來提供同樣的功能,其代價就是設備計算能力:因此H.265編碼的視頻需要更多的計算能力來解碼。目前行業內各個編解碼芯片廠家也在逐步推出基于H.265算法的產品,但是居高不下的成本也從一定方面限制了H.265的普及。
4K視屏的分辨率是1080P的四倍,帶來高清效果的同時,影片體積大小也到了足以讓人所畏懼恐怖的地步,多年前的藍光,使得光碟容量大幅度上升,之后1080P進入千家萬戶,但是今天如果依舊用H.264來壓縮影片,那么一部《哥斯拉》的大小很可能會突破30G,這對于任何存儲設備都是災難性的。
同理,如果用H.265來壓縮視頻,在同樣的情況下,起體積將會大大縮小,這對于主打互聯網概念的智能電視來說是無比重要的,當前中國的平均網速只能排全球第90名,平均速度只有1.4MB/S,這樣的水管速度,對于4K來說更是捉襟見肘的。
當然,好處不僅僅是如此,H.265可以編碼4K,但是他可以編碼1080P么?又或者其可以編碼720P么?答案當然是肯定的,H.265編碼1080P或720P會使得壓縮率更高,傳輸更快。
當有一天,如果你聊天不掉幀數,電視直播也能用1080P,這一切都要感謝H.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