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互聯網+與智能化的浪潮,由武漢市商務局、黃陂區漢口北商貿物流區管理委員會、阿里巴巴淘寶商學院(武漢)主辦,中部國際物聯港承辦的2015中國(武漢)互聯網+智能產業峰會于4月28日在武漢喜來登酒店隆重舉辦。

原工信部副司級巡視員張玉卿先生,湖北廣播電視臺聶長生副臺長,武漢市商務局張文波副局長,黃陂區黃陂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胡建軍,漢口北商貿物流樞紐區管理委員會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廖傳林,漢口北商貿物流樞紐區管理委員會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王志超,武漢市政策研究室、中國民主建國會武漢市委員會相關領導,原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黨委書記、校長、中國安全防范產品行業協會理事長王彥吉,中國安全防范產品行業協會副會長靳秀風,中國道路交通安全協會副理事長趙平平,中國智能卡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潘利華,中國智能家居產業聯盟秘書長周軍,中國音視頻協會理事長高雨春,中國電聲協會秘書長潤禮,中國電子視像協會大屏幕分會秘書長趙漢鼎,副秘書長張今黔,湖北省安全技術防范行業協會會長李克才,秘書長陳元開,湖北省道路交通安全協會秘書長方三九以及來自湖北省廣播電視協會、湖北省武漢美術協會、湖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湖北公安科學技術研究所、廣東演藝商會、浙江省安防協會、廣東省安防協會、重慶市安防協會、深圳市安防協會的相關代表出席了本次峰會。共商產業融合與發展,探討互聯網+時代下智能產業發展中面臨的發展瓶頸和主要矛盾,探尋解決之道,提升智能產業創新影響力。
中國著名產業經濟學家郎咸平教授亦受邀演講,分析了互聯網+形勢下中國智造以及工業4.0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各抒己見,暢談互聯網+與武漢區位優勢
從遙不可及到觸手可及,從簡單的人機操控到智能化機器的應用,我們歷經了太多的跨越;特別是今年李克強總理提出的互聯網+的執行計劃,產業和經濟又迎來了新一輪的技術革命浪潮,智能產業作為互聯網應用最為廣泛的產業,在“互聯網+”大時代到來的契機下,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和挑戰。
黃陂區黃陂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胡建軍為峰會致辭。他向與會嘉賓闡述了黃陂區作為武漢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生態環境最好的城區之一,所擁有的地理優勢、交通優勢以及人文優勢,強調黃陂區將互聯網、物聯網、智能設備等高科技產業作為漢口北專業市場的核心產業打造,十大核心市場中的中國國際物聯港項目正式以承接武漢市智能產業轉移、促進產業升級為目標。
武漢市商務局副局長張文波先生隨后在會上發言。他在會上表示:今年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首次提出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的融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的健康發展,互聯網+已經成為各行業以及各位專家學者們所關注的熱點,中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增長速度最快的物聯網、云計算、智能電網、智能安防、智能交通、智能通訊等智能產業市場,互聯網與智能產業的創新融合將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區域經濟戰略支點。
峰會的承辦方中部國際物聯港項目總經理朱偉跟大家一起分享了對于智能產業以及互聯網+智能產業的看法。他認為當智能產業進入生活的,帶來的是一場人類與它的變革,更多安全、便捷、高效、體貼、簡易的科技進入了我們生活,生活也因此改變。
他引用2014年關于智能硬件的調研報告這么一組數據強調了物聯網市場巨大潛力。在2013年的時候物聯網的規模是4896億,到了2015年這個可預計的數據可能會達到7500億,到了明年這個預期的數據有可能到1萬億。根據我們在今年3月份商務部剛剛發布的2015年消費市場報告,在這些智能設備之上而產生的消費3.2萬億。
隨后,工信部原副司級巡視員張云卿教授從國家戰略發展規劃層面與大家分享了智能產業的發展趨勢。他指出:不管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創新,實際上都是一種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在這個大背景下讓我們掌握互聯網+的發展,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再創輝煌。

工業4.0勢在必行
智能產業是最精尖的產業,國際智能產業發展已較為成熟,而我們在當今的互聯網+執行計劃的大浪潮下,互聯網+如何與智能產業融合發展,企業如何在互聯網+的時代下創新突破?著名的經濟學家郎咸平先生有關工業4.0時代的分享將峰會推向了高潮。
什么叫4.0?就是目前你要通過大數據、云計算來算,你的消費者需要什么樣的產品?然后通過對消費需求和消費行為的分析,最終推出的產品,能滿足1000個用戶的不同需求。目前,中國在工業4.0方面已經嚴重落后于德國、美國等國家。
郎咸平先生認為,工業4.0應該由國家層面進行推動,由大型國企作為大股東,由民營企業作為其中模塊化生產的必要環節,這樣就能快速拉近與發達國家在工業4.0方面的差距。

中部智能產業生態圈正式啟動
接下來,在超過300名與會者的見證下,中部國際物聯港項目簽約儀式正式舉行。